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 PenJing8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2024-09-02 21:11:12  浏览:0
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摘要:【目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明确区县单元的碳源碳汇核算和碳评价方法,有助于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摸清“碳底数”,从而为区县“减排增汇”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撑。
 
【方法】利用碳排放(吸收)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县域碳源、碳汇核算与碳评价模型,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进行规划应用的实证研究。
 
【结果】武清区全域碳平衡存在显著失衡,中心城区在碳源消纳方面起消极作用,武清区东部、中西部、中北部街镇在全区碳源消纳中起积极作用。武清区街镇的碳评价结果可分为 5 级,全区低碳状态自中心城区向外呈“差—优—差”的圈层分布,越靠近武清中心城区和北京通州区的街镇,低碳表现越差。
 
【结论】武清区中心城区的人口集聚程度高、建设用地占比高,且发挥碳汇作用的沟渠、坑塘、林地等用地少,导致碳源集中。武清区东部、中西部、中北部街镇的生态相关用地碳汇作用明显。从碳评价结果看,需同时重视碳“减排”和碳“增汇”,才能改善街镇的低碳状态。武清区国土空间规划应依据各街镇的碳评价级别,结合各街镇的不同发展特征,分别制定低碳规划目标,分解传导规划指标,优化空间总体格局,引导产业低碳转型,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碳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等现象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作为碳排放大国,中国提出“力争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1]。国土空间作为碳源、碳汇的发生场所,是“双碳”目标落实的空间载体[2]。为落实“双碳”目标,2021 年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3]。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抓手。
 
 然而,从目前各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看,如何在规划中落实“双碳”目标仍缺少共识性的方法与路径。在规划编制流程中, “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前置性研究,对于明确国土空间的本底条件至关重要。在“双评价”中通过碳评价摸清国土空间现状的低碳状态,可为制定因地制宜的“减排增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4],但现有工作指南与实践中往往未涉及相关内容。各级规划成果中的“减排增汇”内容大多表述为宏观发展战略[5],直接落实到国土空间的实施性方案较少。

从规划层级看,区县层级在 “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中是落实上位规划、进行规划传导的关键层级。同时,区县是中国的基本行政单位,区县政府是落实 “减排增汇”措施的重要责任主体。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在进行用地指标和碳排放权指标等权益分配时,应将区县级碳收支情况纳入考量,以兼顾指标分解的公平性,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在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探索国土空间“减排增汇”策略,对实现 “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但鲜有研究探讨对于“双碳”目标的规划响应。
 
 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碳评价体系,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究如何根据碳评价结果制定“减排增汇”策略,并完成相关策略的上下传导。
 
  1  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双碳”目标的现实问题
  
   1.1  已有碳收支核算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耦合性不佳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响应已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相关成果主要聚焦在政策策略层面。如丁明磊等[6]探讨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控机理,林坚等[2] 指出了适应“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规划应对的难点、重点,林辰辉等[7] 聚焦生态农业空间、能源活动、产业发展等维度,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框架。
    
    有少量研究结合碳源、碳汇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规划策略,但其数据多来源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等已有研究成果,或基于能源等数据计算[8-10]。以上研究在数据获取、评估标准等方面存在与国土空间规划耦合性不足等问题[11],这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体系纳入碳源、碳汇等指标面临的难题[12]。
    
     1.2  已有碳收支核算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联性不足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源、碳汇存在显著影响[13-14]。因此,通过国土调查厘清土地利用情况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双碳”目标的研究基础。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建立的碳评价模型[15] 有助于直观反映国土空间变化对碳源碳汇的影响,从而助力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实施性的国土空间规划“减排增汇”策略。
     
     碳排放(吸收)系数法常用于估算二氧化碳在特定活动中的排放(吸收)量,是研究气候变化和碳足迹的重要方法之一,可用于建立土地利用与碳源、碳汇之间的联系[16-18]。但已有研究未建立土地利用的碳源、碳汇情况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的联系,因而未能对碳核算结果做出规划响应。如何使碳收支核算结果为规划所用,是当前规划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国土空间规划碳收支核算方法与应用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建立碳收支核算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联,可借鉴“双评价”工作思路,将碳收支核算成果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指标、策略等内容的校核修正上。首先,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的用地分类,厘清碳源碳汇测算清单,摸清区县单元“碳底数”;其次,构建碳评价模型,对区县下辖各街镇碳收支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基于碳评价得分对街镇进行低碳状态分级;最后,将分级成果用于校核规划方案中的格局优化、指标分解、高质量发展策略内容(图 1)[19]。
      
