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乡村风景的转变及风景含义的发展
18世纪末,西欧在政治、经济和领土治理方面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带来了风景含义的发展及新型风景样板的出现。
3.1圈地运动对英格兰乡村风景的影响
13世纪,英格兰就开始了早期的圈地活动,领主通过吞并农民的土地来扩大农业生产。为此,他们强占了公地、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并沿着田地的边缘种植山楂树篱作为标记[22]122,还通过公证人来登记财产契约。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的开端。由山楂树篱围成的圈地成为乡村风景的基本要素,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而逐渐蔓延。
到大航海时代,世界贸易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极大促进了英格兰对外贸易的发展。毛纺织业的兴旺,带来了羊毛价格的不断上涨,畜牧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产业。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格兰东南部乡村,领主们率先圈占土地[22]141-142。同时,英格兰的丘陵地貌和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多汁牧草,大量的农田被改造成牧场,英格兰牧场化的乡村风景特征得到确立。
16世纪初—17世纪末,随着工厂手工业的发展和大城市的兴起,畜牧产品的需求大增,导致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英格兰东、西海岸地区的风景随之发生变化,由过去种植谷物为主的开阔风景,变成以放牧为主的绿树林荫牧场,有些地方的树篱被更牢固的干石墙所取代。1688年后,英国议会通过立法公开支持圈地,圈地运动进一步扩大,英格兰东、西部海岸地区几乎都被树篱或干石墙圈起的牧场所覆盖。
18世纪中期,议会通过立法授权,在全国范围推广“议会圈地”[22]178-179。此前尚未受影响的英格兰中部地区,也开始了激进的圈地运动,只是田地边界的山楂树林改成了橡树林[22]153。在钢铁战船出现之前,坚硬结实的橡木是造船的主要材料,因而大规模种植橡树成为统治势力治理成就的象征。到18世纪80年代,英格兰的乡村风景基本成型,就是现在所看到的由起伏的牧场、小树林、下沉式道路和独立小村庄组成的田园风光(图4)。
3.2英语“风景”一词的出现及其含义转变
在日耳曼语族中,英语“风景”一词出现得较晚。1589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JamesVI,1566—1625年)迎娶丹麦的安妮公主(AnneofDenmark,1574—1619年),带来了丹麦语“landskab”。直到1598年,英语中才出现了“landscape”一词。
在丹麦语中,“风景”一词与民众治理的关系密切,却被詹姆斯国王和王后用来粉饰他们对英格兰的统治权力。1603年,詹姆斯六世成为英格兰及爱尔兰王国共同的君主。但由于他鼓吹君权神授,削弱议会的权力,执行的政策又极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议会和公众的强烈不满。在宫廷上演的戏剧中,王后利用“风景”这一词汇来美化国王在国家治理和大英帝国成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遵照王后的旨意,剧作家本·琼森(BenJonson,1572—1637年)创作的《黑暗面具》(TheMaskofBlackness)于1605年上演,表现了守护英格兰的神灵、偶像和海洋动物,并夸耀国王治理下英格兰的风景之美。从这时起,“landscape”一词有了“land”(土地、地方)的“scenography”(舞台布景设计、配景图法)的含义,意味着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可以对一片土地进行舞台布景般的改造。英格兰乡村风景的改变,也成为国王和王后行使合法统治权力的象征。
遵照王后的旨意,剧作家本·琼森(BenJonson,1572—1637年)创作的《黑暗面具》(TheMaskofBlackness)于1605年上演,表现了守护英格兰的神灵、偶像和海洋动物,并夸耀国王治理下英格兰的风景之美。从这时起,“landscape”一词有了“land”(土地、地方)的“scenography”(舞台布景设计、配景图法)的含义,意味着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可以对一片土地进行舞台布景般的改造。英格兰乡村风景的改变,也成为国王和王后行使合法统治权力的象征。
3.3新型风景样板的产生及其影响
18世纪中期,西欧政体上虽然保持着封建和专制主义特征,但在治理方式上出现了一些变革,为风景在物质和社会表现层面的变化开辟了道路。
一方面,借助圈地运动,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土地所有权,建立起大型农业生产庄园。农庄经济极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通过饲料革命,提高了土壤的含氮量,还在扩展牧场的同时,采用轮作制,显著提高了谷物的产量,带来了英国乡村风景的巨变。此外,农庄经济的发展使大地主们有实力将部分土地用于开展娱乐活动,促进了园林的发展。
