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 PenJing8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2023-12-05 10:46:02  浏览:0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基于城市快速发展与革新的时代背景,探讨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如何在色彩层面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更新,使其更好地发挥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作用。以呼和浩特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运用NCS色彩系统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详细的色彩量化分析与研究,试图从客观量化和主观感知两个层面总结特征,并针对其现存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色彩优化和控制策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在色彩技术层面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保护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街区色彩思考
 
1.1历史文化街区色彩概述
 
城市更新是针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城市进行合理化、系统化的改造更新,为城市居民创造出舒服、美好的生活场所,使城市更加人性化和现代化[1]。其在“有机更新”的概念中强调了对城市历史遗存和文化的保护与更新。城市色彩是景观中的一类特殊元素并设立了专项规划,准确的城市色彩定位在塑造城市特色和传承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由此可见,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性以及在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发展的必要性。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直观反映着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及其所属城市的景观风貌,发挥着突出城市个性、展现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重要作用。

在《呼和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阶段成果)中指出: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色彩更新保护规划需严格控制,遵循街区整体性和真实性,符合具有强烈特色和可持续的发展原则。所以在街区发展中应满足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同周边原有特征和谐统筹,避免使用具有破坏街区色彩风貌和风格突出的色彩要求。
 
1.2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量化意义
 
近年来,在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呼和浩特历史文化街区色彩已形成了一定的固有特征,并在城市色彩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历史演进所带来的文化变迁和信息叠层,也在不断促使新的色彩因素产生。在街区色彩发展过程中,违背固有规律所形成的色彩个例成为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波动因子,呈现出打破原有景观色彩风貌、影响街区统筹特征的现实问题。

为使历史文化街区色彩以物质和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加以延续,本研究试图对街区既有色彩进行量化研究,分析街区色彩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街区色彩因素进行探究。依据保护与更新规划原则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的管控与设计优化策略,以助于营造具有独特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
 
2历史文化街区色彩分析与解读
 
2.1街区色彩风貌因子取样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东至大南街、南至鄂尔多斯大街、西至西顺城街、北至三关街。整个历史文化街区不但拥有独特的召庙文化色彩,还汇集着各历史阶段的景观色彩风貌,形成街区性色彩群体,使此次研究具有了现实性和可行性。选取片区内的大召广场、塞上老街、通顺街、九久街4个街区(如图1所示)作为街区因子;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以街区中的建筑、绿化景观、基底铺装为基因因子进行色彩研究,利用NCS测色仪及色差仪器分别对研究因子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进行取样调查与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现状概况。街区各测量点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代表性色彩如色彩样表所示(见图2~图3)。
 
2.2街区景观色彩构成统计与解读
 
通过利用NCS色彩系统对街区和街区基因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信息进行量化统计,完成代表性色彩遴选并结合主观感知进行解读,推导出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发展的可能性结论。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2.2.1“街区层面”色彩构成解读。(1)街区主体色。由图4可知,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主体色处于同一色值范围,呈现较为统一的色彩现状。即街区主体色彩黑度值偏高,色值范围在40%~80%区间内;彩度值偏低集中在5%~30%区域中,以红黄色相为主。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2)街区辅助色。由图5可知,大召历史文化街区辅助色呈单一现象。其色彩属性值大部分同街区主体色值处于同一范围,同时出现色值范围外的色彩因子,并判断其S2060-Y50R色彩因素对应材质为寺庙琉璃屋顶。主体色同辅助色的大部协调使整个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呈现整体性较强的色彩特征。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3)街区点缀色。由图6可知,街区内点缀色色彩种类多样繁复,且其色彩属性值大部分位于主体色和辅助色色值范围内,具有黑度值较低,彩度值较高的色彩特征。点缀色皆以小面积存在,突出特例并未改变街区色彩整体风貌。
 
(4)色差值分析。通过对以上三类色彩选样本体的量化研究结合色差仪数据显示:街区色彩在受自然光影响下,其色彩的主观感知和实际色值存在一定的色差值,但差值范围较小,且色差值均为小于10的取值。
 
2.2.2“基因”层面色彩构成解读。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1)建筑色彩。通过NCS色彩系统研究,得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色彩偏离街区整体色彩特征的因子主要为大召广场片区的召庙色彩,且召庙建筑墙体以偏红色的Y90R为主要色相。九久街以R色相作为辅助色出现,其他建筑本体多以Y20R和Y50R色相值为主,对应材质分别为建筑墙体砖块和建筑屋顶瓦砾。除召庙色彩存在波动情况外,由图7可知,建筑主体色出现多个较少频次建筑,对应载体为通顺街街区的商业建筑墙体。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由图8可知,建筑辅助色色彩波动为Y30R的色相值,对应建筑为通顺街一处现代居住楼,而点缀色中,同一色相出现频率较高,较为合理的有助于街区色彩的构成。
 