       2.1  碳底数核算
       
        2.1.1  核算清单
        
        参考《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等资料,梳理国土空间不同地类的碳源、碳汇分布情况,并基于三调的用地分类,制定碳收支核算清单。碳源主要涉及耕地农作物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以及工矿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排放的温室气体。碳汇主要涉及耕地土壤的碳吸收,以及湿地、种植园用地、林地、草地、水域等非建设用地中植被的碳吸收[2, 17]。
        
         2.1.2  碳源核算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综合已有文献[20-21] 将碳源核算分为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两大类。非建设用地包含耕地(用于计算耕地的农作物碳源),建设用地包含交通运输用地、住宅用地等其他建设用地。碳源估算模型:eiAiδi式中,Ce 为碳源量, 为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碳源量, 为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为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对应的碳源系数,n 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表 1)。
 
 2.1.3  碳汇核算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碳汇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湿地、耕地、种植园用地、林地、草地、水域。依据三调的用地分类标准:湿地包括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等;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计算耕地的土壤碳汇);种植园用地指种植果树等作物的土地;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竹林地等;草地指种植草本植物的适宜发展畜牧业的用地;水域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碳汇估算模型:siAiai式中,Cs 为碳汇量, 为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碳汇量, 为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为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对应的碳汇系数,n 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表 2)。
 
  2.2  碳评价体系 
  
  2.2.1  碳评价方法
  
  1)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采用 AHP 分析碳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利用 AHP 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因素,对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做出比较判断,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对应特征向量,可得出能反映不同因素重要性程度的权重[26]。目前,AHP 已广泛应用于能源[27]、生态[28]、经济[29]等领域的碳评价研究中,具体分为 4 个步骤: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②各层次中的判断矩阵的建立;③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④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29]。
 
 2)标准化处理。借助极差变换法[30],对定量指标的正向指标(期望取值越大越佳)和逆向指标(期望取值越小越佳)赋分进行无量纲化和归一化处理,得到该定量指标的标准化得分:x?min(x)max(x)式中, 为该项指标的标准化得分,为该定量指标的最小值, 为该定量指标的最大值,式(3)和式(4)分别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的处理公式。指标的标准化得分越高,即越接近 1,说明该指标低碳状态越好。
 
3)综合评价法。以碳评价指数(C)来综合评价区县中各街镇的低碳状态,值越大,低碳状态越佳,计算式:wiFjwj式中,C 为层次分析法中目标层的碳评价指数,m、n 分别为准则层、指标层指标个数, 为准则层第 i 个指标的评分, 为准则层第 i 个指标的权重, 为指标层第 j 个指标的值,为指标层第 j 个指标的权重。
 
4)自然断点法。自然断点法是通过最小化类内方差、最大化类间方差的方式来寻找最佳分组的方法,即该方法得出的分类中每个类别内部的差异会尽可能小,同时类别之间的差异会尽可能大,从而对数据中的相似值进行最恰当的分组[31]。利用自然断点法,依据碳评价得分的由高到低,将街镇低碳状态分为Ⅰ~Ⅴ级,为下一步碳评价成果的应用提供依据。
 
2.2.2  碳评价指标构建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依据 AHP 构建碳评价体系,准则层包括碳汇、碳源、碳收支状态(表 3)。为消除地区面积大小、人口数量、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指标层中的碳汇部分引入人均、地均净碳汇指标,碳源、碳收支部分均引入人均、地均净碳源指标,碳源、碳收支部分引入产均净碳源指标,碳收支中引入碳吸收补偿和碳生态承载系数指标。由于本案例地各街镇缺少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因此产值用工业总产值与建筑业总产值总和计算。
 
净碳源指碳源总量与碳汇总量的差值,是碳收支核算中的重要内容[32]。净碳源计算式:Q CeCsQQQ式中, 为碳收支量, 为碳源量, 为碳汇量。若 >0,表示该地区需要减排才能实现碳中和;若 =0,表示该地区刚好实现碳中和;若 <0,则该地区实现碳中和,且可以为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碳吸收补偿核算可排除面积对碳收支分析的影响,衡量某街镇碳汇总量对碳源总量的消纳能力,核算指标包括碳吸收补偿系数 (Di)、碳生态承载系数( )[33]。计算式:CsiCeiESCiCsCeESCiESCi式中,Di 表示街镇 i 的碳汇吸收能力, 表示该街镇的碳汇量, 表示该街镇的碳源量,表示街镇 i 在区县域内碳汇吸收能力的相对大小, 表示该区县的碳汇量, 表示该区县的碳源量。若 ≥1,则表明街镇 i 在全区县的碳源消纳方面有积极作用;若 <1,
则表明街镇 i 在全区县的碳源消纳方面有消极影响。
 
