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应用与和谐人居环境
4.1园林植物资源生态适应性筛选与应用
园林植物资源是营建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基础材料。刘燕、李湛东等10余位教师对北京市园林植物资源分布及储量开展普查,将成果编制成了《北京市园林植物编目》,并撰写了《北京市园林植物资源与保护规划》。刘燕团队对北京城市绿地土壤研究现状等开展系统梳理,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李庆卫针对厦门特大台风灾后绿化树木受损评估与抗台风树种选择等开展研究,发表了《台风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危害及对策研究——以厦门市1614号台风为例》。
赵惠恩在国内外广泛收集引种地被植物200余种(品种),筛选出了适宜北方城市屋顶应用的植物种类。高亦珂、袁涛在草花混播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邻体干扰模型用于混播群落竞争计算和景观模拟,为草花混播的景观设计提供科学指导。董丽团队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北京主城区内主要落叶树种物候期的时空变化与响应特征,总结了城市植物物候空间差异与物候发育期响应气候变化与城市热环境的应用策略。张启翔团队参与并发表了《北京城市森林建设树种选择导则》,罗乐等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出版物规划项目系列丛书之一《园林树木应用指南(华北西北东北篇)》,为一线风景园林种植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和助力。
赵惠恩在国内外广泛收集引种地被植物200余种(品种),筛选出了适宜北方城市屋顶应用的植物种类。高亦珂、袁涛在草花混播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邻体干扰模型用于混播群落竞争计算和景观模拟,为草花混播的景观设计提供科学指导。董丽团队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北京主城区内主要落叶树种物候期的时空变化与响应特征,总结了城市植物物候空间差异与物候发育期响应气候变化与城市热环境的应用策略。张启翔团队参与并发表了《北京城市森林建设树种选择导则》,罗乐等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出版物规划项目系列丛书之一《园林树木应用指南(华北西北东北篇)》,为一线风景园林种植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和助力。
4.2城乡生态空间植物和植被景观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苏雪痕、周道瑛等全面系统地对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吸热增湿、滞尘和减菌等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价,提出了植物应用的综合评价指标,推荐高绿量种植结构模式47种,为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提升献言建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
董丽团队开展绿地植物景观建成前后二氧化碳、空气负离子和微生物调节效益的长期景观绩效使用后评价(POE)监测研究,从局地尺度、绿地尺度、群落尺度及树种尺度,深入研究了城市绿地及植物景观对城市微气候热湿环境与空气颗粒物的调节效应,出版了《林境植景——城市绿地与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为基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绿地植物景观营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内的自生植物物种资源、分布现状、群落动态及其复杂环境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揭示了城市环境异质性对自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在对生态廊道内动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生态廊道植物景观营建关键技术体系;研究构建了北京朝阳区社区绿化基础数据库,研发社区绿化及其生态效益数量化评价系统与工具平台,并推广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潘会堂团队系统开展观赏植物综合效益、观赏植物对人健康影响的评价技术研究,筛选综合效益高的观赏植物和配置组合,并提出科学的人居环境植物配置原则和规范。李湛东等针对北京市常见76种木本植物开展植物单株与群落降噪功能研究,测定影响植物减噪强度的树种与群落结构影响因子,筛选减噪效果良好的植物种类与群落应用模式。刘燕团队对园林植物在土壤、大气污染、滞尘、抑菌、减噪、降温增湿、防火、驱蚊、抗寒抗旱、耐盐碱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与筛选,构建功能型植物筛选评价方法,筛选出一批传统和新优功能型园林植物。
植物景观与生态修复团队针对城市采石场、矿山、垃圾填埋场、污染水体等废弃地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植物筛选、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与工法、恢复植物群落演替机制、典型生态修复植物对重金属胁迫下的耐性和富集特征及其净化修复效果、生长残损植物生长特征等的深入研究。
董丽团队开展绿地植物景观建成前后二氧化碳、空气负离子和微生物调节效益的长期景观绩效使用后评价(POE)监测研究,从局地尺度、绿地尺度、群落尺度及树种尺度,深入研究了城市绿地及植物景观对城市微气候热湿环境与空气颗粒物的调节效应,出版了《林境植景——城市绿地与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为基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绿地植物景观营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内的自生植物物种资源、分布现状、群落动态及其复杂环境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揭示了城市环境异质性对自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在对生态廊道内动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生态廊道植物景观营建关键技术体系;研究构建了北京朝阳区社区绿化基础数据库,研发社区绿化及其生态效益数量化评价系统与工具平台,并推广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潘会堂团队系统开展观赏植物综合效益、观赏植物对人健康影响的评价技术研究,筛选综合效益高的观赏植物和配置组合,并提出科学的人居环境植物配置原则和规范。李湛东等针对北京市常见76种木本植物开展植物单株与群落降噪功能研究,测定影响植物减噪强度的树种与群落结构影响因子,筛选减噪效果良好的植物种类与群落应用模式。刘燕团队对园林植物在土壤、大气污染、滞尘、抑菌、减噪、降温增湿、防火、驱蚊、抗寒抗旱、耐盐碱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与筛选,构建功能型植物筛选评价方法,筛选出一批传统和新优功能型园林植物。
植物景观与生态修复团队针对城市采石场、矿山、垃圾填埋场、污染水体等废弃地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植物筛选、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与工法、恢复植物群落演替机制、典型生态修复植物对重金属胁迫下的耐性和富集特征及其净化修复效果、生长残损植物生长特征等的深入研究。
4.3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始,以汪菊渊院士、苏雪痕教授、董丽教授等为代表的几代北林园林人,着眼学科前沿与行业需求,潜心钻研园林植物应用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内容体系,为中国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94年,苏雪痕出版了中国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植物造景》,首次系统构建了植物造景领域内容体系。中国园林学科元老、首位工程院院士汪菊渊先生认识到植物在环境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在为本书作序时,正式提出“植物造景”的概念。
2001年起,董丽启动“地域性植物景观”研究课题,多年来,对岭南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安、北京、成都等多个地域的乡土与地带性植物景观特征与文化内涵开展系统研究,依托“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近自然生态规划”“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乡土植物规划”“雄安新区街道绿化树种导则”等专项研究,深入研究新时期植物景观概念范畴与内容体系,提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将植物景观综合生态服务功能、近自然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营建理论应用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服务行业实践,极大拓展了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的内涵与外延。
尹豪教授结合居住环境植物景观营造的多重性,从专类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模数化、植物景观历史与文化、植物景观评价等视角研究了近自然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基于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植物景观团队出版专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苏雪痕主编、董丽等副主编)以及系列译著《格特鲁德·杰基尔的花园》《花园的色彩设计》《种植设计手册》等,推动了国内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空间营造和生态种植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发展。
2001年起,董丽启动“地域性植物景观”研究课题,多年来,对岭南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安、北京、成都等多个地域的乡土与地带性植物景观特征与文化内涵开展系统研究,依托“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近自然生态规划”“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乡土植物规划”“雄安新区街道绿化树种导则”等专项研究,深入研究新时期植物景观概念范畴与内容体系,提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将植物景观综合生态服务功能、近自然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营建理论应用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服务行业实践,极大拓展了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的内涵与外延。
尹豪教授结合居住环境植物景观营造的多重性,从专类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模数化、植物景观历史与文化、植物景观评价等视角研究了近自然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基于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植物景观团队出版专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苏雪痕主编、董丽等副主编)以及系列译著《格特鲁德·杰基尔的花园》《花园的色彩设计》《种植设计手册》等,推动了国内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空间营造和生态种植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