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城市湿地界面空间的相关研究 - PenJing8
长治城市湿地界面空间的相关研究
2023-11-01 11:17:08  浏览:0
长治城市湿地界面空间的相关研究
 
2.1城市湿地界面空间的定义
 
2种或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自然要素相交,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地带称为界面空间[3]。城市湿地的界面空间是指城市湿地与城市接壤的边界空间,即湿地与城市边缘交接的由边界向两边延伸的一条带状空间,其中包括位于湿地生态系统内的部分、交界线及位于城市生态系统范围内的部分[4],是城市和湿地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湿地界面空间同时受到两边生态系统的影响,难以形成明确的边界,同时呈现更加复杂的环境。
 
2.2城市湿地界面空间的分类
 
按照使用功能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湿地动植物使用空间和游人使用空间两大类。湿地动植物使用空间主要包括湿地水网、河滩地、沼泽地、生物廊道等。游人使用空间主要包括集散广场、服务建筑、构筑物、内部交通系统、栈道、桥梁、观景平台、码头等。
 
2.3城市湿地界面空间的作用
 
城市湿地空间界面由多种类型空间组成,其承担的功能也是复杂多样的。
 
1)城市湿地公园界面空间让湿地和城市各自界定空间,又相互紧密联系。
 
湿地界面空间的存在,既可以将城市和湿地2个相邻的空间进行隔离,也可以使其与边缘相邻空间相互联系,实现分隔与联系这2个本来相反的功能[5]。
 
2)城市湿地界面空间控制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相邻空间之间的流动。
 
作为城市和湿地的公共地带,湿地界面空间既有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多样化的动植物生境,同时也有城市悠久的地域文化、丰富的城市功能,不同类型的质能在此处共存、转化。

长治城市湿地界面空间的相关研究
 
3)城市湿地界面空间是城市与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
 
一个稳定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从边缘区域开始,湿地界面空间作为应对外界环境改变和刺激的缓冲地带,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保障作用[6],可减轻雨涝、人为干扰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的同时发挥生态和经济效益。
 
2.4国内外研究进展
 
界面空间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其研究的热点集中于系统稳定性、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栖息地保护等方面[7]。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Derk.de.Jonge)于1990年提出“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边缘性的界面空间成为人流聚集的场所,界面空间的研究从单纯的生态学角度逐渐向人的空间感受过度[5,8]。
 
国内对于界面空间的应用最早体现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多用于渗透和沟通室内外空间,柔化建筑外界面[9-10]。从古典园林到现代的城市发展,界面空间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扩展,主要集中在城郊建设[11]、城市公园的边缘地带[12-13]等方面。目前对于界面空间的研究越来越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深入研究界面空间类型、生态效应、栖息地修复、人与环境关系等多方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