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口袋公园微更新下的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 - PenJing8
分享好友 园林首页 园林分类 切换频道

成都口袋公园微更新下的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

2025-03-1810曾丽
城市微更新下的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以成都成华区口袋公园为例
 
摘要:循证研究法是风景园林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方法,而景观绩效评估则是推动循证设计发展的关键策略。在城市微空间更新的背景下,探讨了景观绩效评估在口袋公园更新策略中的应用与价值。通过采用景观绩效评价方法,量化分析了口袋公园在空间使用、美学、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上的表现,探讨了设计策略与实际成效之间的转化关系,为设计实践提供了基于反馈的优化路径。这一过程验证了评价方式的有效性,为园林设计过程注入更多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城市微空间的更新提供了参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日趋稳定,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用地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稀缺问题。传统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模式,如大拆大建,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小规模、片段化的空间有机更新方式———城市微更新,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建设的新趋势。而其中口袋公园的打造,在激活城市“边角料空间”的同时,能够将这些微小的“细胞”转化为城市“金角银边”,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介入和功能提升,成为城市微更新模式下的有效策略,从而激活城市“边角料”空间的活力。
 
在国内,关于口袋公园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其发展状况[1-2]、设计策略、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定性研究,以及景观评价体系构建[3-4]、使用后评价等定量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评价,缺乏对口袋公园更新改造后的综合效益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基于此,本研究引入景观绩效评估理论,旨在通过测量景观项目建成后的具体效益,验证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并探索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在2010年,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LandscapeAr-chitectureFoundation,简称LAF)推出了一个名为“景观表现系列”(LandscapePerformanceSeries,缩写为LPS)的研究策略,该策略中首次对“景观绩效”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所谓景观绩效,是指评估景观项目在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对于可持续性效率方面的达成程度的一种度量标准。它涵盖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全面绩效评价[5]。在风景园林学科领域,景观绩效评价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循证设计的发展,也为设计策略的效益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目前的研究在评估结果的反馈分析环节上仍以描述性的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对设计策略或设计要素如何带来具体效益的深入解析。本研究以循证设计为先导,以景观绩效评价为理念,选取成都成华区3个口袋公园,对其景观绩效进行全面评价,以期为口袋公园在城市微更新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科学的设计和建设指导。
 
1城市微更新理念下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1.1构建评价指标
 
本研究在构建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广泛借鉴了国内外成熟的景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紧密结合城市微更新理念,充分考虑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特定背景,特别参照了《成都市小游园、微绿地设计建设标准指导意见》等成都市出台的相关技术规程和政策。

城市微更新理念下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成都市口袋公园建设典范的考察,提取出反映地域特色的评价指标。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环境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人文地理、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领域的20位专家征求意见,并基于此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的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体系旨在全面评估口袋公园在空间使用、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效益,为口袋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1.2层次-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1.2.1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方法,它通过排序、比较和量化等手段,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构建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6]。本研究邀请了20位风景园林领域的专家,采用1-9标度法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了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2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论的客观赋权方法,通过度量各指标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量来确定权重值。本研究首先计算了各指标的比重Pij,然后根据公式(1-2)和(1-3)计算熵值ei和熵权ui,确保了评价的客观性和数据信息的充分利用[7]。熵权法权重计算分以下3个步骤:
 
(1)计算第j个评价主体对第i个指标赋予的权重值Pij(1-1):Pij=rij/Σj=1mrij(i=1,2,3,…,n;j=1,2,3,…,m)(2)计算第i个指标所对应的熵值,记为ei(1-2):ei=-kΣj=1mPijlnPij(i=1,2,3,…,n)其中k=1/lnm(3)计算第i个指标的熵权,标记为ui(1-3):ui=1-eiΣi=1n(i=1,2,3,…,n)
 
1.2.3层次-熵权法计算复合权重。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单一的评价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层次分析法(AHP)虽然能够提供强合理性的主观权重,但可能过于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而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方法,虽然能够强调数据信息的利用,但可能忽视了专家经验和决策者的意见[8]。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局限性,本研究采用了层次-熵权法结合的方式,计算指标的复合权重λi。
 