另一方面,英国通过开发煤矿、铁矿等促进工业发展。兴建的钢铁厂和生产设备为大城市的崛起作出了贡献。尤其是蒸汽机等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生产,工业的发展使人类变得比自然更加强大。
在农庄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风景思想和美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产生了“sublimelandscape”(崇高的风景)和“picturesquelandscape”(如画的风景)2种新型风景样板。
“崇高的风景”是指人类从畏惧自然、到战胜自然能力的升华,它实现了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创造者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梦想,视自己为造物主[23],体现了人的力量。在英国诗人和画家的笔下,规模宏大的新型工业城镇,工厂刺耳的噪声和呛人的烟雾,络绎不绝的煤炭、钢铁运输车辆,都构成了“崇高的风景”。这种风景是强大且危险的,能够唤起1种不和谐感和威胁感,甚至含有对死亡的恐惧感,但这种感受又可以被观众所承受,如同蹦极给人带来的体验。
“如画的风景”则是一种理想化、使人放松的风景。“picturesque”源自拉丁语“pictura”,最早传入法语“pittoresque”(风景如画的、秀美的)。然而在1730—1830年,英国人将这个画家的术语发展成一种美学理论,反映出1种浪漫主义的世界观,就像法国、意大利画家创作的风景画,在形式和构图上都体现出对称、比例和均衡的特点,令观看者产生平静和放松的感受[24]。受此影响,这一时期去欧洲大陆旅行的英国人带回了大量的风景画,并认为欣赏风景画如同“阅读”风景[25]。这种阅读风景的方式,无疑影响到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布局。
上述2种风景样板也形成了对立面。后者吸引人们去发现风景,去风景胜地旅游,在风景如画的园林中流连忘返,亲身体验到一种令人平静和放松的感觉。而前者则吸引人们去登山、攀岩和蹦极,亲身体验那些非凡的风景,并借此来克服对高山、海岸、峡谷,甚至死亡的恐惧感。
19世纪,“如画的风景”在欧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人们把一些喜爱的风景创作成风景画,再制作成石版画发行,既促进了风景画的普及,又提高了风景区的知名度。
19世纪中期,公众对风景旅游的巨大热忱,还促进了最早的风景保护措施和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旅游组织的创建。19世纪下半叶,美国兼顾风景旅游和风景保护,率先创建了约塞米蒂(Yosemite,1864年)、黄石(Yellowstone,1872年)等国家公园。受其影响,欧洲国家陆续建立了本国的国家公园。
3.4新型风景样板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农庄经济的发展、乡村风景的改变、美学理论的形成和风景样板的出现,为英国风景式园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造园家肯特(WiliamKent,1686—1748年)是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开创者。受风景画的启发,他认为造园如同在大地上“作画”,力求在园林中模仿和再现自然风景。在英国农庄园林化整治的初期,肯特以画家们的风景园为蓝本,致力于把英国农庄园林打造成绘画作品般的艺术品。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圈地运动在英国登峰造极,田园牧场风光蔓延到全国各地。1760—1780年,是造园家布朗(LancelotBrown,1715—1783年)的创作高峰期,也是英国农庄园林化的大发展时期。他以英国牧场化的乡村风景为原型,采用大片的舒缓草地,点缀树团、丛林,结合蜿蜒的河道溪流,营造出以广袤牧场为特征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如画的”园林风景给人以纯净和静谧的游览体验,被推崇为另一种类型的“诗、画或乐曲”[21]167。
造园家钱伯斯(WiliamChambers,1723—1796年)则批评布朗把园林搞得像牧场[21]168,他反对过于平淡的风景,提倡对风景进行艺术加工,使园林中的自然元素多样化,进而产生比自然风景更加丰富的情感。他认为真正激动人心的园林风景,应该表现出强烈的对比和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崇高的风景”样板的影响:那些常见而平凡的风景不再令人满足,转而追求更加新颖奇特的游览体验。受钱伯斯作品的影响,欧洲一度兴起了“中式园林”的建设热潮,一系列中式建筑、小桥、假山、洞穴,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雕塑、奇花异树汇聚在“如画的风景”之中,开启了一段“穿越世界”的旅程(图5)。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开创了在风景中游历的传统。在19世纪风景旅游热的影响下,城市公园建设也要满足市民风景游览的要求。巴黎肖蒙山丘公园将一座石膏矿遗址改造成浪漫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起伏的山丘和疏林草地,高耸的岩石山和巨大的洞府、瀑布,宽阔的湖泊和幽深的峡谷,兼有“如画的”和“崇高的”风景特征,使巴黎市民免于车马劳顿,就近欣赏到瑞士风光般的公园风景。
