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的协同与应对 - PenJing8
分享好友 园林首页 园林分类 切换频道

城市更新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的协同与应对

2025-03-1700路丹
城市更新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的协同与应对
 
摘要: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阐述了风景园林专业如何通过创造具有视觉美感和生态功能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探讨了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水利和市政工程等专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这种跨学科的协作不仅能增强城市空间的综合性和功能性,而且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分析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更新中的多方面作用,强调了其在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风景园林专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美化城市环境,更在维护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合理规划绿地系统、恢复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文化特色等手段,能为城市更新提供多维度的支持。城市更新因此而生,旨在通过系统性地规划和重建,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
 
1城市更新的发展与特征
 
1.1城市更新的国际历史与阶段
 
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应对城市化问题的策略,其历史源远流长。早期,城市更新主要集中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的欧美国家。20世纪中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更新的目标转向更为综合性的城市重建,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及文化等多方面。进入21世纪,城市更新的焦点进一步转移至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的构建,强调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技术创新。国际上,城市更新经历了从单一功能的更新到综合性、多功能城市重塑的转变,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西方城市更新历史显示了从简单的工业化和城市扩张,到更复杂的社会需求和环境考虑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不断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和居民需求。从最初的公园开放和城市绿化,到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再到现在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重视,风景园林已成为城市更新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特质
 
中国的城市更新进程与国际经验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更新初期主要集中于旧城改造和拆迁重建,以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1]。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更新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中国城市更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同时强调城市空间的再生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这种特质使得中国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重构,更是文化和社会价值的重塑。
 
1.3城市更新在当前中国城镇化中的角色
 
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已成为解决城市发展矛盾、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手段。面对城市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城市功能失衡等挑战,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和强化文化特色,城市更新有助于推动城市向更加宜居、可持续和有韧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指导下,城市更新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更新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的协同与应对
 
2城市更新中风景园林专业学科的融合
 
2.1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巧的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能为城市赋予独特的视觉美感,并改善城市的物理环境。更重要的是,景观设计还能提升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在城市空间更新中,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景观的恢复以及社区花园的创建等方式,为城市带来了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空间,不仅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城市赋予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维护中起关键作用,深知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城市绿化、生态廊道建设及雨水花园等项目,加强城市的生态连接性,提升城市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容量,有助于缓解城市环境压力,应对气候变化,并提高城市的生态多样性,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2.2风景园林与城市更新的学科契合
 
在城市更新中,风景园林专业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天然契合性既体现在其独立作用上,还体现在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紧密协作上,如城市规划、建筑、水利和市政工程等。城市更新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和功能,而风景园林专业通过自然和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专注于创造高质量、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风景园林专业提供全面的规划和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视觉美感,而且注重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社区的参与。这种多维度的考量使得风景园林在城市更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景园林专业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水利工程师和市政工程师等其他专业人员协作,确保了项目从多个角度得到综合考虑和实施。例如,在规划绿地系统时,风景园林师与城市规划师合作,确保绿地系统与城市整体布局的协调;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与建筑师和市政工程师合作,整合建筑元素和基础设施,创造既美观又实用的空间。风景园林专业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成为城市更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负责景观设计,还要关注生态环保、社区参与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这种综合性和多功能性,特别是在与其他专业的协作中,使得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更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此外,风景园林专业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韧性及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规划和设计绿色空间、生态设施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方式,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和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3城市更新中风景园林的协同作用
 
3.1人地关系与城市人文价值的挖掘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在挖掘和强化人地关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城市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集合,更是人类活动和文化传承的场所。风景园林通过精心设计,能加深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和体验,提升城市的人文价值。例如,通过恢复和重塑历史文化遗址中的绿地,不仅保护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也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了与历史对话的空间。
 
此外,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融入和展现本土文化元素,如采用地方特色植物、反映地方建筑风格的景观设计等,有助于增强城市的独特性和认同感。通过这种方式,改善了城市的物理环境,更促进了城市精神文化的丰富和传承。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通过创造具有文化意义的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公园和步行街等,为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场所,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这些空间是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
 
在设计这些空间时,需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确保设计既具有历史文化的深度,又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需求[3]。例如,设计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园时,在保留历史遗迹的同时,引入现代元素和设施,使公园既能反映城市的传统文化,又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设计深入挖掘人地关系,美化环境并改善生态,不仅能提升城市人文价值,而且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居民生活质量。
 
3.2区域生态功能的修复与完善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风景园林设计对修复与完善区域生态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面临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等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风景园林不仅能恢复和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
还能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3.2.1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通过构建生态网络、恢复自然水体和绿地系统,为城市提供生态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例如,通过创建生态廊道,连接城市中断裂的自然区域,增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还为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迁徙通道[4]。此外,在城市更新中运用雨水花园、渗透性铺装等低影响开发技术,能有效控制和利用雨水,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
 
3.2.2提升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植被结构、增强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微气候,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例如,在城市公园和绿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美观和功能性,更要强调生态原则和可持续性,确保城市绿地能够为城市提供清洁空气、调节温度、储存水分等多种生态服务。
 
3.3绿色空间在城市结构中的重组与优化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起到了核心作用。关乎城市的美学改善,更涉及生态平衡、社区活力及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绿色空间,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优化城市功能。
 
3.3.1提升城市绿化水平。通过增加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如公园、街道绿化带、屋顶花园等,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而且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绿色空间成为城市中的重要休闲场所,为居民提供了户外活动、社交互动的平台,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调节城市气候等。
 
3.3.2提升城市的生态连接性。通过规划构建生态廊道和绿色网络,有效连接城市中断裂的自然区域,增强城市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5]。这些生态网络为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3.3.3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风景园林设计要考虑绿色空间的生态和美学价值,还要将其融入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例如,通过设计多功能的公共绿地,既满足了居民的休闲需求,也提供了文化活动、社区交流的场所,促进了城市的社会凝聚力和文化发展。
 
3.4通过景观环境营建展现城市风貌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可通过营建景观环境,塑造和展现城市风貌。城市风貌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性,而且反映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通过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社会需求和现代审美,创造独特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3.4.1保护与融合历史和文化遗产。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尊重并保留城市的历史元素,如古迹、历史街区和传统园林,通过恢复和再利用这些元素,保护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使得城市的历史与现代相互辉映,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城市风貌。
 
3.4.2利用和提升自然环境。通过巧妙地将自然元素如水体、植被、地形等融入城市空间,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丰富城市的视觉体验和休闲功能。例如,城市河流的景观改造,既能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又能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增强城市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3.4.3充分考虑社会参与和公众需求。通过举办设计竞赛、社区参与工作坊等方式,鼓励居民参与城市空间的设计与规划,确保设计方案能反映居民的需求和愿景。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得城市风貌不仅是一种物理展现,还是居民共同参与和共享的成果。
 
4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问题的日益凸显,风景园林专业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通过细致分析和深入探讨,旨在为城市更新中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未来,风景园林专业应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与城市更新的各个方面紧密协作,共同塑造更加宜居、美观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深入剖析了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更新中的角色,也探索和展望了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期为城市规划者、风景园林设计师以及相关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城市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