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园林景观的6个现场管理策略 - PenJing8
公共园林景观的6个现场管理策略
2023-11-02 09:28:55  浏览:0
现场管理策略
 
具备保质保量且按时完成大型公共园林EPC项目的能力是总承包企业的一张名片,对总承包企业的声誉、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协同施工是公共园林EPC项目实施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大型公共园林项目。大型公共园林项目往往设计细节更加复杂,项目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因此对项目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执行能力及应变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项目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成本控制和不确定风险防范等各方面都需要得到保证,同时还需注重科学组织、技术创新。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公共园林EPC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管理策略。
 
3.2.1尊重设计,随机应物
 
设计是EPC模式的关键内容,2%的设计成本决定了90%的项目造价。工程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尊重设计意图,尽可能通过施工实现设计效果。在EPC模式下,施工方与设计单位责任主体合一,联系更加紧密,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请求变更设计的频次往往较高,工程管理人员应充分考量其变更目的,如该设计实施难度过大,可能导致费用大幅超支或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应及时沟通,利用多专业融合的平台优势[4],生成备选方案;面对工期紧张的项目,可充分发挥动态管理优势,科学联动、交叉运作各工程要素,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畴内合理拆分单项工程,避免出现赶工、停工等不良情况,确保工程按期、保质、高效推进。
 
3.2.2革新技术,巧用模板
 
面对复杂项目,应积极进行管理技术革新,如通过横道图和网络计划图等方法完成项目施工进度分析。横道图是将实际进度通过记号或横道等形式体现到图上[5],优点是能够较为直观地比较出实际项目进度与计划项目进度的偏差。网络计划图是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具有清晰表示工作内在逻辑关系的优点。网络计划图又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因其可以反映多项工作节点,在实际项目中往往可以得到更多应用。

另外,可运用类比估算和三点估算对施工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及环境因素对工期的影响进行评估,前者通过与类似项目进行对比,根据数据资料得出预计规模;后者(又称计划评审技术,PERT)通过对活动乐观时间a、最可能时间m、悲观时间b计算出活动的期望时间t[5]。此方法依据网络计划图及各项工作所估算的工时计算各分项工作的起止时间。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工期估算,明确各项工作的前后逻辑关系并形成网络计划图,其中根据计算所得出的最长工期工作路径就是该项目的关键路径[5]。

公共园林景观的6个现场管理策略
 
3.2.3主动出击,揭露矛盾
 
公共园林建设项目施工场地往往存在用地性质复杂、受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一旦出现前期勘察遗漏,就需要补办相关手续或调整设计方案,致使适宜季节停工、不适季节赶工的情况出现,最终导致工期延误、质量受损、成本增加。设计方案正式完成时,施工准备阶段的人员、前期材料和设备均应准备就绪,工程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部门需明确项目的质量要求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并组织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的工作。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个工序及交接处、隐蔽工程进行全面把控,对管理过程做详细记录,也可在可承受范围内做试探性的破坏性尝试,及时发现矛盾与问题。
 
3.2.4优势互补,人尽其才
 
1)充分发挥项目组领导的主观能动性,与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并将各个环节部署到位;严格监控项目的资金流向,使项目在进行过程中采购、施工、试运行、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资金使用受到严格监督及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必要的成本损失。在设计前期掌控方案及现场的大致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积极配合设计师的驻场工作,从而减少设计因实际施工、场地等原因反复修改图纸的情况,促使设计图纸更顺利地落地。
 
2)促进设计人员与现场采购及施工人员的紧密合作。采购人员熟悉各个材料的价格,对于控制成本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施工人员更清楚一个设计的落地所需的材料、工艺及时间;设计师则更加注重场地设计的美观性,但对采购成本及市场供货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全面,可能导致整体成本提高、施工周期延长。因此,采购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在确保整体质量的情况下,充分协调工作,减少设计、采购、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2.5全程把控,源头为重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根据FIDI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第4.9款规定,承包商应按照合同的详细规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每一个设计阶段开始前,向雇主提交有关工作的所有工艺流程说明和涉及施工质量的规范文件,供其参考。质量安全部门需要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进度计划、采购计划等不同方面的需求与现状,对项目质量控制进行整体性的谋划,建立适用于当前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2)把握关键因素。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人员、机器、物料、方法及环境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公共园林EPC项目的施工过程。在人员方面,可以加强对不同工种的培训,设置绩效考核、奖惩等机制,优化工种人员配置;在机器方面,应告知机器使用的规范,培训专门的机器使用人员,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降低机器的损坏故障率;在物料方面,应严格记录物料的购买及使用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物料损耗;在方法方面,项目实施过程通常多变,应及时对多环节进行协调调整,提高施工效率。由于项目环境和地域天气状况不尽相同,需要管理者优化施工现场布局,减少因环境的特殊性和多变性造成的损失。
 
3)多次抽检,严格监管材料质量。对于项目中单价高、数量多、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进行不定时的抽检。对项目中使用的大宗材料,应针对不同批次同一类型进行多次抽查。在公共园林EPC中除了基础的基建材料外,植物也是一类成本较高的材料,且植物的存活情况通常不定,因此植物类材料的管理应保证植物在进场之前存活。所有材料采购时应与厂家签订相关协议,减少因问题材料导致的损失。
 
3.2.6多手准备,严控风险
 
1)构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供应链通常来自全国各地,采购部门需要对各个类型的供应链进行一定的筛选,使用相对而言在各方面都更加完善的供应链。为保证材料能及时有效供应且后续材料能及时补全,采购部门也需要准备备选供应链。
 
2)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了解该地区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情况,并制定多套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对需要施工材料或已完工的区域等进行保护,尽可能降低紧急情况的补救成本。应急措施需要紧急解决出现的问题,因此在细节上更应提前确定,保证各个环节都有落实的人员,确保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快速实施。
 
3)强化质量事故应急处置。质量安全部门不仅需要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对于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也应提前制定好相应的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质量事故,需要第一时间对质量事故进行评估并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处置程序。及时将应急预案及处理情况上报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制定处置办法。如若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也应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及时的记录、标识、监控,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4结语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与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步调已难以保持一致。推行风景园林新EPC模式有利于明确权责、提高管理效率,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现行政策细节需进一步完善,就如何培育风景园林总承包企业等方面出台规范与细则,为国内风景园林EPC模式铺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氛围;牵头设计单位应以观念融合为基础,做好工程整体策划;以组织融合为前提,做好权责划分;以技术融合为本质,发挥传帮带效应;以人员融合为关键,促进沟通学习;以分配机制为保障,合理划分产值。
 
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园林领域EPC现场管理之策略,就风景园林行业相关企业在应对EPC模式下施工管理环节的经验进行分享。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只有不忘专业本质、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优化管理模式、脚踏实地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促使风景园林行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