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保护怎么修复的3个模式与措施 - PenJing8
林地保护怎么修复的3个模式与措施
2021-07-11 13:36:55  浏览:527
林地保护修复模式与措施
 
延续总体定位与结构方向,依据《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指南(试行)》对各类型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分别采取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或生态重建为主的保护修复技术模式[7]。并将山水工程的技术模式与国内既有的水源涵养林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融合,形成适合于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等水源涵养型林地空间的工程实践思想指南。

林地保护怎么修复的3个模式与措施
 
将基地内全部林地斑块根据指南模式分类(图5),量身定制相应的林地生态修复措施,包括自然演替、抚育经营、低效林改造以及采伐更新(林相营造)等。将以上措施穿插搭配应用于首期示范区的各类修复模式以及阶段中,使现状低效林地最终发展为高效稳定的涵养型森林。保留原有景观能起到保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快速营造景观、节约建设成本等重要作用[8],构建人、鸟、林多重视角下的生态共享栖所。
 
2.1自然恢复
 
自然恢复对应自然演替措施,人为干预程度最低,以林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为主,利用潜在自然植被,发展为近自然稳定群落。通过林地自我调节更新,辅以极少量人工技术,形成新的生物多样性生存区域,达到一种平衡的演替终态。

林地保护怎么修复

自然演替人为辅助技术包括径流林业技术,即把林木周围的地表径流汇集到树穴,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墒、涵养水源,创造相对充足的水分环境,满足林木的生长发育;适当嵌入固氮植物,如在现状林中空地种植一些豆科类草本植物(三叶草、苜蓿等),形成乔灌草立体生态系统,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品质(图6)。
 
2.2辅助再生
 
对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低效公益林可进行适当改造,辅助再生对应抚育经营与低效林改造两种修复措施,针对郁闭度相对较高的斑块采用抚育经营的相关措施,而郁闭度相对较低的斑块则采用低效林改造措施。
 
2.2.1抚育经营
 
林地进行适量的抚育采伐,并且严格遵循《林地抚育规程》的相关规定:“抚育经营包括透光伐、疏伐(定株)、生长伐、卫生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枝、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多种措施。”[9]针对幼龄林、同龄林、中龄林等不同情况搭配不同的措施进行抚育经营改造。不同的林分应采用不同的间伐强度,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杨树公益林在胸径小于22cm时保留株数多,体现提早郁闭生态优先,多种树混交林采用20%~30%的间伐强度(图7)。

林地保护怎么修复的3个模式与措施
 
2.2.2低效林改造
 
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生态功能低下的水源涵养林[10],林分结构与稳定性失调,郁闭度低,系统功能退化,因此低效林改造的强度略高于林地抚育经营,具体措施包括封育改造、补植改造、间伐改造、调整树种改造、效应带改造、更替改造、综合改造[11]。

通过增植原生树种,增加群落稳定性,把杨树林作为先锋林,实行森林更新,构建地带性本地群落模式。补植改造中植物群落优化主要从密度、植物种类、结构模式及景观性入手,涉及补植、塑性、树种改良等技术。针对种类少、结构单一、不稳定的植物群落要进行加法优化(图8)。

林地保护怎么修复
 
2.3生态重建采用
 
每隔一定年限采用每隔一定年限在伐区伐去部分成熟林木的森林主伐方式,伐后空地打造地区性郊野绿化特色。根据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树种名录,构建地区性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种植建群树种以及伴生树种,模拟4种北亚热带稳定的水源涵养林群落模式营造本地植物组合。
 
(1)枫香群落:枫香+榉树+黄连木+白檀+细梗胡枝子+矛叶荩草+鸭跖草;
 
(2)元宝枫群落:元宝枫+马尾松+麻栎+榔榆+白檀+矛叶荩草+双穗飘拂草;

林地保护怎么修复
 
(3)麻栎群落:麻栎+化香+黄檀+黄连木+六月雪+蛇莓;
 
(4)合欢群落:合欢+香樟+喜树+水杉+桂花+卫矛+二月兰。同时,涵养林树种选取根系发达,耐旱、耐阴、耐湿,适应能力强的枫杨、垂柳、乌桕、旱柳、女贞等乔木,构建水源涵养型林地(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