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融合教学路径的探索
摘 要:通过分析目前国内相关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现状,全面剖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所面临的困境,分析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特点以及美术艺术类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探索提出将思政工作全面渗透到艺术设计专业日常课程教学中的相应对策,促进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及实施方法,以期为推进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新思路和参考。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育人目标的强烈表达,也是对当前教育领域所面临挑战的积极回应。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目标。
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课教学还应注重发挥育人作用,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通过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相互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仅凭单一的思想政治教学难以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需要在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1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 2 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教学理念,后者是具体的思想政治课;前者以隐性教育为主,形式较为多样化;后者以显性教育为主,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化。课程思政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手段。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作用的各类元素和资源,以隐形渗透的方式融入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学科专业课程作为育人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学科课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最终目标。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脱嵌性教学现象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比较普遍的问题,如专业教学内容中对于思政教学内涵挖掘不充分、形式单一、供需不匹配等[1]。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以创造美好生活为核心目标,广泛整合相关学科知识,深入探索学科前沿动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注重跨界融合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框架,发挥创造力,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课程思政建设还应强调设计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2]。
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目前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未能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满足新时代艺术设计领域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需要加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两者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以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品德和专业素养的艺术设计人才[3]。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备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形成过程,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艺术才华又具备良好品德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通过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设计行业的全面发展,这也有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当专业课教师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自觉开展工作时,就会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崭新面貌,从而有利于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为解决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