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怎么取名的3个方法 - PenJing8|盆景吧
盆景怎么取名的3个方法
2016-03-25 19:42:21  浏览:66
   为盆景撰写景名是盆景工作者常做的事,景名取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盆景作品的艺术性,好的景名不仅能够弥补盆景造型方面的不足,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如果景名取得不够恰当,则可能适得其反,文不对题,从而影响作品的艺术魅力。
 
 
  为盆景取景名其实大有学问,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笔者从事盆景工作三十余年,见过的盆景佳作不计其数,在惊叹于其精妙绝伦的造型艺术的同时,又对某些不甚恰当的景名深感惋惜。
 
 
  归纳起来,有些作者在取景名时容易出现以下几点倾向:

一是简单仿生型

这类景名最为多见。盆景造型有两片厚重丰满的枝片,便为之取名为“大鹏展翅”;有的盆景呈悬崖状,便取名为“蛟龙探海”;有的盆景苍劲古朴,“老当益壮”的景名也就信手拈来……然而,所谓大鹏展翅其实却似鸭子展翅,蛟龙探海又与水蛇倒悬没有两样,如此牵强附会,观者必然不会买账。这些依照树形的取向寻求直白寓意的景名缺少内涵,苍白无力,不取也罢。
 
盆景取名杂谈
 
  二是生搬泥古型

有些作者自作聪明,大概也翻了几页中国山水画册,便照搬直取,依葫芦画瓢,弄几树成林,加点山石水景,便大言不惭取名为“云林笔意”、“马远画意”。摆上一个钟馗的小件,就可以取名为范曾画鬼?简直是自欺欺人!
 
 
  三是滥用吉语型

栽几棵松树就叫“松鹤延年”;两棵榆树就叫“年年有余”;不管什么素材,放上三只小羊的摆件就叫“三阳开泰”……每每看到类似的景名,笔者只能慨叹:俗可耐乎?不可耐也!
 
 
  还有就是剽窃复制型。搞制作本来是作者的艺术追求,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付诸于实际的一项艺术活动,不是为制作而创造,是为感慨而制作。有些人就把这个概念搞混淆了,为了应付一个什么赛事,去到唐诗宋词里断章取义,然后机械地复制词句中的某些情景,于是产生了“独钓寒江雪”的这类景名,还美其名曰“富有诗意的制作”。
 
 
  诚不知,这哪里是制作,充其量只能说是炮制,何谈艺术?普通盆景人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可叹我们有些号称大师、讲师的人却也乐此不疲,大概是尝到了这样钻营取巧的好处了吧。
  问题的关键是文化修养不够,胸无点墨,而又要假充斯文。这是中国盆景的悲哀,值得我们思忖。
 
 
  余以为,为盆景取景名应该作重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是点意境,就是作者对盆景整体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和交待,让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从而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然后是富感情,李白斗酒诗百篇,好的绝句是要在一定的激情下产生的。如果对作品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感情的投入,何来绝字佳句,又怎能说服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取景名是一个作者和作品交流的过程,只有对作品赋予了情感,才能体会到强烈的心灵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即作品的灵魂,这种强烈的意识就是作品取名的契入点,当它逐渐清晰时,景名便油然而生。再者是补遗缺。盆景作品的空间展示极其有限,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完全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太现实,表达不了的部分便成为了作品的缺陷,这就要求作者用恰到好处的景名来加以补充,让读者了解一个完整的意境,从而认同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思想内容。最后是留空间。

盆景怎么取名的3个方法

亚历桑德罗斯的“断臂维纳斯”留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让人猜测谁是叛徒犹大,毕加索的抽象画更是让人难以捉摸,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就是作品的界外意境,也就是作品的外延,它和缺陷是两个概念,缺陷是没说全,而空间是作品以外值得你去想象的东西,未
完待续的感觉让人浮想联翩,高潮迭起,无形间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盆景景名不是盆景的名字或代号,而是一首浓缩的诗,如何取好景名,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还要长期的深入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最朴实的感受才是艺术制作的最好源泉。我们熟知的一些作品,景名就取得相当成功,如《秦汉遗韵》、《饱览人间春色》、《斧口余生》等等。这些盆景的景名不但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作品的内涵,而且赋予了诗意的想象空间,朴实清新,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主题思想拿捏稳、准、狠。景名和盆景相得益彰,意趣天成,令人拍案叫绝,堪称经典。
 
 
  另外,对一些本来就没有意境可言,而且造型工艺又相当扎实老道的盆景,就没有必要硬去附庸风雅地给它强加一个景名。何必喧宾夺主,倒不如直接注明树种即可,反而显得清新自然,让读者完全沉醉于它的优美灵动的造型之中,也不失为一种质朴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