公式揭示了复合权重如何随着参数a的不同值而调整。在a取0时,计算得到的权重体现了客观标准,与熵权法的结果一致;而在a取1时,权重则反映了主观评估,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相匹配。
 
2成都市成华区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
 
2.1研究地概况
 
本研究选取了成都市成华区3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类口袋公园,它们的景观建设各具特色,能够为本研究提供多角度的视野。

成都市成华区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
 
样地A万象润街小游园是成华区首个全龄智能运动空间,位于双城二路与双福二路交叉口的东北侧。该游园总面积9820m2,与中央公园和万象公园相连,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绿色廊道。其设计在运动休闲设施上提供多元化选择,充分考虑了市民一年四季的需求。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使该游园能够收集使用频率和用户满意度等数据,为评估其社会和环境绩效提供了重要依据。万象润街小游园作为智能运动空间的典范,是理解科技与自然环境如何共同促进社区活力的良好样本,具体区位图见图2。
 
样地B枫叶广场位于建设路与建德路交会处东北侧,临近沙河畔。该广场总面积4100m2,原址为成都老工业基地东郊核心区域。在近4年中,枫叶广场经历了2次提档升级改造,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如铜板雕刻技术绘制的老东郊工业厂区全景图。这些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休闲去处。枫叶广场作为口袋公园地域特色的建设案例,能够揭示口袋公园在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具体区位图见图1。
 
样地C青鸟广场,原为街头绿地,现转型为一个专为儿童和老年人设计的社区游乐场,位于成华区万年场街道建材路18号,占地4700m2。该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提供一个集健康运动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公共绿色活动空间。通过对该样地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能够更好地理解口袋公园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青鸟广场作为社区导向型绿地的代表,可以有效评估口袋公园在促进社区内跨代交流和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的效能,具体区位图见图3。
 
2.2数据搜集
 
口袋公园景观绩效的评价系统由21个评价指标构成,根据这些指标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采用多样化的数据收集策略,诸如专家打分、群众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专家投票主要针对具有专业要求的指标,问卷调查则面向公园使用者,以了解公众对口袋公园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实地调研则侧重于观察和记录口袋公园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特征。
 
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数据,调研问卷参照了分级式的李克特量表设计,评价分数被划分成5个具体区间,分别是80~100分、60~80分、40~60分、20~40分、0~20分,并且每项指标均以百分制进行评分。为便于评估和计算,选取各限域的中间值作为各评估指标的评分等级,即V={V1、V2、V3、V4、V5}={90、70、50、30、10}。考虑到C16~C18指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邀请了领域内的专家对这些指标进行赋分,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在枫叶广场、万象游园和青鸟乐园分别发放100份调查问卷,经过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分别获取有效问卷98、93、94份。
 
采用SPSS软件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均超过0.9,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于后续相关分析工作。基于这些数据和分析,对3个口袋公园的具体得分进行计算。
 
2.3数据计算

成都口袋公园微更新下的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
 
2.3.1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依据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分配机制,设计分层评估模型,用以评价口袋公园的景观绩效,并咨询了6位该领域资深专家,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构建了相应的判断矩阵。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所有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比率都在0.1以下,符合一致性要求,表明判断矩阵可靠,所有权重值经过一致性检验后被取算数平均,最终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值(表2)。
 
2.3.2熵权法计算权重。根据表2中各口袋公园景观绩效指标得分,构建初始归一化数据矩。
 
(1)按照公式(1-1),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下第j个评价项目的指标值的比重P。重Wi和熵权法的客观权重ui,使用公式λi=a*Wi+(1-a)*ui进行加权合并,其中参数a用于调整2种权重的相对重要性:
 
根据求出的φi,再求出相对于A层(目标层)的B层(准则层)和相对于B层(准则层)的C层(指标层)的复合权重值集合。
 
2.3.4综合得分计算。为计算青鸟乐园的一级指标综合得分,采用已建立的口袋公园景观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出的权重集合。通过将指标层(C层)的各指标得分与对应的准则层(B层)的复合权重相乘,得到以下结果:
 
