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水系,恢复原有山水格局,再现“草长平湖白鹭飞”“清流明月映珠光”的风景
4.2.1扩大珍珠湖水库,再现招隐寺前“水映珠光”
“深入桃林忘世态,清流明月映珠光”,这是诗人站立于招隐山门前面北遥望古珍珠泉时的景色。许多古代诗人吟诵招隐寺前的景色,均描绘了寺前是一片开阔的水面。水源为珍珠泉,泉水从石滩流入,阳光照耀下犹如串串珍珠。泉上有亭名曰“珍珠亭”,是观赏泉水的最佳场所。
由于历史变迁,古泉亭位置均不可考,近代复建的珍珠亭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亭的部分石立柱构件存于招隐寺内。地质勘查报告也显示,今城市山林牌坊前地面之下有着厚达十余米的淤泥层。而现在的珍珠湖水库属于灌溉性农用水库,由于渗漏、水量的因素偏于山谷一角,历史上的山门前珍珠湖景色已经缺失(图19)。
恢复珍珠湖是再现招隐山山水空间关系的必要手段,因此与水利部门沟通后,将原本南北走向的水库大坝拆除,改为横贯山谷的东西向,珍珠湖面积增加一倍,用景观化的夯土坝代替土石梯形重力坝,坝体成为山形山势的一部分。
保留原有大坝局部成湖中岛,在景深最长的视线中形成景观层次。九华山下,复建珍珠亭及珍珠石滩。如今,清泉缓流,水镜照月,游客再一次绕水而行,登山访古寺,诗句中的招隐寺前风景得以再现(图20~22)。
保留原有大坝局部成湖中岛,在景深最长的视线中形成景观层次。九华山下,复建珍珠亭及珍珠石滩。如今,清泉缓流,水镜照月,游客再一次绕水而行,登山访古寺,诗句中的招隐寺前风景得以再现(图20~22)。
4.2.2重建夹山山谷间水系,再现夹山之间“山水清音”
招隐山至黄鹤山历史上曾拥有多条山涧,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夹山下的溪流。由于山体的开采破坏了地表径流,棚户区的人为截断,使得场地中沿着山谷东西两侧棚户区各剩一条南北向的污水渠,污水渠在招隐花苑处汇合流入南徐大道下涵洞。一方面,雨污混流,水质非常差;另一方面,由于非常缺乏水流通道,暴雨时节,在北部景区靠近花鸟市场的地势低洼处又会形成严重内涝。
在棚户区拆迁后,除截污纳管外,还重建了地面的水系统。在地表径流最丰富的夹山山谷开“音溪”,南侧连系珍珠湖,承接山体汇水,北端则连系新开湖面秦潭,将来自南侧、西侧和东侧的山体汇水汇聚,从而再现山环水绕的山水关系(图23、24)。
4.2.3新开“秦潭”水面,再现古代南山“入山见水”的门户形象
夹山下原有一个镜溏,古称秦潭,又叫绿水潭。荷叶漂浮,莲花透香。“松门穿戴寺,荷径绕秦潭”,来源于唐代诗人陆龟蒙描写的景色,历史记载的距夹山一里之低洼处,正是目前北部景区北侧中部。而该处也是目前整个北部景区最低洼的地方,每年暴雨季,该处就会泛滥成灾。
利用此处低洼地开挖形成湖面,恢复了历史上的水系“秦潭”及其周边的荷径景观。同时也形成了雨水汇集区域,改善了排水系统,减少了暴雨内涝对于周边区域的影响。另外还形成了北部景区的入口水面景观,呼应了南山自古以来入山见水的游览格局(图25、26)。
4.3组建空间序列,再造景城关系
镇江城市格局自古以来就是三面层峦起伏、一面大江横陈,被米芾誉称为“城市山林”。山城关系是镇江市最为重要的城市界面之一。
随着现代山、城关系的变迁,北部景区肩负起两大核心使命。其一是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足周边城市居民对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二就是作为南山风景名胜区主入口,做好游线组织,形成从城市到核心景区的主通道,满足游客对南山幽隐性格的期盼。
从市民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到游客的南山城市山林,需要在北部景区建立起一条从城市到山林、从热闹到清幽、从开放迈入幽隐的渐变空间景观序列。于是就形成了在游览主轴线上由北向南4个大的空间序列及2个独立景群。将北部景区打造成为城市融入南山、衔接核心景区的山水纽带(图27),以夹山谷口作为空间开合的过渡。
在“音溪”与“秦潭”水系衔接处设置了体量较大的三孔桥(图28),并以此为界限,以北为大尺度公共空间的组合,分别是主题为“城市山林、印象之趣”,面积达33000m2的城市山林广场,作为主入口形象和景区服务设施中心;以及主题为“开朗舒畅、游赏之趣”的开放山水区,有面积达8000m2的活动大草坪和开阔的秦潭水面。这一系列大尺度空间提供给镇江市民,满足其对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图29)。
在“音溪”与“秦潭”水系衔接处设置了体量较大的三孔桥(图28),并以此为界限,以北为大尺度公共空间的组合,分别是主题为“城市山林、印象之趣”,面积达33000m2的城市山林广场,作为主入口形象和景区服务设施中心;以及主题为“开朗舒畅、游赏之趣”的开放山水区,有面积达8000m2的活动大草坪和开阔的秦潭水面。这一系列大尺度空间提供给镇江市民,满足其对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图29)。
过桥向南为幽隐感更加强烈的南山景区。隐山谷的“曲折幽深、归隐之趣”,强化了幽隐感受,打造以琴棋书画为主要展示功能的文化组团;珍珠湖片区的“古朴宁静、山林之趣”,打造竹林招隐景区的前景空间(图30)。
5结语
设计之初直面的就是景区绿色空间的去工业化生态修复,解决景区周边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急切需求。其核心就是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南山本源的山水格局,再通过自然手法的堆山理水去修复被工业破坏的生态,结合具有南山文脉的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周边城市的功能需求,最终达到修复景区棕地的目的。
北部景区于2015年5月正式展现在公众面前,自北向南,4个主要景观序列次第展开,宛若一幅山水长卷,成为镇江市民日常休憩游赏的绝佳选择。曾庆红、吴仪、陈昌志等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环境署总干事斯特纳,挪威驻上海总领事、《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JeremyRifkin专程来项目上视察、参观,并赞誉其为镇江最美的公园。
2017年9月央视热播的《辉煌中国》第四集将本项目收录,作为淘汰落后产能,把土地修复成为回馈市民生活的绿色公园,让城市重回自然,重现千年古城山水脉络的工程案例典范。
2017年9月央视热播的《辉煌中国》第四集将本项目收录,作为淘汰落后产能,把土地修复成为回馈市民生活的绿色公园,让城市重回自然,重现千年古城山水脉络的工程案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