图解 盆景的本质是什么 - PenJing8
图解 盆景的本质是什么
2017-07-18 23:18:15  浏览:113

 ■山东 枣庄 李新

 

  盆景的要件来自大自然,而人同样是大自然的产物,彼此间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联系,选择与盆景为伴,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与植物、土石、阳光、空气、水、运动……紧密交融的生活,是在局部意义上对大自然的回归与融会。在这个钢筋水泥丛林日益凸显,去大自然愈来愈远的“现代社会”里,盆景,是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一条纽带。此“纽带”或隐或现,根植在人的意识或潜意识里。 

 

   一位朋友发信,郑重向我提问:“盆景的本质是什么?”我第一反应觉得滑稽: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或者不成其为话题——看似“大哉问”,其实空洞的可以。需要专门探讨么?盆景的本质很简单,就是植物和土石,再加各种类型的盆钵。它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层面上生发、变化。

盆景的本质很简单 就是植物和土石 再加各种类型的盆钵

 

    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吗?亟愿闻听高论。

 

    是日晚,回家翻词典:“本质,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百度”引申为:指本身的形体,本来的形体。并进一步解释:1.事物存在的根据。2.事物中常在的不变的形体03.事物的根本性质04.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

 

    这更坚固了我的认识——盆景,就是植物、土、石、盆的组合。以上四者,便是盆景“存在的根据”、“常在的不变的形体”、“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当然也是它的“根本性质”。再确切一点:这四种物质,在阳光、空气、水肥、时间和人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以模拟、表现自然为宗旨的景观【尽管这景观在制作上具有连续性和可变性的特征(王选民语),但再怎么变,植物的属性不变,土、石、盆的方法亦不变】。这就是今天,此刻,我给盆景下的定义。它既是对盆景现象的描述,亦是对“本质”的解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好问题,都有质量,都值得探讨,要看它的深度与广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涉及本源和终极,所以汇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

 

    对我来说,常在脑海萦绕,挥抹不去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何在?想了很久,也做出过一些回答,却总不能斩钉截铁,让自己不再存疑——此身既存,惟愿继续追问。    回到盆景。我以为,切莫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否则只能如小狗追咬自己的尾巴一样,在原地兜圈打转,或者自己挖坑,往里跳。

 

    如若不然,不妨遍询当代第一流盆艺家,看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反应。我想大多会觉蹊跷,意外,且会挠头,支吾,难以即时给出明确答案。因为,这几乎不算什么问题,也基本不会进入他们的思考范围。但不去思考,或者说回答不出,丝毫也不影响他们做出了精妙高超的作品。而对此冥思苦想并自以为读。相信这解读如同“定义”中的组成要件(少数情况下,山水盆景中没有土,亦无植物)一样,简单明白,结实具体——把一件贫景拆开来,打碎了,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其本质仍旧是植物和土石,没别的东西。
 

盆景的本质很简单 就是植物和土石 再加各种类型的盆钵

 

    否则,按提问者的思考逻辑,我们完全可以这样问下去:人的本质是什么?地球的本质是什么?宇宙的本质是什么?空气的本质什么?水的本质是什么?奇石的本质是什么?花卉的本质是什么?大米的本质是什么?蔬菜的本质是什么?……貌似深刻,其实是在常识里兜圈子。 

 

   因为以上这些,只要涉及物质层面的,都有答案,而且简洁明了,没那么多弯弯绕——所有的名词、概念,呈为文字,进入视线和思维,都有明确的涵义,否则也不成其为概念或名词。既有的准确的描述和概括,难道还不够么? 

 

   不是说这些问题无聊,我在敲打它们时,也觉出?其中一些的重量,比如宇宙、人,何其宏大深邃,而且,永远值得追寻探究。关于它们的定义早就有,但其内涵、现象却丰富无比,所以才有了种种哲学、艺术、宗教和科技。因为有好奇,有问题,所以才会去寻找。深不可测的人,却未必能做出让人钦服的盆景来。

 

    这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这问题的无意义,或者说,不重要。

 

    你若问盆艺家们制作盆景的方法、体会、感想,相信他一定会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一些凝聚了他数十年经验与智慧的话语,不经意间便会流泻而出。所以,能于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拨云见日,提出切中筋脉,触及“本质”的问题,也需要智慧。

 

    本质问题并没有提问者想象的那么复杂,相反,它们简单明了,简洁扼要。比如人,多复杂含混的存在,但说到本质,恩格斯的回答也简单: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不惟简洁,而且极具说服力,这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但谈及人性或人的种种现象,就没那么简单了,一部浩瀚的人类史,便是例证。

