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画卷,市民幸福河——北京亮马河滨水景观廊道设计
亮马河滨水景观廊道项目,在AECOM设计团队统筹设计下,景观、水利、水生态、夜景照明、桥梁等多专业深度融合,践行了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理念,以河道“线”的提升带动城市片区“面”的发展,挖掘城市公共空间复合利用的可能性,带动河岸沿线不同商圈发展,在实现“还河于民”的同时,形成城市独具特色的蓝色经济带。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及后疫情时代背景下,AECOM倡导恢复城市中的生态自然,市民需要游历的名江大川,更需要家门口触手可及的“绿水青山”。
1美玉蒙尘
针对亮马河的治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长年的治理,亮马河的水体变得更清澈,两岸绿化也更加茂密,但滨水景观却被忽视。河岸配套设施缺乏、环境不佳,出现了市民近水但不能亲水、沿线企业背河发展等情况,与城市的发展格格不入,也与市民心中所期背离。亮马河岸本应作为北京城中极具吸引力的滨水环境,却让人避而远之,渐渐成为被遗忘的空间。
北京亮马河滨水景观廊道位于朝阳区,西起香河园路,东接朝阳公园,毗邻重要外交使馆区、三里屯、燕莎友谊商城、凯宾斯基饭店、启皓大厦、蓝色港湾国际商区等人群汇聚的区域,两岸及周边业态丰富,建设面积80.13hm2,景观廊道设计部分河道全长5.575km,是朝阳区重要的公共滨水区域。设计结合河道不同段落功能风貌,总体分为“生活休闲水岸、国际交往水岸、商业活力水岸、自然生态水岸”四大主题区段。
2设计策略:“六共模式”统领下的“无缝衔接”
项目以“六共模式”(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统领,实现一河两岸建筑、绿地、水的“无缝衔接”,从“国际视野、国家战略、北京印象、创新朝阳”4个维度,重建城市与自然的对话,衔接城市记忆,实现水城共融、水绿同构、还河于城、还河于民。
2.1一条无界的“蓝绿水岸”
改造前,亮马河沿线直立的围墙、高高的绿篱、坚硬的堤岸分割了城市与河道,阻隔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也隔开了历史与现在。
在设计团队看来,自然应该渗透在城市中,突破空间、文化等界限,滨河景观空间应该实现与文化、商业、建筑的无间融合,柔化每一条边界,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对话,回应人们对美好环境的期待。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与业主单位以周边企业及市民的需求为切入点,提出建筑、绿地、水“无缝衔接”的创新理念,使亮马河沿线多元的空间使用功能可以延伸至水岸空间,也使得水岸景观延展“生长”。
重新整合两岸沿线的公共空间,将特色多元的滨水慢行系统、多样丰富的驳岸形式以及沿途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串联成一条长约5.5km的景观廊道。
2.2一片共享的“绿意空间”
针对亮马河沿线大量公共绿地被侵占以及沿线企业密布业态多元的现状,如何实现违建区域的腾退共建以及景观与周边业态的高效衔接,是项目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所在。
AECOM团队与朝阳区水务局践行“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治理理念,对全线用地功能及违建腾退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与沿线22家企业、4个街道及相关属地单位共同商讨方案,发动公众参与,通过走访、书面、电话等方式,广泛倾听各方意见,掌握公众建设需求,并在探索中达成了共识,实现了与周边企业的共建。
此举使亮马河的提升不再局限于河道“线”的梳理,而是拓展到城市片区“面”的整合,实现了违建的腾退利用与周边企业的共建共享,扩展了河道的沿岸空间使用界面,政府、企业、街道、社区共同建设了一个共享的绿意空间。
2.3一处和谐的“美好生境”
自然是一条环环相扣的循环再生链。利用自然的力量恢复自然,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正是亮马河生态景观理水的策略。AECOM团队综合考虑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6个方面的系统融合,将部分段落两侧退地还河,恢复滨水空间。结合补水工程、水生态及水科技工程的建设,以及景观水利一体化的措施,如融入曝气、引水上岸等,促进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及河道系统生物链的构建,形成水体自净的丰产河道。加之智慧水务、生态监测、闸坝集成管理系统等科学治水模式的应用,实现智慧城市的先行探索。
现在的亮马河,葱郁的水岸植物柔化了水陆的边界,河岸坡脚处的生态鱼巢砖为鱼虾提供了生产空间,更多的生物群落得以安家。暖阳初升,流水潺潺,一片自然和谐的景象油然而生。
2.4一段传承的“城市记忆”
曾经的亮马河畔往来客商如织,车马在此踏水渡河洗净尘埃。今天,亮马河处于北京市对外交流、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带,承载的不仅是浓厚的历史文化、乡愁记忆,还包容了国际文化。
AECOM设计团队深入挖掘“北京古驿”的新时代意义,实现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合,展现亮马河的历史文化风情。将“一带一路”友好林、各国国花元素与雕塑巧妙融合,实现了国际文化在景观场景及植物意境中的表达,加上“一桥一景一故事”的打造,既连接了两岸靓丽的风景,又展现了其独有的城市特质场景,使人们真正感受到场地文化和历史的更迭。
2.5一份乐享的“生态红利”
过去被遗忘的亮马河如今成为朝阳区靓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现出滨水景观的重要作用。提供给市民一个多元、包容的场所空间,这里没有时间界限、空间界限、文化种族界限、年龄职业界限。
AECOM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地结合场地环境特色设置空间场地,但尽量不限制场地的使用功能,使之具有弹性,为市民的使用留下足够的空间。居民可以进行看书、钓鱼、游泳、划桨板、划皮划艇、野餐、拉琴、滑滑板、唱歌、跳舞、遛狗、跑步等活动,沿线商圈的活力和人气也随之日益高涨,人人都成为这里的空间使用法则“设计师”,人与人、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的对话,就在亮马河河畔自然而多样地发生着。
3结语
AECOM天津技术董事、景观业务线总监李彦军表示:“亮马河项目,在AECOM设计团队与朝阳区水务局及多专业当地设计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建设者、设计者、使用者共同探索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新范式,实现了对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理念、建设模式、公众参与的新探索。当设计师、城市管理者将城市公共空间变成能够承载市民多元生活的容器时,‘人人都会变成设计师’,还河于民的初衷就实现了。”
“新生”的亮马河重焕生机,实现了美丽的蜕变,两岸发展模式从“背靠河”变为“拥抱河”,促进了人气的汇聚和活力的再生,也为周边企业的业态升级及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契机。摇身成为市民、企业、游客等多主体的共享之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维共赢,这条幸福之河的建设将为北京市人水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新画卷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也使亮马河成为北京朝阳新形象的“城市地标”,北京城市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