4启示
上述西欧“风景”含义的演变及风景园林的发展,揭示了国土、风景、园林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风景是国土的艺术化,园林是风景的典型化,同时园林使国土和风景人性化,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原始的自然进行“艺术化”的国土整治,不仅提高了农业产出,也美化了国土风貌,土地呈现出独特的风景特征,使其从1个地方转变成1种风景,并成为政治势力宣扬其领土整治成就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形象代表,体现了风景是国土的艺术化。而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理想且典型的风景就成为造园的样板,园林以风景为原型,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中再现广袤的风景特征,它将典型的风景类型、特征进行提炼、浓缩和转化,进而艺术化地再现于园中,可以说一方园林就是一方风景的典型化。园林将国土、风景艺术化地展现出来,提升了风景及其背后治理模式的影响力,使乡村乃至国土风景都赋有诗情画意和文化内涵。此外,造园家还努力摆脱园林的局限性,将园林艺术拓展到国土空间尺度,致力于国土风景的典型化和人性化。例如,布朗突破园林空间的界限,认为造园就是“用自然要素妆扮自然本身”,被称为对英国国土人性化作出重大贡献的造园家。
上述关系对我国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如今,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将乡村振兴纳入国家工作重点,弥补在乡村经济、乡村生活、乡村面貌等方面的不足。西欧的经验告诉我们:广袤的国土空间治理和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生产和乡村整治,当前仍应以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发展为抓手,提高生产力,并创新国土和乡村治理模式、理念和方法,将农业生产、乡村整治与风景质量提升有机联结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而风景园林行业则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优势和落地务实的实践传统,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助力乡村产业及政策规划落地实施,建设生态化乡村“三生”空间,塑造广袤的中国特色国土风景;同时也要使上述各要素、各方力量融合协调、复合集约、相互促进,使效率效能最大化,走好富饶、绿色、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之路。
而风景园林行业则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优势和落地务实的实践传统,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助力乡村产业及政策规划落地实施,建设生态化乡村“三生”空间,塑造广袤的中国特色国土风景;同时也要使上述各要素、各方力量融合协调、复合集约、相互促进,使效率效能最大化,走好富饶、绿色、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之路。
另外,园林是营造风景的艺术,它将国土和风景艺术化、人性化,提升了风景及其背后治理模式的影响力。中国古代造园家同样重视风景营建,认为“造园重在造景”。不同的是,中国造园家以山水画为造园蓝本,营造“理想化”的山水空间,而常见且平凡的田园风光和国土风貌对园林的影响相对较小。反之,也限制了园林充分发挥对风景和国土的改善作用。随着美丽中国、“两山”理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理论战略的提出,反映出新时代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也为当下的风景园林行业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风景园林行业要更加直面社会治理难题,除了传统实践领域的精细化转型,更要拓展新兴的和过去有所忽略的国土空间治理领域,参与到广袤的国土风景整治工作当中,描绘好“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美丽国土风景画。另一方面,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提升国土风景质量,需要统筹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需要农林、水利、园林、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打破壁垒,有机耦合,深入合作,才能最大化治理成果和提高效能,装扮好祖国广袤大地的风景面貌,实现真正的“大地园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