 2.3  碳评价结果应用
 
 碳评价的低碳状态分级成果可协助区县以“碳”视角识别下辖各街镇特征,从而对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从全域低碳目标统筹的角度进行校核。以天津为例,利用碳评价结果可从 3 个方面对《天津市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的内容进行优化。
 
 1)在规划目标制定方面,Ⅰ~Ⅱ级街镇保持原有低碳状态、Ⅲ级街镇稳步进行减排增汇、Ⅳ~Ⅴ级街镇快速推进低碳转型。
 
 2)在指标分解与空间格局优化方面,将Ⅰ~Ⅴ级街镇的指标权重由高到低分配,同时考虑到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在发展诉求上的实际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组考虑。Ⅰ~Ⅱ级街镇通常具有良好的生态基底,在保证现有生态空间规模的同时适当增量,形成生态化空间格局,Ⅲ级街镇通常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特征不明确,形成生态与集约并存的综合型空间格局,Ⅳ~Ⅴ级街镇通常是全区重点建设地区,以盘活存量为主,形成集约型空间格局。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3)在高质量发展策略方面,采取碳经济政策引导各街镇质量发展,对Ⅰ~Ⅱ级街镇发放碳补偿金,对Ⅲ级街镇不进行碳奖惩,对Ⅳ~Ⅴ级街镇进行碳罚款(表 4)。
 
 3  武清区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与碳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武清区位于天津市西北部,是京津发展轴重要节点。全区国土面积共 1 572 km2,下辖 24 个镇和 5 个街道。2020 年,武清区城镇化率为 62.8%,国内生产总值 815.5 亿元,位居天津市第三位。武清区的第二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是区内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区内的大黄堡湿地、北运河等在天津市域层面具有较高的生态碳汇潜力。
  
  武清区自 2000 年来共有 3 版总体规划。第一版《天津市武清区城区总体规划(2001—2020 年)》范围仅涉及城区,建设重点集中在城市中心;第二版《天津市武清区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 年)》将规划范围拓展至周边乡镇,提出“一轴、二带、八大组团” 的城乡空间结构;2019 年开始编制第三版 《天津市武清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报批中,以下简称新总规),提出全域全要素的“一城、一轴、一带”国土空间格局。
  
  本研究采用三调的土地利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业总产值与建筑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武清区 2018 年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调查①。
  
  3.2  碳收支核算结果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经核算,武清区碳源总量为 1 535 524.22 t。武清区的碳源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图 2)。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杨村街、东蒲洼街的碳源量最高,主要由于中心城区人口最聚集,建设用地面积占比高,是全区碳排放活动的主要区域。徐官屯街虽属于中心城区,但因其面积较小,且位于城区边缘,建设用地占比较低,所以碳源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非建设用地的耕地碳源量占比较低,仅占碳源总量的 2%,主要碳源来自建设用地,碳源量共计 1 503 044.81 t。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武清区碳汇总量为 56 591.25 t,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呈现出连片分布特征(图 3)。全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碳汇量占碳汇总量的比例最高,达 63%。由于耕地也是碳源的主要来源之一[21],因此耕地碳汇量减去碳源量后的净碳汇量为 3 157.72 t,小于沟渠用地产生的碳汇。其次,种植园用地、其他林地、坑塘水面也是碳汇的主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大黄堡镇的碳汇来源除耕地外,还来自坑塘水面,共产生碳汇量 1 087.02 t,占全镇碳汇总量的 34.78%。
 
武清区净碳源总量为 1 478 932.98 t,说明全区碳源总量远高于碳汇总量。净碳源与碳源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西南部地区(图 4)。其中,大黄堡镇的净碳源量最低,占全区净碳源总量的 1.8%,东蒲洼街的净碳源量最高,占全区 7.8%。以上结果与街镇用地构成相关,大黄堡镇的湿地生态碳汇作用突出,而东蒲洼街是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强度高的区域,碳排放量高,且能发挥碳汇作用的用地少,因此净碳源量高。
 
 3.3  碳评价结果
 
  3.3.1  碳吸收补偿系数与碳生态承载系数结果分析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从碳吸收补偿系数看,中心城区的 4 个街镇系数值最小,是全区碳平衡失衡最严重的地区。大黄堡镇碳吸收补偿系数最大,说明该镇碳平衡情况相对较好(图 5)。从碳生态承载系数(ESCi)看,ESCi>1 的街镇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与北部的环中心城区地区,说明这些街镇碳吸收能力相对较高,对全区的碳源消纳起积极作用;ESCi<1 的街镇分布于中心城区以及两端向东部延伸的 C 形连片区域、与北京相邻的高村镇和大王古庄镇、西南端的王庆坨镇,以上街镇碳吸收能力相对较低,在全区县的碳源消纳方面有消极影响(图 6)。
 
