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 PenJing8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2024-08-28 10:33:25  浏览:0
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以重庆两江四岸区域为例
 
摘要:【目的】崖壁作为山地城市重要的地域性景观之一,在城市意象、社会生活和相关城市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崖壁景观的地位和角色也逐渐发生变化。崖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于城市及其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崖壁景观的系统性认知比较匮乏。
 
【方法】以崖壁景观分布集中的重庆两江四岸区域为例,综合运用实地调查、史料梳理、ArcGIS空间分析等手段对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途径进行深入调查和讨论。
 
【结果】两江四岸区域崖壁景观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呈现依附山形地势与滨江临水两大特征;在空间形态上可划分为自然崖壁、人工介入崖壁,人工崖壁3种类型,自然崖壁生境类型丰富多样,人工介入崖壁和人工崖壁则相对单一;崖壁景观提供了多元复合的功能空间,是重要的人文景观载体。
 
【结论】从崖壁空间功能转型、周边资源整合利用和自然生境保育3个方面提出崖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出于防御需求,巴渝古城借山地之利,建设了大量以江为池、临崖而筑的城垣景观[1];在唐宋时期,受艺术与宗教发展的影响,巴渝地区沿崖修筑了大量摩崖石刻、巴崖古道等景观[2];到了近代,重庆作为内陆沿江水运交通枢纽,城市建筑依山靠水,江边多形成依附崖壁而底部架空的吊脚楼民居形式[3]。这些崖壁景观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城市发展,并已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中崖壁景观的地位和角色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它们作为山地城市特色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另一方面,还作为山地慢行系统的一部分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4]。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崖壁景观潜在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开发建设方式不当可能导致崖壁景观地域特色被抹杀、生态系统遭破坏、生态服务功能单一化等问题。崖壁景观正处在“发展或消亡”的十字路口。
 
目前,关于崖壁景观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几点。
 
1)历史文化价值考证:崖壁景观的观赏价值在《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古籍志书中早有记载,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著崖壁景观的文物遗存、地质形成与旅游开发等[5]。
 
2)社会服务功能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崖壁地貌修复和景观维护的文献逐年增多[6];从风景园林视角认知崖壁景观成为新的热点,研究成果涉及悬崖自然修复、边角地功能优化、崖壁景观营建等方面[7-8]。
 
3)工程改造技术探索:随着时代进步,新兴方法和技术为崖壁景观保护带来新的发展趋势,如厚层基材喷射护坡、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绿化等逐渐成为国内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治理的主要技术[9];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在针对岩壁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上也有较大突破[10]。总体上,已有相关文献或是散布于志书中的碎片化文字记载,或是在开展地貌专项研究时顺带提及的内容,而专门讨论人类活动与崖壁景观关系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崖壁景观特征的系统性研究不足,不利于对城市中崖壁景观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本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沿线分布的崖壁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的调查和分析,梳理其景观特征,并探索其保护与利用途径,以期为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概念解析
 
1.1崖壁的定义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山地环境中,受剧烈地形起伏的影响,存在大量“坡坎崖”地段。“坡”即陡坡[5]①,侧重于反映坡度特征;“坎”通常是指用条石、水泥砼块等硬质建筑材料砌筑的堡坎,侧重于反映人工营建特征;“崖”即高而陡(几乎是直上直下)的岩壁[11]②。虽然这些地段常被并称为“坡坎崖”,但它们在形成方式和形态特征上有所区别(表1)。
 
“崖壁”一词最早出现在诗文古籍中。杜甫在《郑典设自施州归》中写道:“孟冬方首路,强饭取崖壁”;《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两崖参天而起,夹立甚隘。盖山壁片削,俱犬牙错入。”这些关于崖壁的描述通常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崖壁的定量刻画开始出现。如张根寿[5]在《现代地貌学》一书中明确将陡崖地形的坡度定义为60°~90°;王旭东等[12]在对莫高窟的研究中,将高度>10m的垂直山体视作崖。可见,高度和坡度是崖壁的两个基本特征。因此,本研究将坡度>60°且高度>10m的自然或人工地貌类型定义为崖壁。
 
1.2崖壁类型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参考穆桂春[13]对城市地貌的分类办法,本研究将崖壁景观分为自然崖壁、人工介入崖壁和人工崖壁3类(图1)。自然崖壁是未受人类侵扰的一类基础下垫面,多因构造运动与河流侵蚀而形成,可按照剖面形态细分为悬崖、阶梯状崖和凹状崖。人工介入崖壁在基本保留自然地貌特征基础上,增加了人工构筑或干扰,可按人工介入方式分为崖上加建、崖内开辟两类。人工崖壁是通过人工开凿且不依赖自然地貌所形成的各种永久性近垂直空间,包括各种建筑挡墙、道路堡坎以及人工开挖爆破所形成的空间;可根据物质侵蚀或堆积情况细分为人工堆积和人工侵蚀两类。
 
