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历史变迁探析(1912—2021年)
摘要:杭州中山公园兼具清代景观遗址和纪念性公园的双重园林属性,已有百余年的建园历史,植物景观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梳理民国以来中山公园绿化建设历程,并借助历史影像和文字史料,对园中3处样点分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植物景观平面复原,探究其历史变迁特征。研究表明,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建设经历了“加强纪念性氛围-提升游憩观赏体验-增加园林资源收入-提升风景旅游资源吸引力-加强文化氛围”数次景观需求的变更,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植物的观赏、文化和经济价值各有侧重。
从具体的植物调整来看,树种应用类型受到时代价值取向、植物生长适宜性及景观空间视线关系等因素影响不断进行优化,水平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周边景观要素密切相关,垂直空间结构则多由单层向复层转变,且乔木相对灌草而言稳定性更高。
从具体的植物调整来看,树种应用类型受到时代价值取向、植物生长适宜性及景观空间视线关系等因素影响不断进行优化,水平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周边景观要素密切相关,垂直空间结构则多由单层向复层转变,且乔木相对灌草而言稳定性更高。
杭州西湖人文渊薮,诸多胜迹佳景展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中山公园(清行宫遗址)属于“西湖文化景观”中“重大历史事件史迹”之一[1],是西湖悠久历史的实物例证。当前相关文献或基于史志和图像资料对中山公园前身——西湖清行宫园林的历史沿革与造园特色进行分析[2-4],或着眼于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作为一个纪念性园林的公共空间建构和转型过程[5-6],或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其当代园林造景艺术[7-8]。总体而言,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园林风格、造景特征,以及在特色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沿革,但当代的景观变迁过程有所缺失,更未见其植物景观变迁的详细梳理。
植物景观在西湖文化遗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拟聚焦于此,探究如下问题:杭州中山公园自民国时期转型以来,其植物景观具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当复杂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其植物景观的转变存在着怎样的内在逻辑?中山公园特有的政治和文化属性是否使其植物景观变迁呈现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园的独特性?通过上述内容的梳理与讨论,以期为西湖文化史迹植物景观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山公园是杭州近代以来最早出现的城市公园之一,1912年由清行宫御花园的部分景址改辟而来,建成为常规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命名“公园”(亦有称“孤山公园”[5]21“西湖公园”[9]25),1927年转变为政治意识形态浓厚的纪念性公园,并更名“中山公园”延续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相较一般城市公园而言,杭州中山公园兼具清代景观遗址和纪念性公园的双重园林属性,其景观的积淀和转变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首先,收集和整理杭州中山公园相关的既往史志记载、政府文件、报纸杂志、网络信息资源等,并走访杭州西湖管委会岳庙管理处、杭州市档案馆、杭州市城建档案馆,获取研究的一手资料。其次,实地勘察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对重要树种进行测绘。在此基础上,于园内选取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样点进行植物景观历史平面复原,并总结变迁特征。
植物景观的平面复原历来为历史园林景观复原中的难点[10]。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活态景观要素,本身即具有十分丰富的变化性,在历史变迁中也受到更为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此外,相关文字记载和历史平面图均更注重于记录或描绘园林整体空间格局,以及建筑、园路等景观要素的相关信息,园林植物的平面分布和配置关系鲜有准确记载。
历史影像是一种具有“客观纪实性”的视觉化记录手段,可以作为平面复原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于中山公园中确定3处样点,样点的选择主要基于:1)植物景观较具代表性,可以充分展现公园植物面貌特征;2)历史影像和文字记载相对较丰富,可还原性较高;3)尽可能涉及道路、水体、建筑等多种景观要素类型;4)位置应较为分散,避免于园中某一方位聚集。
收集获取所选样点历史影像共89张,剔除清晰度较低、未能展现植物景观风貌或是存在信息重叠的无效影像,按拍摄时间和对象进行分组,每个样点分别确定时间间隔适宜、植物景观变化较明显、可还原性较高的5个历史时间点,从对应的影像中提取植物种植信息(其中2021年种植信息为实地测绘获取),并结合文字史料和现状植物树龄,尽可能还原历史上的植物种植情况。
收集获取所选样点历史影像共89张,剔除清晰度较低、未能展现植物景观风貌或是存在信息重叠的无效影像,按拍摄时间和对象进行分组,每个样点分别确定时间间隔适宜、植物景观变化较明显、可还原性较高的5个历史时间点,从对应的影像中提取植物种植信息(其中2021年种植信息为实地测绘获取),并结合文字史料和现状植物树龄,尽可能还原历史上的植物种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