总体来看,中心城区的碳排放量显著高于周边街镇,“减排增汇”任务艰巨。前两版规划均确定了中心城区为集中建设区,新增土地、人口、设施等要素均向此集聚。尽管武清区新总规提出了城镇组团发展的全域发展要求,但是由于城区北部的京津产业新城是“承京联津”②的发展重点,城区低碳目标的实现仍存在很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北部边缘的高村镇与大王古庄镇的碳失衡情况也较为显著,这与武清特殊的区位有关。
 
作为天津联系北京的西北方向门户,武清区受北京影响较大,紧邻通州的交界地区在既往的 10 余年中获得飞速发展,新增大量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导致碳失衡情况加剧。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对环首都跨界地区实施建设用地扩张管制并提出对交界地区进行生态修复的上位要求,新总规也提出要对上述要求予以落实,未来高村镇与大王古庄镇在 “减排增汇”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3.3.2  碳评价结果与街镇分级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结合决策者偏好与专家打分法,将准则层、指标层的同层因子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构建的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各层指标权重(表 5)。进而依据指标权重计算出各街镇总体碳评价得分的空间分布情况(图 7)。东蒲洼街、下朱庄街、杨村街由于缺少工业总产值和建筑业总产值数据,未纳入碳评价分析。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利用自然断点法依据碳评价得分对街镇进行分级(图 7)。结果显示:大黄堡镇的碳评价得分(0.86)最高,低碳状态最优,被分为Ⅰ级街镇;黄花店镇等 8 个镇街的得分范围在>0.61~0.72,低碳状态较优,被分为Ⅱ级街镇;汊沽港镇等 8 个街镇的得分范围在>0.52~0.60,低碳状态一般,被分为Ⅲ级街镇;豆张庄镇等 6 个街镇的得分范围在>0.34~0.52,低碳状态较差,被分为Ⅳ级街镇;大王古庄镇等 3 个街镇的低碳状态最差,被分为Ⅴ级街镇。从空间分布看,越靠近武清中心城区和北京通州的街镇低碳状态越差,大致呈现出自中心城区向外“差—优—差”的圈层分布。
 
在准则层的 3 个分项中,碳汇方面,汊沽港镇、黄花店镇、大黄堡镇得分最高,大王古庄镇、徐官屯街最低;碳源方面,大黄堡镇、黄花店镇、大良镇得分最高、徐官屯街、大王古庄镇、高村镇得分最低;碳收支方面,大黄堡镇、黄花店镇、上马台镇、大良镇得分最高,大王古庄镇、徐官屯街、高村镇得分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汊沽港镇的碳汇状态最优,但由于碳源状态和碳收支状态不佳,在总体碳评价中为Ⅲ类街镇,说明汊沽港镇的减排和增汇都需引起重视,才能提升总体碳评价结果。
 
 4  基于碳评价的武清区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4.1  结合街镇发展特征,制定低碳规划目标

天津武清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
  
  碳评价结果为各街镇的“双碳”目标制定提供依据,进而指引区级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各街镇的低碳规划目标。从管理目标上看,碳评价结果为Ⅰ级和Ⅱ级的街镇,发展重点是保持碳汇水平稳定,并逐步实现减排增汇。其中上马台镇虽总分排名第 4(Ⅱ级),但碳汇排名第 13,因此该镇仍需增加碳汇,且该镇与中心城区相隔一定距离,与大黄堡镇相邻,有增加生态类用地提升碳汇的潜力。对于汊沽港镇等碳评价结果为Ⅲ级的街镇,未来发展既需减排,也需增汇。对于碳评价结果为Ⅳ级和Ⅴ级的街镇,是“减排增汇”重点关注地区,需采取更积极的减排增汇措施。综上所述,在新总规的城镇体系基础上,制定各组团的低碳发展定位(表 6)。
  
  4.2  分解传导规划指标,优化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指标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规划传导和实施的重要工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及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是影响区县发展的重要指标。既往各类用地指标分解主要考虑各行政单元的人口、经济及规划执行情况等,未考虑碳排放因素。为落实“双碳”目标,应将下位规划的各行政单元碳评价情况也纳入关键规划用地指标分解的考虑,通过指标管控与传导实现“减排增汇”的逐级落实。
  