S(B)I=CI*RTCI=[0.1601,0.1602,0.1900,0.1613,0.1283,0.1411]*[72.2,71,66.2,62.5,72.6,70]=70.02,同理,可求S(B)II=68.13;S(B)III=58.23;S(B)IV=72.22;S(B)V=65.12,同理可以分别计算出青鸟乐园、万象游园的一级、二级指标得分。
 
2.3.5综合指标得分。对以上计算出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整理,构造出得分矩阵,在初步计算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之后,将这些得分编排成一个得分矩阵。再通过将一级指标(B层)对应的目标层(A层)的复合权重与得分矩阵进行乘法运算,便能够得出青鸟乐园的总评价得分。
 
同理,可计算出万象游园得分为72、枫叶广场综合得分为75。
 
3结果与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3处口袋公园整体得分均达到及格水平,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枫叶广场以75分位居首位,其次是万象游园的72分,青鸟乐园则为70.4分。这些得分反映了口袋公园在空间使用和社会层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显示出口袋公园在功能复合性、功能针对性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
 
空间使用绩效权重为0.22,居于五大效益第一,作为权重最高的效益维度,其对口袋公园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枫叶广场在工业风格设计和地域特色方面的表现突出。而其他2个公园在地域特色上的得分较低,显示出同质化的问题。建议各公园在未来的设计中更加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入和特色打造。青鸟和枫叶广场的空间尺度亲切性指标因子的得分较高,公园内根据使用对象设有特色座椅和户外智能健身房,在功能复合性方面,万象游园表现较差。枫叶广场考虑到了不同时间段多场景使用情况,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既能休闲放松又能进行体育锻炼的多功能空间。
 
社会绩效在五大效益中排名第二,显示公园在促进邻里交往和社区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枫叶广场凭借东郊记忆文化,凸显了其个性化,加之其位于大型商超附近,有多渠道的文化宣传,获得了最高分。然而,其公众参与度不足,具体表现为园内只设有单一的儿童的游乐设施,家长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青鸟和万象游园在社会效益方面的发挥与枫叶广场相比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促进邻里交往、公众参与度方面有所欠缺。
 
环境绩效层面,3个公园的表现均处于较差的水平。其中,枫叶和万象游园的环境效益刚达到及格水平,而青鸟游园在环境效益得分未达到及格水平,3个公园的环境效益亟需进一步提升。环境效益具体指标方面,枫叶广场和青鸟乐园的微气候环境舒适度均表现较好,这与场地临河、植被覆盖率高相关。然而,3个公园在日照环境方面表现欠佳,具体表现在早上的日照时间较长,下午日照时间短。
 
经济效益在五大效益中所占权重最大。经济效益维度中,枫叶广场的经济效益发挥得较好,这与场地周边邻近SM广场、伊藤洋华堂商超、茶馆等商铺相关,枫叶广场由于紧邻东郊记忆,且知名度、宣传力度等较其他公园较高,因此,其经济效益优于其他公园,而青鸟和万象游园表现较差,建议公园在未来的规划中,注重与周边商业的互动和协同发展,以提升经济效益。
 
美学效益指标结果显示,三园均位于较差等级,在五大效益综合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二,表明空间使用者在游览过程中未能获得较好的体验和感受,总体来看,空间使用者对公园的满意度较差。在具体的5项指标中,风景品质指标表现较差,其中青鸟乐园的得分最低,三大口袋公园在整体美感、风景品质、环境协调度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4结论
 
本研究选取成都成华区3个典型的口袋公园作为案例,深入探讨了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口袋公园的景观绩效评价体系。基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熵权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选定的3个典型口袋公园进行了五大维度的景观绩效评估。结果表明,口袋公园在促进社会交往和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环境质量、经济效益和美学价值等关键领域存在改进的空间。在日后口袋公园的建设上,应当全面考量多维效益,特别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提升,比如通过增强植被覆盖和优化微气候环境;此外,还应促进经济活力,比如通过与周边商业的互动发展;提高美学品质,以增强使用者的满意度。
 
而且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样本选择较少和评估方法上,未来的研究应当扩大样本范围,囊括更多类型和规模的口袋公园,并尝试探索更多元化的评估工具,以增强评价结果的普适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