(2)铺装色彩。历史文化街区内色彩铺装以N、G80Y色相值为主要铺装色彩,其中G80Y分布于大召广场和塞上老街、九久街占地面积较大。N色相值主要在大召前街和通顺街为主要布置,其中存在少面积点缀色。虽色彩色相值单一,但占地面积较大,在整个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统一协调中占据重要地位。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3)景观色彩。由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小品单一,为突出其色彩特征,因此选取绿化情况进行调研。由色彩频次图可知,街区中绿化色相值突出显示为G10Y和G50Y,彩度值低、黑度值高。绿化色彩种类少,色彩频次低,在街区色彩比例中占比情况明显不足,由此呈现出街区绿化情况较差的现状问题。
 
2.3街区色彩问题分析与总结
 
2.3.1街区色彩单一,缺乏层次。通过对大召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区和基因层面色彩量化数据解读,得出大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主要以高黑度值、低彩度值、红黄色相为主要色彩特征构建。给人以庄重、严肃和饱含历史感的身心体验,总体色彩风貌过于统一,呈现单一状态,缺乏层次。
 
2.3.2波动因子呈现,打破固有规律。由街区层面得出,在整体基调下存在色彩波动现象出现在大召广场片区,但其色相满足街区总体特征,对整个历史街区并未产生不良影响;由街区基因层面可知,街区内部基因色彩同街区整体相同。色彩黑度值较高,在40%~80%区间内,彩度值较低,色相值以黄色和红色占比较大。其色彩波动现象主要出现在建筑层面,甚至出现完全不同于街区整体色相的色彩属性,并相对杂乱,未形成特定规律;在色彩主观感知层面,色差值的现象在色彩设计中,会影响色彩感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受。
 
2.3.3冬季色彩缺失,街区活力不足。就单一季节研究,并考虑实际调研情况得出:街区存在冬季色彩缺失,植物色彩运用严重不足的现状问题。季节色彩的缺失将造成街区冬季活力缺乏、人群吸引力低、空间利用率不足、文化作用下降等现实问题。
 
依照历史街区色彩的保护与更新原则,历史文化街区的色彩风貌应当整体协调,且具有真实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根据对大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现状分析,其色彩风貌受某些因素呈现多样化,出现多类风格交杂的色彩趋向。
 
3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成因分析
 
3.1自然环境因素
 
3.1.1自然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和城市整体风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同地理环境将促使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3],并会影响城市或街区的色彩变化。呼和浩特自然光照射时间长,反射、折射效果显著,为了更好地在自然背景下呈现街道等实体的色彩,故街区整体呈现出低彩度的色彩特征,这也是大召历史文化街区现有的色彩特性[4]。
 
 
3.1.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同样是影响色彩选择和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3]。呼和浩特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冬季寒冷、漫长。为给人以温暖的色彩感知,某些街道选择以红、黄色相为主的色彩元素构建暖色调的色彩风貌,以缓解视觉上的压抑情绪,并以承载城市特征的历史街区使用情况尤为显著。因为其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历史街区冬季色彩的缺憾也由为明显。绿植及其他植物色彩应用的缺乏,影响着整个街区的色彩风貌,成为大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现存问题之一。
 
3.2人文环境因素
 
3.2.1多元文化的交融。呼和浩特是多民族和多文化交融的城市,在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中,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黄、白、蓝为构造元素,所设计的构件多次以点缀色出现在街区色彩中。召庙建筑的营建以及呈现的固有色彩特征,也是色彩现状调研中大召广场出现色彩波动的原因,其红、黄色调影响和带动着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色调,才达到现在整体街区色彩风貌相协调的视觉感受。
 
3.2.2城市历史的发展。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色调多以土黄和灰色为主。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时,为保留原有街区风貌和历史特色,故依照其原有色调进行修缮扩建,为街区现在的色彩特征奠定了基础。就当下历史街区现存的问题来看,城市商业、文化、现代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叠层,使得街区出现了色彩混杂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将意味着色彩发展趋势的改变。由此可见,城市历史的发展对于街区色彩风貌的改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历史文化街区的色彩风貌并不是在短期所形成和特有的,而是在众多影响因素下,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形成的。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大召历史文化街区现在独有色彩风貌,但同时也是造成街区色彩现有问题的原因。
 