2研究区域与方法
 
2.1研究区域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本研究选择重庆市两江四岸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并以沿岸崖壁景观为研究对象(图2)。一方面,两江四岸区域是重要的崖壁景观聚集区。受地质构造作用影响,重庆市内山岭连绵、谷地相间,更有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长江、嘉陵江会同中梁山、铜锣山,在两江四岸区域造就了大量具有高差的环境,衍生出许多自然崖壁;此外,三峡交通始于水运,两江四岸作为重庆城市水上运输、产业聚集、滨水公共活动所在地,较早进行了城市开发[14],进一步增加了两江四岸地区人工崖壁景观的比重。另一方面,两江四岸作为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集“山、水、城、桥”于一体,是集中展示山城、江城特色的生态廊道,也是城市未来建设的重点。因此,探讨该区域崖壁景观特征与保护利用策略,将为重庆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2.2研究方法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本研究采用重庆市域地形、河流面状矢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平台,结合坡度分析和DEM数字高程模型分析,辅助识别崖壁景观。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崖壁景观的自然、文化特征及功能利用情况。以崖壁景观佛图关为例,首先,对>60°的坡度进行识别,作为提取崖壁景观的大致依据,进一步根据等高线密集状况识别崖壁景观的分布点位(图3);其次,依据《巴县志》[15]可得到佛图关壁立万仞的形态与历史战争描述,以及《蜀中名胜记》[16]记录的城墙、佛像等遗存,《重庆地名志》记载的佛图关从“浮图关”到“复兴关”的多次更名史(表2)[2,14-24],基于崖壁分布点位进行实地调查与修正;最后,在调查过程中重点对各处崖壁的现存功能、周边文化遗存、生境形态信息进行记录,并对在文献查阅阶段尚未发现的景观要素进行补充、修正。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3崖壁景观特征
 
3.1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范围内共识别典型崖壁景观单元164处,其中自然崖壁88处、人工介入崖壁50处、人工崖壁26处。自然崖壁分布较连续,集中于长江左岸大渡段、铜锣峡断面以及嘉陵江磁器口至平顶山段;人工介入崖壁分布较为零散,主要集中于渝中半岛沿岸,江北、南岸等居民区密集处;人工崖壁主要分布于渝中区内部等城市开发较早的区域,多呈点状分布(图4)。
 
总体上,两江四岸自然崖壁景观主要呈现依附山形地势和滨江临水两大空间分布特征,而人工介入和人工崖壁景观多密集分布于交通要道两侧。依附山形地势的崖壁景观多出现在山脉的沟壑处,呈狭长带状,与山脉垂直相交,如枇杷山—山城巷、堆金村挂榜山一带的自然崖壁景观;滨江临水的崖壁景观大多沿着水流方向呈线形分布,尤其在河流交汇处及两江沿岸分布密集,如重庆铜锣峡、猫儿峡、九曲河河口崖壁;人工崖壁往往在旧有古道、公路、铁路的修建中形成。
 
3.2空间形态特征
 
3.2.1自然崖壁
 
自然崖壁空间形态主要有3种(图1)。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1)悬崖:崖面岩石角度垂直或接近垂直,是一种侵蚀、风化形态崖壁,如挂榜山(图5-1)自然崖壁即为典型代表,《乾隆·璧山县志》对挂榜山有“辽望若屏”的描述,可见其陡峭。此外,江岸沉积岩堆积形成的砂岩岩层经构造运动隆升或江水冲刷侵蚀,也会形成接近悬崖形态的垂直砂质崖壁,如铜锣峡崖壁,见图4第96~97处。
 
2)阶梯状崖:硬质崖壁在雨水冲刷和风化作用下,若表面沿垂直节理后退,在差异化侵蚀作用下便会形成阶梯状崖壁,在长久的风吹日晒下泥土沉积,可能导致阶梯状崖壁被植物和泥土覆盖,阶梯形态表现不明显,外观更像较高的陡坡。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3)凹状崖:组成崖壁的岩石中如果夹有软弱岩层,崖面就会因侵蚀、风化而向内凹陷,成为凹状崖,佛图关擎天柱(图5-2)即为典型代表,崖壁呈上凸下凹的弧形。通常情况下,这3种崖壁形态往往间断或同时存在于连续性的崖壁景观中,构成崖线景观,重庆城内最典型的崖线景观当属“渝中龙脊”。
 
