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偶得一颗柏树。如上图,树高约60公分,盆径约20公分。看起来很大的一颗柏树,实际上树干的直径只有2.5公分,比我大拇指稍粗一些。这是最让我头疼的地方。
制作盆景时,我一般会遵照一个大致的准则那就是:树高和树径的比例大约为6:1,当然文人树除外。如果遵照这个准则来看,这颗柏树的最终成品高度应该是15厘米左右。所以这件素材要么只能做成一个15厘米左右的小品,要么就需要再下地放养几年,以增加树干的粗度。
我最终的决定是立即行动。
▲一小时以后,我把它狠狠的剪掉了,只留下一小枝。其它枝都剥了皮,为以后的舍利枝制作做好准备。减掉的枝条基部都留了下来,这样以后制作舍利枝的时候也多些选择。
之所以敢这么下狠手,是因为当时气候温暖而且潮湿,柏树生长旺盛,所以断定成活不成问题。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不要这样一次到位,而应该多次分阶段修剪到位。
▲果不其然,一个月以后,树势恢复得很好,长势良好。
为了给树干增加动感,对新的结顶枝进行了盘扎。先用泡过水的麻线紧紧缠绕一圈以保护树枝,然后缠绕铝线进行定型。如上图,拿成了一个S型。
拿弯时不要着急,可以每次拿一点,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分阶段逐次拿弯到位。
上图中还可以看到,对舍利枝进行了精简。
制作完以后,下地放养。为什么要下地放养呢?原因有四:
1. 刚刚进行完大手术,需要下地恢复树势。
2. 新的顶枝还很细,需要下地放养增加粗度,以便和主干形成更好的过渡。
3. 以后要用到的枝条还很细,需要养粗。
4. 我们知道,一根连一枝。我们这样大量的剪枝会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一部分根会死去。这些根原本就是为剪去的枝提供营养的。同时死去的还有连接减去的枝和死根的水线。也就是说会在树干上形成天然的舍利。在天然的舍利形成之前,我们很难准确的找到水线,也就不能造型了。并且,在根死亡之前,我们也不知道该剪哪一条根,该留哪一条根。
▲上图是下地放养两年后挖起的照片。之前已经去除了铝丝和麻线了。
清理完死根后,留下的根球很小,几乎不用修剪根部就可以入盆培育了。
▲首先是去除树干上的死皮。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天然舍利。对舍利部分进行了雕刻以增加趣味性。然后涂抹石硫合剂防腐防虫。舍利部分确定了也就确定了盆景的正面,确定了正面就可以规划枝叶的分布了。
▲然后进行了再一次的铝丝盘扎造型。然而做成之后对这个造型不是很满意,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改进。于是决定一边养一边想。
▲又过了一年多,终于下定决心进行制作。把之前的顶枝改为舍利枝,只留下左下的一枝。最终柏树的高度为20厘米(包含舍利枝)。
从得到素材到最终成型,前后历时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