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岸圃园林的3个营造特点是什么 - PenJing8
莆田岸圃园林的3个营造特点是什么
2023-11-07 09:14:59  浏览:0
营造特点
 
3.1选址
 
岸圃园址位于“出南郭里许,篱舍错落,草树茏葱,蔚然深秀”[1]之处,既远离城市喧嚣又兼有交通之便。彭汝楠在《雨筑留题》诗中提道:“短墙深树自湾环,一室孤撑万绿间。欲令红尘何处着,祇余玄草未曾删。”又言:“客来云鸟常先到,人与烟萝可较间。

城市即今多大隐,看君直到老衡山。”可见他既希望退隐于幽僻之地,又希望与亲友常聚,这样一处“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的“郊野地”兼“村庄地”[25]符合需求。更重要的是,此处具有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与借景条件:两江夹峙,可观“舟行如织”,可听“咿哑与欸乃互答”;平畴千里,“每良苗怀新,满目苍翠袭人”;群山环抱,“与凤凰山咫尺相望”,壶公、九华、紫帽、天马诸山亦在眼前;此外,园址上古荔、古榕众多,“离披覆水”“当夏成阴”[1]。

在园主未购此地时,便“间从杖屦过其下,未尝不流憩逾时”,可见其钟爱此地山水草木已久,恰逢主者求售,“为购焉”[1],其相地选址经过了深思熟虑,为后面建筑的立基、掇山理水、花木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造园过程
 
岸圃从天启五年(1625年)晚秋开始营建,整个营建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辗转添设”,逐步推进,最终约成于崇祯十年(1637年)。整个工程主要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营建西园(1625—约1628年?),第二阶段营建东园(1635年或之前—约1637年?)。
 
营建西园之时是彭汝楠第一次致仕归莆田至再次被朝廷起用期间,在这段闲暇的日子,造园成为其全身心投入的事业,乃至“几穷精卫之力”[1]。在造园过程中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利用周边的自然山水条件与园址上的古树开辟园景。从园记与园林格局可以推测从营建之初主人便有整体的构思与规划,尤其注重“引水通渠”与“凿池累土”[1]。但是,园林的营建也并非处处有规划,而是随宜置之,具有一定的弹性,就着已成之景随时进行变化调整。

例如园林主景假山刚开始“随手堆叠,初无定格”,后才“借材海若”,叠出“峭壁悬崖,危桥险磴,令人未易津逮”的效果[1]。山开始建成之时,“植梅亦无款次,都付槖驼布置已”,直至冬月梅花盛发“浑成玉山,朗朗照人”,才以“玉照台”进行点题[1]。
 
相比西园较为整体的构思与规划,东园的营建具有更大的偶然性与弹性,是逐步推进、调整而成。东园的营建在彭汝楠第二次辞官归莆田之后,自此便居住园中直至辞世。东园的营造缘起颇为偶然,事因西园奉佛之阁“狭且亵”,于是园主“谋净土徙焉”,恰好“旁邻叟有闲场”,不仅“其值甚俭”,而且有“双树拱立,可作旃檀观”,于是购买下来开辟东园[1]。与西园一开始就“引水通渠”不同,东园的营建首先是家庙、佛寺建筑院落的营造与使用,后期再开辟荷池,营造沿池景致,并且在使用之后又多次调整。

例如“华滋轩”“初构丈有奇”,但是因太小无法满足日常活动需求,便“稍扩而前”,形成独特的建筑形态;橘园以东之处,本拟建消夏之楼,后因此地古榕朴树繁郁而建“云来榭”;“云来榭”南边本有地亩余,先前因考虑经济因素,“度外置之”,后期因开辟荷池,无地垒土,于是将土作为亭基,营建“见山亭”,并且在亭前堆露台,在亭后层垒花砌[1]。可见东园的营建过程极具弹性,因人、因地、因时而变,这种偶然性也正是造园之乐趣所在。
 
3.3园林布局
 
岸圃分为东西二园,两园“相去不及丈,间为农径”[1],且有各自的主要出入口,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两园又以建筑“壶天阁”进行连接,成为统一的园林整体。“芥子须弥”“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的园林营造思想贯穿始终,体现在园林布局之中?。
 
西园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区域。
 
1)以“烟鬟阁”为核心的园林入口区。这里有古荔二十余株,绿树成荫,木兰溪支流围绕在园林之外,绿水回环,垂柳迎风,园内外景色浑然一体。从园门“林泽游”入,经过松径跨石梁达“岸圃”园门,挖溪堆山,“烟鬟阁”依水而建,面峙溪北桃花冈,花开之时可体验“烟鬟晓镜”之境?。假山用土塑造缓坡地形,山形浑朴自然,颇类似画意叠山名师张南垣“平冈小阪、陵阜陂陁”之技法?。冈顶有亭,登高可以俯瞰鹤池,远眺凤凰、壶公、九华、紫帽、天马诸山,将其收之园中,如芥子之纳须弥。
 
