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之后依托自然的人工环境营建思想
工业化之后,所有对土地的改造利用都主要是基于机械动力完成的,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之前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依托于技术的力量,基于自然的设计思想与经验在不同程度上被忽视或遗忘,人对自然的干扰强度增大,生存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健康与福祉、食品安全、可用于发展的土地资源接近上限等。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就是在应对工业化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在应对各种综合问题的挑战中发展的,产生了依托自然的人工环境营建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国家公园、文化景观、公园和公园系统、田园城市、生态网络、绿道、风景道、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景观/生态都市主义、生态修复、棕地再生、近自然设计、城市荒野、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城市更新、韧性设计、地理设计等。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就是在应对工业化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在应对各种综合问题的挑战中发展的,产生了依托自然的人工环境营建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国家公园、文化景观、公园和公园系统、田园城市、生态网络、绿道、风景道、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景观/生态都市主义、生态修复、棕地再生、近自然设计、城市荒野、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城市更新、韧性设计、地理设计等。
面对伐木、采矿、修筑水坝等实用主义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破坏,人们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思想,将罕见、壮观或具科学价值且能体现国家利益的独特美景、生态系统或自然特征保存下来,供民众使用、游憩并受益。19世纪初,面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将对原始自然环境、印第安文明及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美国艺术家、探险家等有识之士联合起来成功说服美国国会立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自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以来,由于较好地处理了自然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自然生态保护模式,并被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45]。
人类对自然的高强度干预也影响甚至破坏了附加在其上的文化的延续。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于1882年首先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Otto Schlüter,1872—1959)在20世纪初进一步将文化景观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来使用;随后,文化景观的概念渗透到风景园林学科,对风景园林的研究、规划和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风景园林师能更加科学理性地解读和理解特定区域景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更科学地寻求景观的保护、规划和设计[46]。2000年,《欧洲风景园林公约》提供了理解欧洲文化景观的一个起点;201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景观委员会发起了“全球乡村景观倡议”;IFLA于2017年12月通过的《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这些为综合环境政策、景观规划方法和内容提供了指导,以维持一个可持续的景观,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样化的功能、文化支持和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改变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功能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也引起了城市扩展及人与自然平衡关系的缺失,产生了拥挤、污染、疫病流行等社会和环境问题,许多有影响力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思想和理论被提出,以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在城市内外构建自然系统来支撑人的生产生活,实现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1789年,慕尼黑就以全新的公园形式规划建设了为所有人民服务的英国园(Englischer Garten),把大自然引入闹市区,并在1804年由斯开尔(Friedrich Ludwig von Sckell)接手设计后使其成为19世纪公园设计的最杰出的实例之一,“它不仅成为当时亲王与市民和谐的象征,同时也是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乡村和谐的表现”[47]。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对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产生影响,并进而掀起了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及后来的城市公园系统的建立[48]。
1789年,慕尼黑就以全新的公园形式规划建设了为所有人民服务的英国园(Englischer Garten),把大自然引入闹市区,并在1804年由斯开尔(Friedrich Ludwig von Sckell)接手设计后使其成为19世纪公园设计的最杰出的实例之一,“它不仅成为当时亲王与市民和谐的象征,同时也是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乡村和谐的表现”[47]。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对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产生影响,并进而掀起了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及后来的城市公园系统的建立[48]。
“田园城市”是对工业城市存在问题的另一种回应。19世纪末,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一整套新概念和新模式,融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最好的方面,把开放空间看作发展的整体,其空间安排影响了城市结构;这种模式影响了后来的卫星城和新城理论,并由此发展出绿带、绿心、绿指、绿廊、绿楔等概念。
生态网络、绿道及风景道的思想与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连接系统将不同的自然地区,或自然和人类环境连接到一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广泛开展的绿道规划运动,对改善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与资源、提供游憩空间等发挥了极大作用[49]。在欧洲,生态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型政策,提出了如自然2000、生境和物种指标、绿宝石网络、泛欧洲物种及景观多样性战略[50]。依据1995年提出的保护和促进风景道发展的官方推广计划——国家风景道计划(National Scenic Byway Program),美国建立了由泛美风景道、国家风景道和州际风景道三级风景道构成的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American National Scenic Byways)[51]。
