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长模式与盆景制作有何联系?
原创 2017-01-12 林家辉 青龙庄盆景
植物的生长模式与盆景制作有何联系
2017-01-11 23:22:24 浏览:4
植物群乃是自然界中的大家族,它形成了许多生物都赖于生存的先决空间条件,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了植物的出现,才形成了适合万物生存的环境;尤其咱们人类,由原始人直到现在的我们,更在万般植物的怀抱之中孕育成长。曾有学者反影说,人类的遗传基因少不了这个次代的植物影响,甚至应该和这群植物共生共荣,就如目前地球生物界中的其他动物一般。然而,现代的我们对大自然中的植物了解多少,又观察、明白多少有关植物生态和习性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有关植物的生长模式与盆景艺术在制作过程中有何契机和联系。说不定人类目前面临生存危机的解密程式就赖于对植物的深入了解,我相信盆景艺术绝对是其中的一个管道。
所谓植物的生长模式即是植物的自然生态和对环境需求的惯性反应。所以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理解,虽然同样属于一种植物,在同一座山区的不同位置、不同地形、不同生长条件下,都可能生长成不同的面貌和形态。
这在盆景的表达素质上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因为植物的形态必须符合自然界中的生长条件而天然形成造形。决不能依随人为的造型主观来制作成符合自己的观感和要求。
例如一棵生长在悬崖削壁的古树,它的造形应该是倒悬提根,它那蟠曲的主干向下跌挂又匍匐向阳的回生。原因是削壁因土壤经年累月的流久,许多树木因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而失衡,随着地心引力的作用,不同程度上向下跌挂后再回长,然后再土壤流失再跌挂、再回生。如是不断因土壤流失使根盘不断失去平衡。在不断倒生、回生的交替过程中,无形地使主干不断改变和纠正生长方向使干部和枝形自然呈蟠曲的模样,过了一段时日的向阳萌枝,树形又呈平衡舒展,这时正是它最完美的造型,盆景就以这恰好的形态为制作、模仿蓝本。
于是乎,当制作盆景时,我们非常考究作品的一体性,它是否本着科学性的自然生态为制作目的?或者它是否符合植株周边地理所形成的合理形态?又,它是否错把几种不同因素所产生的特征混为一体了?它在处理形态美的同时是否关注到作品的平衡性?这种种的问题,都意味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了解的深度。
又比方说,我们制作一棵在湖水旁所生长的林木盆景,它之所以让我们感觉到它像水边树林的一员,是因为它拥有和周边环境联系的形态特征,例如它的主干倾向盆面较阔的一边斜生,根盘在倾的一边长成撑根,另一边则表现出拉根的力感,枝条一边长,一边短,长的那边,面向开阔的一边,让人感觉到整棵树倾向一边并且有迎接的意味。
这棵盆景之所以要拥有这些细节和特征,主要是湖边植物特有的生长模式使然。由于湖面开阔、阳光充沛,所以植株自然便倾向阳光,枝条也往开阔的向阳处伸展,而它的另一边由于还有其他树木生长和分享阳光的供给,所以便成长得较短,根盘也因为主干倾斜,所以为了平衡自身的力点,它便自然形成撑根和拉根的特殊形态。这样的表现,才算做到观察入微,明了生长模式的内涵。
我曾经阅读一本盆景专门书,它专门到只针对根盘和树桩的特写。这本书要求根盘必须呈四面八方平衡生长,根桩隆基明确雄伟,这个特写、强调,一度成为盆景制作必备的先决条件,没有了这个标准便不入流、不成其最好作了。试想,一棵拥有如斯平稳有力的根基作品,除了巨树形的直干盆景,它还适合那些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其他造型吗?那么平稳的根系其主干又怎会弯曲倾斜呢?如斯片面、肤浅的巨著,其实只是不懂自然科学和漠视自然万物的规律。
故此,一棵盆景的好坏,完全由您的思维所左右。盆景制作得好坏亦表露出您对环境的态度。所以,正确的盆景知识绝对环保、绝对是全人类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