 

    同样,盆景的本质和构成要件并不复杂,但是围绕它产生的现象却林林总总,看上去,好像有无穷奥妙似的。

 

下面,不妨将此话题稍稍延展:

 

    人为什么要弄盆景?盆景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盆景给人带来了什么?    与这位朋友微信交流时,我正在为盆景翻盆换土——把树从盆里起出,清理树根缝隙中的杂草(终于可以从“内部”把它们连根请出了),同时去掉一半或更多的旧土,替之以事先备好的混合土壤(既疏松又肥沃),然后把树重置盆内,调整深浅、校正角度,最后培实、灌水、喷洒。看着水滴从盆底流出,沐水后青翠的枝叶,想象着再过一段时间,它会更加健旺葱荣……不觉生出快慰。

 

这个过程,既紧张有序,又松弛散漫,重要的是,专心致志,思想单纯,少有杂念。事后回想,屈身弓腰,蹲下站起,左瞧右看,进退起落,螺丝刀、小花铲轮回交替,枝剪、铁锨时或挥舞,简直像做体操,只是这做操的人浑然不觉,因为他的精神汇集一点,无暇念及其他。苏东坡云:“何时忘却营营?”此时便是。这,难道不就是盆景的意义么?    四年前,我在一篇随感中这样写道:“几乎每天,在泥土水肥中奔忙,在树干枝叶间徜徉,一个枝条的走向让我费尽思量,一棵素材的模样让我久久端详……世界因之而宁静,生活因此而简单。有时,跟世界的接触唯有了眼前的这一棵树,而就在这一棵树中,我感受到了全世界。  

 

  跟树木亲近,与跟人打交道相比,更为轻松,自在,它不说话,却混沌丰富,直通阔大的自然和无限可能,任你漫游塑造。人是语言动物,喋喋不休,多思维紊乱,且又自以为聪明,与之往来,常觉辞不达意或彼此对牛弹琴,相形之下,怎如与树木交流并共舞呢。 

 

   而我与之翩翩的这些,看似不足道,却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土壤,水,树木,石头……我们每时每刻生活其中而不自觉。这些东西,似乎离世界的本源也更近一些,常与之亲近,品性又怎能不受熏染,变得质朴而平静?起码会多一点素朴因子吧。”

 

    从以上感受,不难得出结论,盆景的要件来自大自然,而人同样是大自然的产物,彼此间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联系,选择与盆景为伴,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与植物、土石、阳光、空气、水、运动……紧密交融的生活,是在局部意义上对大自然的回归与融会。在这个钢筋水泥丛林日益凸显,去大自然愈来愈远的“现代社会”里,盆景,是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一条纽带。此“纽带”或隐或现,根植在人的意识或潜意识里。

盆景的本质很简单 就是植物和土石 再加各种类型的盆钵

 

    起码对我而言,盆景的形而上意义,就在于此。 

 

   不知这算不算盆景的另一种“本质”,或者说意义。

 

    但这个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人那,会有不同理解与认识,分歧由是产生,现象亦错综复杂。比如,一块美玉,其本质是温润光洁的石头,在一个农民手里,它就是一个与其它石块略有不同的饰物,而在一位收藏家眼中,却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奇珍。

再比如,一位画家,在经济低迷、物质紧缺的时代,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酸文人,他的画也就是些不怎引人注目的纸张,但在艺术品市场格外火爆的今天,那些画突然飙升至千万,而他本人亦是宝马香车,前呼后拥,受人景仰。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人还是那个人,画依然是那些画,本质并未发生改变,但不同的时间、环境,使它们有了截然不同的境遇。  

 

  这其实,也是本质与现象的区分。本质只有一个,现象却有千种万种。也就是说,本质恒久不变(否则便不会被称作“本质”了),由它派生的现象,却会受到时间、地点、人群、观念等因素影响,产生种种变化。

 

    盆景同样如此。刚才从盆景的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谈了它的“本质”与“意义”,但盆景本身并不孤立存在,人们对它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其“意义”也会因人而异。

 

    一般说来,弄盆景的人多是出于兴趣,工作之余,摆弄土石、花草、树木,以寄心中逸兴与闲情,既消磨了时光,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性情,还可与志趣相同者交流往来,可谓一举数得。这是盆景得以存续的最广大的基石。有需求,自然有供应,在这个领域,聚集了相当数量以此为生的人,对他们来说,盆景和商贩眼中的货物并无本质区别,赚钱的工具而已,如果有更好出路,相信他们一定会掉头转向,并不眷恋反顾。因此,盆景对他们来说,无关爱好与情感,只是饭碗。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