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荒野地的系统性保护策略与行动建议
综合中国荒野地空间格局、荒野地保护的现状问题,以及荒野地保护的目标,研究提出5项策略和12项行动建议。其中,5项策略包括主流化策略、普查策略、全域分级保护策略、连通策略和提质策略。12项行动建议包括:
1)将荒野价值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荒野保护理念;
3)研究制定中国荒野地认定和分类标准;
4)建立中国荒野地空间数据库;
5)开展自然保护地中的荒野地专项调查;
6)开展中国荒野地保护优先级评价;
7)建立四层级荒野地保护机制;
8)将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荒野地保护的核心机制;
9)将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荒野地保护的拓展机制;
10)建立区域荒野地保护网络机制;
11)研究制定《中国荒野地管理技术指南》;
12)开展自然保护地中的荒野地管理试点[27]。
5.1策略一:主流化策略
主流化策略是指促使各方认识到荒野地的重要价值,确立荒野地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相应的行动建议包括以下2项。
1)行动建议1:将荒野价值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将荒野价值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是将荒野地保护纳入我国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由于荒野保护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将荒野保护系统融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特别是融入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设计和落实中。
2)行动建议2:普及荒野保护理念。普及荒野保护理念,是指在社会公众中,普及关于荒野概念及其保护意义的相关信息,使得更多公众理解荒野地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从而为荒野地保护实践奠定基础。
5.2策略二:普查策略
普查策略是指对荒野地进行全面调查,以理清荒野地的本底状态。相应的行动建议包括以下3项。
1)行动建议3:研究制定中国荒野地认定和分类标准。研究制定中国荒野地认定和分类标准,作为识别荒野地和建立荒野地空间数据库的基础。
2)行动建议4:建立中国荒野地空间数据库。建立中国荒野地空间数据库,是指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关于荒野地空间信息及属性信息的地理数据库,列出中国荒野地清单与名录,并查清荒野地的本底状态。
3)行动建议5:开展自然保护地中的荒野地专项调查。开展自然保护地中的荒野地专项调查,是在建立中国荒野地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以自然保护地为调查单位,对自然保护地内部的荒野地进行本底状态调查。
5.3策略三:全域分级保护策略
全域分级保护策略是指对荒野地进行全面保护与分级保护,区分荒野地保护的优先级别,并依托我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国土空间规划机制进行荒野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弥补荒野地的保护空缺。相应的行动建议包括以下4项。
1)行动建议6:开展中国荒野地保护优先级评价。开展中国荒野地保护优先级评价,是在中国荒野地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对荒野地的保护价值和威胁因素做出定量评价,从而进一步确定荒野地的保护优先级,给出每一个生态区中的“荒野地优先保护名录”,将有限的保护资源投入到最需要保护的地方。
2)行动建议7:建立四层级荒野地保护机制。建立四层级荒野地保护机制,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的四层级荒野地保护机制。这一机制依托我国现有的空间规划和自然保护体制,对荒野地进行分级保护,是基于我国国情的荒野地保护机制。
3)行动建议8:将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荒野地保护的核心机制。将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荒野地保护的核心机制,是指将保护价值最高和较高的荒野地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之中,对自然保护地内的荒野地实行严格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
4)行动建议9:将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荒野地保护的拓展机制。将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荒野地保护的拓展机制,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荒野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进行统筹考虑。特别是对于自然保护地边界之外的荒野地,应该以其他形式开展保护。在生态空间之外,也需要加强农业空间、城市空间中的破碎化、小面积荒野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5.4策略四:连通策略
连通策略是指促进荒野地的景观连通性,以确保物种运动和迁徙等生态过程的完整性,降低荒野地破碎化的负面影响。相应的行动建议有以下1项。
行动建议10:建立区域尺度荒野地保护网络机制。建立区域尺度荒野地保护网络机制,是指保护和恢复荒野地的功能连通性,以保护生态过程及生态功能,满足荒野依赖型物种在景观尺度进行运动、迁徙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从而消除或减少栖息地破碎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5.5策略五:提质策略
提质策略即提高荒野地的管理质量,对荒野地内部及周边的人类活动和人类影响进行管理,提升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保护好荒野地特征与价值的前提下,管理好访客和当地社区对荒野地的可持续利用。相应的行动建议包括以下2项。
1)行动建议11:研究制定《中国荒野地管理技术指南》。参考IUCN《荒野保护区管理指南》,研究制定《中国荒野地管理技术指南》,从而在管理技术层面,加强对于荒野地的标准化管理。
2)行动建议12:开展自然保护地中的荒野地管理试点。开展自然保护地中的荒野地管理试点,是在《中国荒野地管理技术指南》的基础上,以自然保护地为单位,开展荒野地保护、规划、管理的实践,以提升荒野地的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并从试点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推广荒野地保护奠定基础。
6结语
本文首先论述了荒野地的保护价值与潜在损失,分析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荒野保护带来的新契机。进而对中国荒野地保护做出了相应分析,包括如下几方面。
1)研究分析了中国荒野地保护中存在的五大关键问题,包括荒野价值认知不足、荒野本底状态不清、荒野保护空缺明显、荒野地破碎化严重、荒野地管理质量较低,并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
2)根据中国荒野地的空间格局,以及荒野地保护的目标、存在的现状问题,研究提出了中国荒野地的系统性保护策略。共提出五大策略,包括主流化策略、普查策略、全域分级保护策略、连通策略和提质策略。
3)针对每一项策略,提出了相应的行动建议。共提出12项行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