3.2.2人工介入崖壁
 
山地环境中,很多建筑活动都围绕山体展开,使得崖壁空间被动融入城市,形成人工介入的崖壁景观。这类崖壁往往由自然崖壁演化而来,轮廊清晰、外形明确、局地性强,与自然崖壁共同形成组合景观。人工介入崖壁主要有3种形态。
 
1)崖上加建:在自然崖壁基础上人工加建而成,典型如图4第81~82、108~110处崖壁,包括重庆渝中区临崖而建的古城墙(图5-3),长江嘉陵江两岸的附崖吊脚楼,以及洪崖洞、李子坝、山城巷等建于悬崖峭壁之上的古街道(图5-4)。
 
2)崖内开辟:对自然崖壁内部进行开辟利用形成空间,如远古时期的石穴崖居、石壁步道,
抗战时期开凿的防空洞等(图5-5)。
 
3)崖面石刻:在质地坚硬的自然崖壁表面,根据崖壁的形状、大小和纹理,雕刻山水、人物、诗词歌赋,如摩崖碑刻、佛像石窟等。
 
 
3.2.3人工崖壁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人工崖壁是完全因人为作用形成的人工地貌。根据物质的侵蚀或堆积情况,可将人工崖壁分为人工堆积型和人工侵蚀型两种[13]。1)人工堆积型崖壁是利用水泥、钢材、砂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的堡坎、堤坝和各类高陡护坡,往往呈现僵硬的几何形态(图5-6),如图4中分布在渝中区的140~154处崖壁景观。2)人工侵蚀型崖壁是一种负地貌,是矿产资源开发、水库挖掘等过程中对山体进行爆破而形成的裸露陡崖。总的来说,人工崖壁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僵硬的水泥挡墙、野蛮处理的陡坡和均质的人工生境,在城市景观中尤为突兀。
 
3.3功能价值特征
 
3.3.1多元使用功能
 
崖壁景观丰富了山地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并根据使用需求被赋予了多元复合的功能。大到城池营建,小到市民生活,都与崖壁空间息息相关。
 
《巴县志》载:“重庆营城,沿江为池,凿岩为城。”[15]城墙大部分墙基筑在陡崖、悬壁处(图6-1),可见地势高陡的崖壁为城池营建提供了条件。《华阳国志·巴志》对重庆城有“地势刚险,重屋垒居”的描述。旧时山城用地紧张,人们便通过吊脚楼的形式在沿江坡陡崖深的地方营建住所(图6-2)。此外,修建于悬崖绝壁上的古驿道沟通了成渝两地,入巴驿道虽险峻,却促成了两地空前繁盛的商业和文化交流。近代以来,抗战迁都推动了重庆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进一步影响崖壁景观的形态。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空中威胁,重庆依托天然地势开凿防空洞、打造掩体应对敌机轰炸,利用崖壁建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空系统[25],山城崖壁为战时防御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地城市崖壁空间至今仍承担着日常生活的多种功能。如佛图关、虎头岩至平顶山依托崖壁空间修建的半山崖线是重要的观光步道;鹅岭公园沿崖壁设有爬山廊和观景平台;临江门魁星楼和洪崖洞之间为方便市民出行修建了戴家巷步道;渝中区崖壁底部废弃的防空洞也作为商业设施、展览馆、地铁、科研中心、体育馆等现代化用途。
 
 
3.3.2人文景观载体
 
三峡地区山川繁多,地势复杂,过去人们认为这些群山峻岭不仅是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赐予平安幸福的神灵。因此,山神崇拜以及大石崇拜在三峡地区极为盛行,崖壁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载体[26]。古代巴渝地区佛教、道教盛行,不少道观庙宇选择临崖而建以营造与世隔绝的修行圣地。一些自然崖壁上也会镌刻诗词、宗教故事或建造石刻,如宝顶山摩崖石刻、佛图关摩崖石刻(图6-3)、老君洞九龙碑、“八难”岩等[15]。东汉时期,巴蜀地区流行开凿崖墓,在重庆江北区、沙坪坝区方圆二三十里③的范围内,就发现记年、记姓名的崖墓七八处,如江北石门七孔岩崖墓[27]。盛唐后,在崖壁上开凿毗邻的摩崖石窟更是成为重要的宗教建筑类型之一。如今人们仍然会利用崖壁空间建造石刻和壁雕,比如渝中区佛图关公园的“巴岩石刻”景区、巴崖古道等崖壁景观[3]。
 