4色彩控制策略与更新原则
 
4.1色彩优化控制策略
 
4.1.1统筹街区主体色,延续历史文脉。通过对街区色彩数值客观量化可知,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主体色色相值在色环中呈90°差值,属类似色色彩搭配,较为符合化街区主体色的发展中,应当将色相值依照现有特征选取在Y-R数值之间,以形成统一的街区风貌和视觉感知。其明度、彩度值可根据街区所要营造的空间氛围做出适当调整,或可适当降低明度,提高彩度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感受,并在此基础上,保留固有色彩风貌,延续历史特征。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4.1.2协调街区辅助色,突出色彩层次特征。由图10可知,历史文化街区辅助色色相值跨度在135°范围内,主要应运邻近色色彩搭配,又出现少部对比色存在,对应因子为街区绿化景观,整体较为符合NCS配色规律。在历史文化街区辅助色的发展控制中,应当将色相值协调在G-Y60R色值范围中。

保护与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色彩风貌探究

由图11可知,街区辅助色的色彩明度和彩度皆出现波动因子,在色彩协调中可结合实际影响因素,适当提高色彩明度,降低色彩彩度,保持在明度值40%~80%,彩度值5%~30%范围内,使大召历史文化街区辅助色具有统一又富有层次的群体色彩感知,以配合主体色共同构成街区整体色彩风貌。
 
4.1.3控制街区点缀色,维持宏观色彩规律。由图10可知,街区点缀色色相跨度大,不符合NCS配色规律。街区内点缀色虽色彩面积占比较小但种类丰富,色彩属性多样,色相环中呈现280°,容易给人以色彩混乱的视觉感知,在色彩运用的选择中应加以控制。依照NCS配色规律,为使街区色彩和谐统一又不杂乱,应将点缀色取值控制在主体色和辅助色的色相G-R值范围内,呈180°互补色搭配。依照具体需求将明度、彩度值在10%~80%区间内进行色彩控制与调整,以配合街区主体色和辅助色发挥作用。
 
4.1.4构建季相色彩特征,彰显街区活力。依照呼和浩特典型气候特征对街区色彩的季节性影响和街区色彩现状提出冬季色彩构建策略:街区冬季色彩应适当提高绿化色彩的彩度值、降低黑度值。选用色值属性在街区主体色和辅助色范围内,即色相值为G-R的植物色彩构建冬季色彩特征,并在不同季节影响下,适当增添满足上述要求的构筑物及小品设施等,以丰富街区色彩,提高不同季节的街区活力。
 
4.1.5营造视觉感知,塑造多维色彩空间。街区色彩的应用可根据其表现需求,运用不同色彩属性营造空间感受。如在大召广场片区将色彩配置趋于NCS色彩体系C区,营造出强烈的色彩感知,给人带来多元文化色彩的冲击。在塞上老街片区色彩配置趋于B区间,促发偏于沉稳的色彩感情,以感受文化古街的历史气息。在通顺街和九久街色彩配置可处于灰度区域,构建中庸、自然的情感调性,通过繁杂商业色彩的协调,以达到舒适的色彩空间感受。
 
4.2色彩更新原则
 
4.2.1尊重发展过程。任何色彩风貌的形成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因素方面,其都有特定的发展背景,并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一旦违背其色彩发展的自然、人文、历史等大环境,必定会造成街区色彩问题的出现。
 
4.2.2协调色彩风貌。在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控制和优化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应尽力协调原有的色彩风貌,妥善解决和控制商业色彩风格和新老建筑色彩差异问题,使街区形成整体色彩特性,杜绝打破原有风貌的不良因素出现,并在其需要出现时加以引导,配合街区整体色彩感觉,但也应在该原则上进一步优化街区色彩,使其拥有层次感,而不是始终坚持固有的单一色彩属性。
 
4.2.3融入活力因子。街区色彩对于街区性格和城市性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特有且合理的色彩搭配也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觉,让市民感觉赏心悦目,并让街区富有活力。因此,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发展应当适当考虑人文因素,使其真正融入人群中,并适当增加绿化景观,烘托街区色彩氛围,合理运用植物四季色彩特征,让历史文化街区四季有景,以达到吸引人群聚集、提升街区活力的目的,使其成为发挥切实作用的公共空间。
 
4.2.4遵循保护与更新原则。在街区色彩风貌的优化和控制中,应严格依照历史街区保护规范,保证历史街区的真实性、整体性,使其具有强烈特色和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应随城市发展注入新生活力,融入城市生活和居民生活,促使街区更具活力地发挥其重要作用。
 
5结语
 
以街区色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研究和主观感知的方式对大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分不同层面进行研究解读,并在保护与更新视角下,提出街区色彩风貌优化策略和更新原则,强调色彩运用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重要性。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色彩发展中,需重视色彩在不同条件下,对历史文化街区塑造的影响力,应在更新与保护原则下,利用色彩配置规律,合理营造空间色彩,以赋予历史文化街区持续发展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