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尺度图析揭示了蓝绿基础设施更丰富的内涵 - PenJing8
跨尺度图析揭示了蓝绿基础设施更丰富的内涵
2023-09-24 09:45:20  浏览:0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图析得以提供现实意义的基础是对形态数据进行可信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本研究在形态数据的收集和地图处理2个阶段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检验,保障了图析结果的可靠性。在形态数据收集阶段,其信度的验证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地图完成,而形态数据的效度验证则通过其他类型的数据交叉验证。在进行时空大跨度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问题,即媒介的转换。年代较为久远的地图资料往往受限于其呈现、保存和获取的方式,对地图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提出了一定要求。这种限制也可能通过改变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
 
在地图处理阶段,通过图像和元数据两部分验证信度,对地图的图像质量、参照系统、时间幅度及分辨度进行综合考量,却也难免出现因图源过少而难以验证的情况。数据效度的验证则通过对比其他来源的数字数据或描述性文字完成。需要指出,效度验证能够有效揭示出某些图形数据的偏差过大,但目前尚未发现较合适的方式去修正这些偏差。

4.2.1蓝绿基础设施的辨识
 
跨尺度图析揭示了蓝绿基础设施更丰富的内涵,针对蓝绿基础设施的概念,将蓝绿基础设施附属物的范围扩展到筑堤、围垦,农作、水产养殖、修路、聚落发展等一系列人工活动产生的附属物,即其在不同子系统和不同尺度间的互动与转化。这种发现很难在单个尺度上完成。通过对时空尺度和子系统之间空间关系的比较,得以在本地尺度上实现全域蓝绿基础设施特征和模式的识别。

对蓝绿基础设施发展历程和模式的辨识,能够直观呈现出不同阶段蓝绿基础设施的特征,为制定蓝绿基础设施的发展策略和国土空间发展结构等方面提供支撑。本研究通过识别本地尺度的全域性蓝绿基础设施特征和模式,为区域尺度蓝绿基础设施的识别和构建提供了可能。
 
4.2.2蓝绿基础设施与其他子系统的互动与转化
 
蓝绿基础设施与3个层面中不同子系统的互动与转化机制,是优化蓝绿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而跨尺度图析能够明确多个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关系。通过对图集内和图集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能够揭示国土空间内主要动态过程间的作用机制,呈现出多种模式下国土空间的结构,这为更整体、科学和战略性地构建蓝绿基础设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主要动态过程间作用机制的理解,可为保护和建设那些更敏感的动态平衡提供有价值的知识。

跨尺度图析揭示了蓝绿基础设施更丰富的内涵

本研究的案例中,发现了蓝绿基础设施的格局在各个尺度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机制,此影响机制可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的法则。基于这些法则,规划设计能够对国土空间各种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做出可信的预测。这些知识和智慧可以协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在改造蓝绿基础设施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尺度以达到期望的效果,不仅表现为蓝绿基础设施的作用符合预期,也体现在它与其他子系统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之中。
 
4.2.3蓝绿基础设施的构建
 
本研究发现蓝绿基础设施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充当着国土空间稳态塑造者的角色。对蓝绿基础设施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引导国土空间进行转变。这种构建可以体现在蓝绿基础设施的组成上,也可以体现在格局或尺度上。这种转变可以是渐进的,也可以是剧变的。跨尺度图析在区域和本地2个尺度,揭示出蓝绿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其他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

这些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随着作用时间、技术改造能力和主要关注问题等因素,在约6000年内发生了数次改变。通过记录和理解不同时期蓝绿基础设施子系统的表现,可以获得多种蓝绿基础设施结构对应下的系统表现,也能理解不同转换过程将会带来的可能结果,这让我们有可能通过调整蓝绿基础设施,促使处于非稳态的国土空间向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碧道建设实践,探索蓝绿基础设施的组成、格局和尺度3个层面的规律,将更有效地实现全域性蓝绿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使其能够更好地成为改变或稳定国土空间的基本骨架。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各阶段蓝绿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均会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相应尺度内多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管治体系、规划目标和技术都发生改变的当下,这些规律在多大程度上仍能成为规划设计的依据?然而,通过复杂适应性系统的思维视角,对国土空间按动态速率进行分层理解和调整,并积极地挖掘蓝绿基础设施的潜力,从而构建更具韧性的蓝绿基础设施,仍将成为维护国土空间安全格局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