建筑、步道、石刻、壁雕等景观要素与崖壁空间高度融合,展现了山地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魅力。
 
 
3.3.3多样生物生境
 
自然崖壁空间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特殊的生境条件,增加了崖壁景观的生机与活力。崖壁植物具有独特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生活型结构,丰富了山地城市植被景观的异质性[28]。自然崖壁以自生乡土植物为主,偶见外来入侵植物。总体上,草本、藤本种类较多,优势种为黄鹌菜(Youngiajaponica)、落葵薯(Anrederacordifolia)、山葛(Puerariamontana)等;灌木种类次之,优势种为苎麻(Boehmerianivea)等;乔木相对较少,主要为黄葛树(Ficusvirens)、楝树(Meliaazedarach)和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攀附在崖面或崖壁顶端的高墙处,形成山城特有的“崖树”“墙树”景观;潮湿背阴的崖面还会生长葫芦藓(Funariahygrometrica)、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等苔藓植物。人工介入崖壁与人工崖壁往往生境单一[29],积聚的尘土、风化的粘着剂等组成的基质为少量蕨类和部分草本植物提供了生长条件。
 
此外,崖壁空间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境。崖壁上的石缝、洞穴等空间是野生动物重要的庇护场所和栖息生境。调查发现的崖壁动物以鸟类为主,崖壁顶端鸟类物种丰富,其中麻雀(Passermontanus)、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棕背伯劳(Laniusschach)等较为常见;靠近江岸的崖壁底部为白鹭(Egrettagarzetta)、池鹭(Ardeolabacchus)等水鸟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在土质崖壁或有洞穴的河岸崖壁上还会有崖沙燕(Ripariariparia)、翠鸟(Alcedoatthis)等筑巢栖息。
 
4崖壁景观保护利用策略
 
崖壁景观是山地城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加强其保护与利用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基于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崖壁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尚存在以下问题与挑战。
 
1)既有功能与现代生活需求不匹配:大多数崖壁景观只承担了有限的景观游览与竖向交通联系功能,缺乏对日常休闲、文化传递等需求的支撑。
 
2)对景观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崖壁空间通常受场地限制,与周边山林、水体资源联动不足,或缺乏远眺观景点,或因绿化种植遮挡观景视线;对于崖壁蕴藏的文化遗存,或缺乏有效宣传,或特色不明显,导致文化价值未能被有效激活。
 
3)不当开发加剧生态破坏:出于安全考虑,崖面工程加固措施较多,喷锚、钢筋混凝土、岩石网等措施削弱了崖壁生境异质性;而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修复项目因对生态系统理解不到位,通常采取单一方式对崖壁空间进行立体绿化、美化,导致陡崖原生植被损毁、人工植被稳定性差等系列问题。
 
4.1崖壁空间功能转型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关键在于结合各区域的功能定位精准识别崖壁景观的特征,以实现崖壁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和谐共生。以下是从城市远郊区、商住区、历史遗留区等不同城市区域出发,探索崖壁景观功能转型方式。
 
1)以自然崖壁为主的城市远郊区,包括两江峡谷、两江支流河口及沿岸等地,受城市开发影响小,可将其作为城市未来郊野公园的重要景观资源进行保护。通过加强管理,保留崖壁原始天然的石壁肌理,展现典型地质剖面、特殊崖壁植物景观等;还可以将崖壁用作攀岩、科教等破坏性较小的活动载体(图7-1)。如金海湾沿线崖壁,九曲河河口崖壁均可按此方式进行功能转型。

重庆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
 
2)以人工介入型崖壁或人工崖壁景观为主的商业区、居住区,可结合使用人群需求,建设以交通连接、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复合型山体游园。因地制宜地设置登山步道、观景平台等游憩设施,增加活动场地,提升崖壁景观作为公共空间的品质,如虎头岩公园崖壁景观可按此方式改善功能(图7-2)。
 
3)以人工介入崖壁景观为主的历史遗留空间,可注重历史遗存的现代化功能植入。崖壁上的防空洞主要为坑道式防空洞,冬暖夏凉,既可用作食用菌种植地、冷库、果蔬仓库等,亦可在炎热的夏季作为纳凉休息场地[30](图7-3)。对于极具山地特色的城垣和吊脚楼,则可改造为展示场馆、休憩场所等多功能空间,充分融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完成适应城市发展的功能转化(图7-4)。
 
4.2周边资源整合利用
 
从崖壁景观的功能转型出发,需要进一步对周边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以形成互补优势,实现功能转型并最大化资源效益,促进重庆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下是3种周边资源整合利用方式。
 
