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空间质、量评估
蓝绿空间占比、蓝绿融合度、蓝绿用地连通度3个指标,不与用地性质挂钩,单纯从地表覆盖类型入手,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整体水平[1]。
1蓝绿空间占比
“蓝绿空间占比”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蔓延,“蓝绿空间占比”的降低几乎成为一种规律。保有一定数量的蓝绿色空间不仅能够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高城市韧性、塑造城市形象。
文中的徐州蓝绿空间指标依据遥感影像解译获得,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草地、耕地、园地以及河流、湖泊、坑塘、
2005—2015年,徐州主城建成区内蓝绿空间占比先升后降,其中蓝色空间面积稳步增长,但增幅较小,绿色空间面积减少约23km2,且主要发生在主城新建区内。据不完全统计,绿色空间中减少的主要是耕地和草地,同时,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增幅较大(表1)。
2005—2015年主城建成区范围内水系面积基本呈增加趋势。2005—2010年水系面积增幅最大,其中2005年主城建成区范围内水系面积增加了43.63hm2,主城新建区内水系面积增加了64.49hm2,合计增加110.46hm2(表2)。
2蓝绿融合度
蓝绿融合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支撑生态网络的构建,可借助蓝色空间的线性布局,提升生态网络的密度和连通度;同时,蓝绿融合实现了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衔接和过渡,扩大了生态网络的效益。
根据《徐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20)》,市区主要河流两岸绿化带的规划宽度控制大于30m。本文对主城建成区内河流、湖泊、坑塘、沟渠两岸各30m范围进行识别,针对林地、草地空间进行蓝绿融合的分析研究,同时将“水系两岸各30m范围内的林地草地”与“水系两岸各30m”的比值定义为“蓝绿融合度”。
2005—2015年,主城建成区内“水系两岸各30m范围内的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蓝绿融合度持续提升(表3、4,图3)。
2005—2015年,徐州陆续开展了云龙湖、小南湖、九龙湖、金龙湖、大龙湖的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建设。城市中部云龙湖滨湖公园、珠山公园的新建、扩建,将云龙湖与周边的云龙山、珠山、韩山连接在一起;城市南部沿黄山路、嵩山路建设的滨河绿带将奎河、楚河和无名山联通成环,形成铜山区的生态网络核心;东部沿三八河扩建的金龙湖公园,联通三八河与东珠山;北部荆马河、徐运新河和丁万河滨河绿化带的建设,把九里山与京杭运河之间的生态廊道打通。
山地是空间构成中的面或者点,河流是线,串联点和面,利用河道形成的线性空间开展“蓝绿融合”建设,优化了河道生态环境,构建了生态系统网络。蓝绿融合将山水环境联通起来,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3蓝绿空间连通度
本文使用景观生态学中的“聚合度”指标表示“蓝绿空间连通度”概念。
聚合度指数(AI):来源于斑块类型水平上的邻近矩阵的计算。就斑块类型水平而言,景观中的同类型斑块被最大限度地离散分布时,其聚集度为0;当景观中的此类型斑块被聚合成一个单独的、结构紧凑的斑块时,聚集度为100。单位为%,取值范围为0~100。
AI=[gii/max→gii]×100
式中,gii为相应景观类型的相似邻接斑块数量;max→gii为相应景观类型的相似邻接斑块最大数量。AI值随着聚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理论上,AI值较小时表明景观中存在许多小斑块;趋于100时表明景观中有连通度极高的优势斑块类型存在。
图4、5中,绿色区域代表蓝绿斑块大且密集,红色区域代表蓝绿斑块小且分散,白色区域代表没有蓝绿斑块分布。由表5可知,10年间徐州市的蓝绿空间连通情况存在局部变化,但是整体水平差别不大,“蓝绿空间连通度”保持在96%以上。
4蓝绿空间综合评估
随着徐州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建成区内蓝绿空间占比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且布局趋向整体贯通;减少的主要为绿色空间面积,集中在主城新建区,但同时林地空间面积增加;蓝绿用地的连通度持续提高,城市生态网络持续完善。
总体来说,蓝绿空间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对徐州的生态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连续、充分的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监测数据,尚无法定量判断对徐州环境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