  在具体规划编制中,碳评价结果可作为指标分解的考虑因素,但仍要考虑不同行政单元的发展诉求。在新总规中,中心城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人口、产业集中地区,其发展需求必然比周边以农业或生态为主的乡镇更高,因此在全区的用地指标分解中,将中心城区与外围乡镇分为 2 个片区进行考虑,在各片区内部采用碳评价等级分解建设用地指标,碳评价等级在板块之间仅作为附加因素考虑。
  
  如外围乡镇片区的高村镇属于Ⅴ级街镇,因此其实际分配到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外围乡镇中相对较低;但同属于Ⅴ级街镇的徐官屯街,分配到的建设用地指标相较于中心城区的其他街镇更低,但是相较于外围乡镇的高村镇更高。
  
   《指南》提出“形成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武清区新总规依据碳评价结果制定对应的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针对减排,徐官屯街等Ⅳ级或Ⅴ级的中心城区及周边街镇一方面需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另一方面需对现有的城镇低效用地进行挖潜,采取节地措施,开发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实现保障城市发展需求与减缓碳源增长的双目标,构建集约型武清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2)针对增汇,梅厂镇等建设用地占比较多的街镇应结合绿道等专项规划,见缝插绿,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地或空地,开展因地制宜的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的面积和密度。崔黄口镇等与Ⅰ级、Ⅱ级街镇相邻的街镇具有较大的生态潜力,可通过线性绿道将该地区零散的蓝绿空间与周边街镇生态空间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生态廊道,提供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生态碳汇空间,促进武清区国土空间生态格局的形成。
 
4.3  引导产业低碳转型,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武清区在天津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中心城区有国家级产业园区,外围乡镇有大量工业园。工业生产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存在能源浪费等问题,鼓励企业低碳转型能有效利用资源并减少碳排放。武清新总规将碳评价成果应用于“一区六园”产业空间的配套政策方面,引导产业转型发展。
 
“六园”中的高村科技创新园、京滨工业园分别位于评级为Ⅴ级的高村镇和大王古庄镇,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Ⅳ级的崔黄口镇,福源经济开发区位于Ⅳ级的梅厂镇,以上园区均是所在街镇的主要碳排放来源。因此,在规划实施保障策略中,提出设立绿色产业创新基金,通过资金注入,重点帮助Ⅳ级和Ⅴ级街镇产业园区实施技术升级等低碳转型举措,降低碳排放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除重点产业园区外,考虑到乡镇产业园的现实问题,可依据碳评价结果和工业产值制定奖惩制度,提升各街镇进行产业低碳转型的积极性与实施监督的力度。补偿资金数额由支付补偿金街镇的工业产值和碳评价等级决定。如大黄堡镇(Ⅰ级街镇)可获得最高碳补偿金,黄花店镇等Ⅱ级街镇获得较高碳补偿金,汊沽港镇等Ⅲ级街镇无碳补偿金,豆张庄镇等Ⅳ级街镇则需支付碳补偿金,数额为该街镇工业产值的 a%(a 为设定比例值),大王古庄镇等Ⅴ级街镇需要支付更多碳补偿金,数额为该街镇工业产值的 2a%。
 
5  结语
 
明确区县单元的碳源碳汇核算和碳评价方法,有助于摸清“碳”家底,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减排增汇”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撑。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县国土空间碳源碳汇核算和碳评价模型,探讨了利用碳收支核算结果进行规划格局、指标、策略等内容校核的方法,并以武清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武清区碳平衡失衡严重,碳源主要集中在建设用地占比多的中心城区,碳汇主要集中在湿地等生态资源丰富的街镇,区内街镇按照碳评价体系可分为5 级,且街镇的低碳状态自中心城区向外大致呈现出“差—优—差”的圈层分布。在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依据碳评价结果制定不同级别街镇的低碳规划目标,分解传导规划指标,优化空间总体格局,引导产业低碳转型,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规划 “双碳”目标的落实。
 
本研究在碳源碳汇核算和碳评价体系构建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可从 3 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1)对碳源涉及的用地进行细化分类,如建设用地再细分为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类型,以提高碳源计算的精度。2)完善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多方案比较。在建立碳评价指标体系时,可结合不同行政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进行差异化制定。
 
如粮食主产区可在指标层增加耕地保护相关内容。同时可在碳评价基础上,对不同政策情景进行多方案比较并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碳源碳汇变化。3)本研究引用的碳吸收/排放系数较少考虑尺度和地域的差异性,未来可根据案例地的实际情况,探索更精准的碳吸收/排放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