1)资源联动,活化消极崖壁空间。充分利用崖壁景观的线性特征,串联周边自然文化资源,沿途增设观景平台,登高远眺,形成景观资源之间的相互连通;加强管理,定期清理遮挡视线的植被,保留乡土植被,展现出山体崖壁的自然形态。结合沿线资源,将沿途消极的空间转换为自然文化展示区域,同时结合智能技术,增加设施功能和体验的趣味性,提升场所吸引力。如渝中区半山崖线崖壁、铜锣峡崖壁均可采用该提升方式。
 
2)特色挖掘,塑造区域文化IP。特色人文资源是崖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加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可根据文化资源倾向性的不同赋予崖壁景观不同主题,如渝中半岛历史遗迹众多,以江州历史、抗日战争题材为主线;沙坪坝区教育资源丰富,可将崖壁景观与科教结合;大渡口区工业历史悠久,可重点表现工业与码头文化。
 
3)多元展示,再现人文情境。对于保护程度较高的文化资源,应保护遗存本体,进行原貌展示,通过探险体验和文化互动的结合,丰富公众的参与感。对于实体形态已经完全消失,仅存在于文字记载的部分文化遗存,如九宫庙、佛图关夜雨寺等,其保护与展示更具挑战性,可以进行原址复原,或通过文化展示、文化交流等方式发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4.3崖壁自然生境治理
 
崖壁自然生境多样而脆弱,生境保育不仅对维持生态稳定具有重要价值,还能有效提升崖壁景观安全性,促进崖壁坡面稳定。
 
1)适度开发,注意安全防护。无论是自然崖壁还是人工崖壁,都应采取适当的护坡措施。对于坡度接近60°的陡坡,可采取在坡脚砌挡土墙或覆土等措施,然后种植观赏性好和抗旱能力强的乔灌木,以达到稳定坡体的作用。对于坡度接近90°的垂直崖壁,应以防护工作为主,避免过度开发,防护方式可采用混凝土、砌石护坡或者钢丝绳网等;当崖壁上下高差较大时,则宜分台处理,于台面上种植攀缘或藤本植物、灌木和小乔木,形成绿篱或绿墙以避免崖面岩石脱落。
 
2)科学保育,恢复生态群落。可综合考虑局部立地条件和小气候条件,参照崖壁自然生境进行改造。崖腰部和顶部位置光照充足但土层贫瘠,空气干燥,可在岩石缝隙中营建沟槽,填实土壤,栽植蒲儿根(Sinoseneciooldhamianus)、凤尾蕨科(Pteridaceae)等阳生耐旱型蕨类植物覆盖地面,促进尘土等基质积聚,为其他草本和木本植物提供基本生长条件;如果立地条件允许保持更大的土壤厚度,则可直接引入灌木。崖壁底部光照较弱,但岩石碎屑和土壤堆积较多,空气相对湿润,可播撒耐阴草本或藤本植物种子,促使群落形成;还可以通过保留或增加崖脚乱石堆等方式,为野生动物营造出多孔隙的庇护空间。
 
5结论
 
崖壁景观是山地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景观特征具有明显的内在空间逻辑性和外在形态地域性,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内涵。在重庆,崖壁景观的形成、发展、营建、利用与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实际活动需求紧密相关。重庆两江四岸崖壁景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分布于山脉高差较大处,两江交汇活跃处,城市建设密集处;
 
2)自然崖壁通常呈现出“垂直、阶梯、凹状”的形态特征,人工介入崖壁由自然崖壁演化而来,轮廊清晰、外形明确,人工崖壁往往呈现僵硬的几何形态;
 
3)崖壁生境多样,在底部、中部、顶部由于微气候的差异,生境也有所不同,植物类型以藤本和草本最为丰富;
 
4)崖壁空间功能多样,从城防安全、交通运输到居住贸易、精神寄托等特殊功能,深刻地影响了城市营建与市民的生活习惯。通过梳理重庆市两江四岸区域崖壁景观的特点,分析其景观特征,本研究建构了两江四岸区域崖壁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从风景园林视角将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探究崖壁景观的设计策略,为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的保护利用提供支撑,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存量资源,发挥崖壁景观的居住、景观、生态服务、休闲、科教,运动等多元价值。
 
然而,笔者对两江四岸崖壁景观空间的调研由于时间有限、路途复杂而难以覆盖完全,崖壁的分类结果和特征描述可能并未周全。未来须加强调研工作,从而提出更完善的理论框架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崖壁景观保护与利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