2)以“情依轩”为核心的建筑区。“情依轩”庭院由两侧的长廊和若干间厢房围成,附有厨房、澡房等功能性建筑,建筑比较密集,布局规整,是主要的日常起居之所。主体建筑“情依轩”为二层楼居,楼上视野开阔,“四望无不睹,凡远近浓淡明灭,之山水,之云树,之城闉,之舟帆,历历图画中”[1],可谓“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25],是借景的典例。庭院中古荔若干株,当夏成荫;庭院东有池一泓,竹林丛生,戛玉声清,是园中闲适宁静的建筑院落。
 
3)以“剩水居”为核心的山池主景区。“剩水居”位于“情依轩”庭院之南,为整个西园的主厅堂,建筑体量较大,前临广池,池南为园林主山,形成隔池望山的山水格局,空间开阔、布局疏朗。假山体量较大,山之基础“以凿池累土而就”,而“峭壁悬崖,危桥险磴”则以累石而成[1],并在山顶设立怪石奇峰。“剩水居”东侧有“蕉声馆”,屋角种植芭蕉数株,“时作风雨声”[1],环境清幽。“蕉声馆”南沿池种植攀缘植物,依附棚架形成“花幕”,经过“花幕”的路径与池南假山相接。“剩水居”西侧是由“摇碧斋”“棹声阁”“密庵”等组成的建筑群,于河边错列布置并连成一体,树木掩映,与“剩水居”及广池形成疏密对比。
 
莆田岸圃园林的3个营造特点是什么
 
东园并非是一座纯粹的园林,它以家庙与佛寺为重点,辅以其他赏景建筑,沿池布置而成,宽阔的水面与密度较大的建筑群构成疏密、虚实对比,其布局大致可以分为2个区域。
 
1)以家庙“寸草庵”与佛寺“樾蓭”为核心的沿池建筑群。“寸草庵”是祀奉园主父亲遗像之所,由大门-中堂-寝堂构成的三进两院式建筑组合,辛乙向(东偏南向),门前有半月形水塘,契合兴化平原枕山面海的自然山水格局,可见其在选址与布局上也有基于风水的考量。“寸草庵”右为“樾蓭”,供奉西天诸佛,布局规整,庄严肃穆。庵之东南临水曲廊绕之,与“华滋轩”相连。水池“横纵可十亩”[1],空间开阔,与庄严内向、封闭的佛寺形成对比。“华滋轩”通过“且止台”与竹庭连接,沿登山曲廊往西可达西园的“壶天阁”。

竹庭相邻有橘园,橘园以南是以“见山亭”为核心的院落,这里有茂盛的榕树与朴树,绿荫婆娑,是消夏的理想之所。“见山亭”藉景而成,北有篱菊,南可借远处壶公山之景,“眼界备豁”[1],营造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境。
 
2)以“浮山舫”为核心的山池景区。荷池宽广,“浮山舫”位于水中央,“石林攒簇,轻波荡漾”[1],若漂浮水中,因而得名。往北通过曲桥与“樾蓭”前曲廊相连,往南跨过石梁与“饱绿亭”相接,亭踞水中假山之高点,可“下视芰荷,田田无地”,外视“平楚苍然,东直于海”[1],视野极为开阔。过亭则又有石梁、长堤、折桥与“云来榭”庭院相连,再折北达于“华滋轩”,形成环形的游园路线,可备览沿池之胜。
 
4结语
 
本研究对岸圃作出了平面复原及营造特点的初步分析,得到以下几点主要认识:
 
1)园林选址体现出园主“大隐”的心志,园址既有浓郁的乡野气息,但又兼有近城之便;
 
2)园林规模较大,分为东西二园,二园的整体方位和朝向不同,内部的建筑院落也朝向多变,体现出造园不拘宅向的特点;
 
3)园林整体呈现出疏密有致、虚实相生、质朴雅致的特征,尤其注重对园外景象的资借,将山川、溪流、田野、村庄,乃至天光云影纳入园中,体现出芥子须弥的营造思想;
 
4)园林营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推进、多次修改调整,造园既是胸有成竹的规划设计,又具有较大的偶然性与弹性,体现出因地、因人、因时制宜的思想。
 
岸圃的规模与布局无论是在福建园林遗存还是史料中都颇为罕见,对该园的研究有益于重新认识福建园林风格的多样性,也为晚明江南园林与福建园林的比较及关系探讨提供重要例证。
 
致谢:感谢北京林业大学黄晓副教授及匿名评审专家对论文提出的建议;感谢莆田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先生、文史学者吴国柱先生、原莆田市荔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室主任柯少雄先生、彭氏后人彭世民先生提供重要史料;感谢莆田学院黄劲教授、顶墩社区居委委员柳桥分支书记徐仲华先生及村民们在实地调研中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