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绿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环境质量,而植物多样性则是公园绿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市龙潭湖、市民、双塔、滨江、三江和庆丰6个主要城市公园为对象,通过典型样地法对其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上饶市城市公园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维管束植物74科129属172种,植物群落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表现为乔-灌-草结构;植物物种多样性高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公园间有一定差异,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的为龙潭湖公园和双塔公园。
但它们与湛江、海口和宣城等相近等级城市相比,物种丰富度略高,较杭州、南昌、广州和武汉等其他城市低。因此,通过合理优化群落垂直结构层次,特别是丰富中下层植物种类,可有效提升上饶市城市公园绿化水平。
结果表明:上饶市城市公园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维管束植物74科129属172种,植物群落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表现为乔-灌-草结构;植物物种多样性高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公园间有一定差异,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的为龙潭湖公园和双塔公园。
但它们与湛江、海口和宣城等相近等级城市相比,物种丰富度略高,较杭州、南昌、广州和武汉等其他城市低。因此,通过合理优化群落垂直结构层次,特别是丰富中下层植物种类,可有效提升上饶市城市公园绿化水平。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高密度中心城区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植物群落作为公园绿地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最能展现公园特色的要素,也是丰富城市景观、凸显地域特色的重要基础。而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不仅是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的重要体现。国内外多个城市都已开展相关研究[1-6],为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曾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曾两度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因此,上饶市城市公园的建设对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都尤为重要,近年来上饶市政府也在大力改造、建设城市公园。
目前,对上饶城市绿地的研究仅停留在广场[7]或某一特定类型公园[8-9]上,对整体城市公园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以上饶市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公园中植物群落物种构成多样性,为未来上饶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或改建提供参考。
目前,对上饶城市绿地的研究仅停留在广场[7]或某一特定类型公园[8-9]上,对整体城市公园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以上饶市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公园中植物群落物种构成多样性,为未来上饶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或改建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上饶位于长江中下游,27°48′~29°42′N、116°13′~118°29′E,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16.7~18.3℃之间,年均日照时数1781~2098h,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1850mm,属降水较多地区。在查阅相关资料及实地调查基础上,选择上饶市城区内的龙潭湖公园、市民公园、双塔公园、滨江公园、三江公园、庆丰公园6个代表性公园(图1、表1)。
1.2调查方法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共64个20m×20m或10m×40m的样地(表1),于2020年3-5月进行样地调查。对株高大于或等于4m的乔木进行测量并记录其胸径、树高、冠幅及生长势,统计样地中乔木数量与密度,同时在每个样地的四角及中心处设置5个4m×4m的小样格,详细调查灌木(包括胸径小于等于3cm的小乔木或幼苗)、草本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和层间植物的种类、高度、盖度及生长势等指标。
1.3数据处理
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得出相关结论。计算公式如下:
频度Fi(%)=某物种出现的样地数/样地总数×100。
其中,S为物种数目;ni为第i个种的个体数目;N为所有物种个体总数;Pi为第i个种在全部个体中的比值。
2结果与分析
2.1物种组成分析
据统计,样地中共出现维管植物172种,隶属于74科129属(表2)。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6种,被子植物64科114属153种。由表2可知,被子植物在科、属、种占比上,均大于85%,在上饶市城市公园绿地中占有绝对优势。
按植物形态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其中乔木67种,分属30科49属,约占全部植物的38.95%;灌木51种,分属27科36属;草本48种,分属26科42属。从调查结果看,物种类别较为丰富的科有禾本科(19种)、蔷薇科(12种)、木樨科(8种)、木兰科(7种)、豆科(7种)、菊科(7种)。乔木层使用频率较高的科主要为蔷薇科(7种)、禾本科(7种)、豆科(5种)、木兰科(5种)及松科(5种);灌木层主要为木樨科(6种)、蔷薇科(5种);草本层以禾本科(10种)、菊科(7种)为主。
2.2植物群落类型分析
由于多年人为活动影响,城市中天然植被大多经过改造。上饶市城市公园现存植被主要以人工植被为主,本次调研的64个样地均为人工景观群落。依据《中国植被》中的植物群落植被类型划分标准[10],结合城市公园多为人工种植群落的特有因素,将64个植物群落划分为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落针阔混交林、竹林、疏林草地等6种植被类型。
如图2所示,上饶市城市公园中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共34个样地,占比53.13%;其次较多的类型为占比34.38%的常落针阔混交林;应用最少的是落叶阔叶林和疏林草地,都仅有1个样地,占比均为1.56%;常绿阔叶林和竹林的占比分别为3.13%和6.25%。由此可判断,上饶市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类型较为丰富,且大多为相对稳定的混交林。
如图2所示,上饶市城市公园中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共34个样地,占比53.13%;其次较多的类型为占比34.38%的常落针阔混交林;应用最少的是落叶阔叶林和疏林草地,都仅有1个样地,占比均为1.56%;常绿阔叶林和竹林的占比分别为3.13%和6.25%。由此可判断,上饶市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类型较为丰富,且大多为相对稳定的混交林。
根据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将64个调研群落分为乔-灌-草、乔-灌、乔-草3种结构类型(如图3)。其中,乔-灌-草结构的群落内植物种类多样,层次相对丰富,景观效果较好且不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是较为稳定的群落结构。
在调研的群落样地中,共有54个样地为乔-灌-草结构,占比84.38%;此外,乔-灌结构的群落有7个,主要出现在承担着部分人行交通廊道作用的滨江公园中,占比10.94%;乔-草结构的样地有3个,占比4.69%,主要是以疏林草坪或树阵广场的形式出现。
在调研的群落样地中,共有54个样地为乔-灌-草结构,占比84.38%;此外,乔-灌结构的群落有7个,主要出现在承担着部分人行交通廊道作用的滨江公园中,占比10.94%;乔-草结构的样地有3个,占比4.69%,主要是以疏林草坪或树阵广场的形式出现。
2.3植物群落配置常用物种分析
表3为调查中各层出现频度前10名的植物种,由此分析上饶城市公园中各层次应用较多的植物。分析可知,乔木层及灌木层有较多种类出现频度较高,常用种类较多,草本植物应用种类最为集中。
表3所示,乔木层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为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及桂花(Osmanthusfragrans),且均大于50%,其中,香樟为上饶市市树,桂花既是乡土树种又是常绿的观花树种,适宜在城市公园中栽植。灌木层中频度最高的为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出现频度为56.25%,是上饶城市公园中应用最多的灌木树种。
灌木层前10名除山茶(Camelliajaponica)、苏铁(Cycasrevoluta)和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外,其余树种皆为绿篱式种植,这与草本层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出现频度不高也有一定关系。
草本层中,仅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及2种草坪草出现频度较高,其余种类频度较小,且观赏性较高的种类不多。这与调查区域内除时花花坛、花境外,缺少以地被草本层为主景的植物群落有关。
灌木层前10名除山茶(Camelliajaponica)、苏铁(Cycasrevoluta)和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外,其余树种皆为绿篱式种植,这与草本层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出现频度不高也有一定关系。
草本层中,仅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及2种草坪草出现频度较高,其余种类频度较小,且观赏性较高的种类不多。这与调查区域内除时花花坛、花境外,缺少以地被草本层为主景的植物群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