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5个影响分析 - PenJing8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5个影响分析
2023-11-10 22:08:59  浏览:0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1土地资源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湖心岛湿地公园的总面积在工程施工运行后变更为79.68hm2,工程建设用地面积共2.70hm2(表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3.35%。运营期输水管线以地下穿越方式经过湿地公园,随着输水管线临时占地的回填恢复,最终永久占地1.22%,对湿地公园土地资源造成轻度影响。
 
3.2湿地水域
 
3.2.1施工期
 
工程永久构筑物会占用河流水面面积0.13hm2,占湖心岛湿地公园内河流水面面积44.34hm2的0.29%;输水管线临时占用湿地公园内坑塘水面0.04hm2,占公园内坑塘水面面积0.87hm2的4.60%。施工占用的湿地面积和比例较小,对公园湿地面积影响较小。
 
施工期间,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冲洗废水、基坑废水等。其中,机械冲洗废水含有各种酸、碱、盐、矿物油、各类乳化剂、防腐剂等多类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污染程度和毒性危害[12]。基坑废水是施工工地挖地基时冒出的地下水,水中含有大量铁离子,在降雨期间水量剧增,排入河中造成河道水体观感发黄且水体氨氮超标。
 
3.2.2运营期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在取水运营期间,持续地抽水造成了该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减少,但增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90亿m3,本项目设计规模取水量只占6.61%。在来水频率97%的情况下,最枯月平均来水量为83.50万m3/天,考虑拦河坝的调节作用,正果拦河坝处的来水量与库容量合计为223.50万m3/天。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河段内其他取水户取水量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分别为26.08万m3/天、2.00万m3/天和2.61万m3/天,合计30.69万m3/天,将其扣除后,正果拦河坝坝址以上的可供水量为192.81万m3/天,本项目规划取水量占此条件下可供水量的31.12%。因此,本工程对取水区域的水资源影响较小。
 
3.3植被及植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区范围内的植物主要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类,共计56科115属134种(表3~4),主要种类有桉Eucalyptusrobusta、乌榄Canariumpimela、青皮竹Bambusatextilis、白桂木Artocarpushypargyreus、白楸Mallotuspaniculatus、假柿木姜子Litseamonopetala、桑Morusalba等。
 
3.3.1施工期
 
工程占地区域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3科20属20种,占评价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14.93%。工程占地区的乔灌层以人工植被为主,有桉树类136棵,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75棵,荔枝Litchichinensis40棵,龙眼Dimocarpuslongan67棵,这些树种在周围区域还有着广泛的分布;草本层以芒萁Dicranopterispedata、鬼针草Bidenspilosa为主,草本覆盖度70%,整个区域生物多样性一般。除此之外,工程建设用地面积仅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3.35%,故工程对评价区的整体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3.3.2运营期
 
整个管道系统为密闭输送,临时占地区域将会进行覆土复绿,规划种植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木棉Bombaxceiba等乡土观花树种,原有景观风貌将会恢复并提升,故项目在运营期对公园的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
 
3.4野生动物多样性和栖息地
 
3.4.1施工期
 
工程占地区域陆生野生动物以常见的鸟类和两栖类为主,共记录到普通秧鸡Rallusindicus、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普通翠鸟Alcedoatthis、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黄毛鼠Rattuslosea、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泽蛙Fejervaryalimnocharis8种陆生野生动物;水生鱼类以鲤科鱼类为主,外业调查记录到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鲫Carassiusauratus等常见鱼类分布。

这些野生动物在湿地公园评价区范围内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且具有较强的迁移和环境适应能力,在被工程施工侵占栖息地后,能够很快在周边区域找到新的栖息场所,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及粉尘(最大影响距离为产生源1km范围内[13])等的不利影响。因此,工程对整个区域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影响较小。
 
3.4.2运营期
 
随着施工影响的消失和植被的恢复,动物的生存环境得以复原。在运营期间,取水口附近鱼类栖息条件、繁殖条件等方面的变化不大,取水口的运行对周边鱼类影响较小。
 
3.5主要生态因子
 
3.5.1声环境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距离衰减模式,估算施工区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表5)。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昼间噪声排放限值为70dB(A),则在施工作业带边界外60m处噪声预测结果符合昼间噪声排放限值要求;夜间若多台设备同时施工,则作业点200m范围内均未达标。由此可见,施工期多台设备同时运行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大。
 
运营期主要噪声污染源为取水泵站运行产生的噪声。主要设备均安装于泵站地面以下,且经过构筑物隔声,其对区域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采取吸声、绿化等降噪措施后,泵站营运期间噪声值约为60dB(A),满足声环境质量II类标准要求。同时,周边最近的敏感点汀塘村距离泵站约1km,泵站运行噪声对其影响不大。
 
3.5.2空气环境
 
工程施工期扬尘污染主要来自场地平整和材料装卸运输、堆放等方面。在采取安装挡风板、洒水、严格物料运输管理、施工车辆减速运行等措施后,能够减轻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后,输水管线对该区域空气环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综上分析,工程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因子影响程度为“轻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