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居环境的全尺度跨层级研究框架 - PenJing8|盆景吧
乡村人居环境的全尺度跨层级研究框架
2023-10-11 20:21:07  浏览:0
乡村人居环境的“全尺度-跨层级”研究框架
 
近年来,学界对传统乡村人居环境的层级认知不断深化,许多学者基于开放建筑理论提出乡村改造的适应性方法。李珊珊[10]将中国传统住宅划分为群体组织、房屋结构、室内外墙体3个层级;冒卓影[11]构建了广州城市边缘乡村的乡村肌理、建筑支撑体、内部填充体3个层级;胡徐辉[12]将“层级”策略引入浙南乡村公共建筑研究中,提出乡村、道路、支撑结构、外墙维护、设备管线、卫生间厨房、分隔墙、家具的分层方法;魏亚萍等[13]、李元等[14]、鲍莉[15]基于“支撑-填充”的SI体系,利用开放建筑理论探索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更新路径。

但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开放建筑的SI体系对于探索中微观尺度下乡村住宅的建造路径[6-8],缺乏对构建乡村外部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一体化层级体系的整体性思考,并且忽略了层级嵌套结构关系对于空间形态变化的传递作用。本研究借鉴开放建筑的城市外部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一体化层级划分方法,整合乡村人居环境形态研究在宏观区域、中观聚落、微观建筑等不同研究视域下的全尺度信息;并进一步根据“支撑-填充”的层级嵌套结构以及形态控制的分层机制,建立梳理形态层级秩序的“全尺度-跨层级”研究框架。
 
首先,开放建筑中的街区、邻里、地块、住宅、房间5个层级可同等对应村居空间中的聚落、邻里、宅基地、居住单元、房间5个层级。其次,单个乡村作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个体细胞,需要与周边乡村协同成为乡土社会网络,才能满足物资供给、日常社交等全部生活需求,因此在聚落层之上补充区域层,对乡村之间的区域社会网络进行解析。最后,乡村并非居住的最小社区单元,在乡村内实际包含多个以地形地貌为边界,独立发展的自然社群,是村民聚居生活的居住单元,因此在聚落层与邻里层之间宜增加社群层。

乡村人居环境的全尺度跨层级研究框架

因此,开放建筑的5层级城市环境体系,可扩充为乡村人居环境形态研究的7层级体系:区域层、聚落层、社群层、邻里层、宅基地层、居住单元层、房间层(表2),该7层级体系建构了研究乡村空间形态的完整“支撑-填充”关系,各空间层级对应了从长至短的空间使用年限,以及从高至低的不同空间控制主体。7个层级中相邻层级间互为“支撑-填充”关系,高层级反映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是集体行为的结果,低层级反映居民的日常生活经验,是私人领域活动的结果。
 
区域层是乡村人居环境的第一层级,通常以县域内的村落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占据7层级体系中的最高层级,为其余6个层级提供了地理格局结构框架。区域层一般对应中央政府的宏观控制,代表社会总体经济文化需求,该层中的自然地理格局、社会文化等形态元素,可视为乡村人居环境形态研究中稳定不变的长期因素。

聚落层以单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研究村落的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可保持稳定的结构肌理,变化周期在100年及以上,对应地方政府的区域发展控制,代表本地村民的公共利益诉求。社群层研究具有完整自然地理边界的居住聚落的结构,变化周期为50~100年,代表不同时期中该社区内的居住团体如宗族、居民小组、生产大队等的发展和公共空间利益。

邻里层研究相邻建筑单元之间的生长与空间竞争关系,变化周期同样为50~100年,代表不同居住家庭之间的社交需求。宅基地层研究建筑地块范围内的建筑与开放空间,变化周期为50年,代表公共利益与居住家庭需求的协调结果。居住单元层研究建筑形式、结构与空间使用方式,变化周期为25年,代表居住家庭的生活模式。房间层研究建筑内部的隔断、家具和设备配置,变化周期为0~20年,代表具体家庭成员的喜好与日常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