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配石可仿照画意,巧妙安排,在根旁放置一块、二块、三块、五块或更多,一般以奇数最好。松化石、斧劈石、海母石、砂积石、英石等均可,根据各种树的姿态来配置浑厚或玲珑之石。盆中山石部分埋于土中,部分裸露,如园林假山石中的“散点”,或自然界山坡上的裸岩。山石上的大小,高低,聚散,疏密。前后须富于变化,但石种要一致,纹理要统一,有变化又统一调和。如明龚安节《画诀》上云:“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须联络,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顾盼”。配置不好如山上小羊乱成一片,因此每放一块石头都需细细推敲。
国画中常有松石、竹石、梅石及兰石图等,用树石间虚实动静的对比衬托出松的苍劲,竹的萧洒,梅的高洁。如以石配竹,刚直浑厚的松化石、英石等在质感上和色彩上与嫩绿的竹取得对比的效果,由于山石的陪衬,竹子显得更加萧洒和娇嫩。在形态上卧石配立竹,石低平蜿蜒紧贴地面,更显得翠竹凭地拔起。
盆内树桩往往不是十全十美,有的树干有些缺陷,过直或过弯,。用石来遮盖弥补,一举两得。有时树桩栽于盆中,发现整个画面不够均衡,也可配置几块山石来取得画面的均衡。悬崖式的盆景,在盆中放几块直立的斧劈石或石笋石,即使画面均衡,又给人有树木长于峭壁之上的感觉。
盆中放置人物、亭台等要根据主题的需要,用摆件来点出主题,也以摆件作个对比。若人高一寸树高数尺,则盆中小树便有巨木参天的感觉,因此放上去的摆件比例尺寸应十分注意。比例恰当方显出树木的高大雄伟。摆件仅作点缀陪衬之用,切不可太多而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