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与展示 - PenJing8
长沙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与展示
2023-11-01 13:52:49  浏览:0
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与展示——以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湿地二期为例
 
摘要: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生态湿地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二期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围绕“生物多样性展示”这一主题,通过水体设计、动静分区、多样性生境营建、多样性植物群落配置等途径,培育激发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湿地科普馆、湿地观鸟屋、观察栈道、科普认知标识系统等展示方式来实现科普展示功能。湿地公园建成2年之后,场地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植物种类约有89科233属331种,共观察记录鸟类13目44科116种,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昆虫等各类动物百余种,实现了项目组的设计初衷。
 
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类开始意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湿地恢复与重建的尝试。《湿地公约》缔结后,人工湿地作为学科研究对象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湿地公园因与城市联系紧密,更是在实践中丰富了学科内涵和营建经验。湿地公园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是兼有物种及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可持续理念,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城市湿地公园是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保护城市湿地资源为目的,兼具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游览等功能的公园绿地[1]。在改善生态状况、涵养城市水源、保护培育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游憩休闲场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国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与展示设计研究经验
 
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日本结合政府出台的湿地保护相关法律,建设若干以湿地特色旅游观光为主的湿地公园,通过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恢复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并能够承接一定规模的户外教育科普活动,例如北海道钏路湿地公园[2]。美国在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恢复及展示方面着重关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营建、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迁徙廊道连通、自然环境教育与科学研究基地等,例如圣保罗安姆斯湖湿地公园、奥兰多伊斯特湿地公园[3]。英国湿地资源丰富,通过湿地贯通城市内的生物迁徙廊道,并进行分区设计,为动物提供安静安全的栖息环境,同时兼顾游人在合适距离观赏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湿地风貌的需求,例如伦敦湿地公园[4]。
 
上述国家均从构建生态自然多样化的本底环境出发,通过连通生物廊道、生态要素修复等,形成多样化的野生动植物生息繁衍场所,并提供适度科普游憩功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与展示设计研究经验
 
2国内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与展示设计研究进展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刘滨谊提出以保护要素模式界定湿地公园的保护边界,利于构成生态格局[5]。张永泽认为良好的湿地生态格局应包括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良好的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及土壤肥力、多类型的物种组成[6]。成玉宁认为人工湿地的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构建需引导物种效法自然力恢复多样性[7]。苟翡翠等认为增加多种湿地斑块类型有助于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理想生境,同时连接生境断点、扩展湿地斑块,将破碎化的生境进行连续连通,满足生物群落的迁徙和栖息需求[8]。

刘晓嫣等提出了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六大技术措施:恢复良好水环境、生态型种植岸线、水生动植物带、植被和土壤、生态栖息地以及增加“指示种”[9]。陈雪微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4项动植物栖息地构建策略,并总结几乎不影响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的游憩道路、游赏建筑、科普体系及亲水设施的分区规划建议[10]。
 
综上,国内对于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及展示设计方法的实践主要聚焦在恢复生态系统健康性、营建多样化生境基底并在此过程中设计构建连续的生境斑块、打通生物廊道、增加岸线及植物丰富度;在服务游憩科普类要素的设计上考虑分区影响,为生物提供安全生活环境的同时,满足游客市民对公园游憩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