绿色基础设施(GI)和生态基础设施(EI)是有关城市自然生态和绿色空间的思想,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两者具有很多相似性,旨在通过绿色或生态基础设施框架的构建来突破传统生态保护的局限性,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52-53]。
景观都市主义是在工业转型过程中城市形态的去中心化、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大量后工业场地等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这种社会环境背景下,景观逐渐凸显出作为描述城市发展过程的模型的潜力,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54]。2009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组织了主题为“生态都巿主义:未来可选择且可持续的城市”(Ecological Urbanism: Alternative and Sustainable Cities of the Future)的全球性会议,将生态方法同时视作既有城市紧急补救的措施和新兴城市的组织原则”[55]。
不断发展的工业文明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受污染的土地和受损害的生态系统,面对这样的困境,风景园林师发展了生态修复、棕地再生的思想,作为应对工业时代弊病与现代城市问题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生态修复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实践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56]。棕地的成因在于工业区衰退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重污染企业纷纷调整区位或转产,其原厂址成为棕地;棕地经过治理以后,可以被开发成各种用途的用地,这一过程称为棕地再生[57]。
为了促进城乡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发挥良性功能,让自然的进程回归城市之中,风景园林师还提出了近自然设计和城市荒野等思想。近自然设计主要是指遵循自然规律、接近自然、模仿自然的设计手法,旨在釆用生态学原理和以自然法则作为依据、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规划设计,一般指近自然森林、近自然河流的设计。城市荒野作为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类型,在传承人地依恋关系、承载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58]。城市中需要野生的原真性自然,让自然主导这些土地,为城市注入更多的自然天性和野性[32]。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使得风景园林寻求更加依托于技术和自然的解决途径。随着城市地表径流在水文循环、水质污染等方面产生的 负 面 影 响 越 来 越 突 出 , 美 国 、 英 国 、 澳大 利 亚 和 新 西 兰 等 发 达 国 家 相 继 在 大 量 研究 与 实 践 的 基 础 上 , 结 合 本 国 特 点 建 立 了一 系 列 新 型 的 雨 水 管 理 体 系 。 低 影 响 开 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作为一种生态式、景观化雨水管理方法已得到积极采用,类似的措施还有英国的可持续城市排雨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 y s t e m s , S U D S ) 、 澳 大 利 亚 的 “ 水 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开发”(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我国于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新理念,成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59]。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城市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意识到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规划过程中,很难以静止的方式面对城乡发展,城市存在生长、衰退、振兴的过程,风景园林师也要应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形成了相应的城市更新、韧性设计等思想,并发展了地理设计的思想。城市更新是一种对城市中已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进行必要且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任何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总要面临更新、改造和延续发展的问题。城市更新所面对的复杂城市发展问题,无法通过单一学科体系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就能解决,风景园林在城市更新实践中承载了不可取代的专业作用[60]。对于复杂动态的系统,需要采取韧性理念来应对其变化,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风景园林师的认可。
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愈发多样化、复杂化,为了寻找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韧性设计成为风景园林师的重要策略[61]。计算机的发展和空间信息系统工具的丰富也使得规划设计方法和工具有了重大进展,2012年出版的《地理设计框架》详细论述了地理设计的结构、框架、模型,支持对提案进行快速和反复的影响评估,也支持提案共享以产生改良的替代方案[62]。
任何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总要面临更新、改造和延续发展的问题。城市更新所面对的复杂城市发展问题,无法通过单一学科体系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就能解决,风景园林在城市更新实践中承载了不可取代的专业作用[60]。对于复杂动态的系统,需要采取韧性理念来应对其变化,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风景园林师的认可。
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愈发多样化、复杂化,为了寻找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韧性设计成为风景园林师的重要策略[61]。计算机的发展和空间信息系统工具的丰富也使得规划设计方法和工具有了重大进展,2012年出版的《地理设计框架》详细论述了地理设计的结构、框架、模型,支持对提案进行快速和反复的影响评估,也支持提案共享以产生改良的替代方案[62]。
以上这些依托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形成的基于应对自然、文化、社会和城市问题挑战而产生的各种人工环境营建思想,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第三个最重要的理论源泉和基础,反映了风景园林师面对地表空间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探索,为学科寻求理论支撑,从发展变化中寻求挑战和机遇。大部分地表空间的变化来自社会、经济、自然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如城市扩张、城市衰退、人口增长、产业重组、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促使人对地表空间的干预需要与自然建立新的关系。
风景园林师已经应对这些改变的环境条件做出了相应的发展,众多规划设计思想和理论层出不穷就反映了这一点;今后,理论仍将不断被充实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充满创新性的设计挑战。
风景园林师已经应对这些改变的环境条件做出了相应的发展,众多规划设计思想和理论层出不穷就反映了这一点;今后,理论仍将不断被充实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充满创新性的设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