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公共属性与保护导向 - PenJing8
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公共属性与保护导向
2023-09-22 09:19:14  浏览:0
摘要:【目的】探索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构成要素与识别、保护尺度,能为公共园林遗产的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从公共文化和城园统筹视角梳理城市历史公园的4项遗产价值(公共历史见证、公共关系建构、公共生活容载、公共审美育化)及遗产价值识别、保护的四重空间尺度(城区、地段、园区、园景);建构出以营城脉络梳理、单元协同分析、场所层积解译、风貌特征考据为识别手段和以关联遗产串联、公共空间组构、记忆场景活化、审美逻辑呈显为保护措施的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识别、保护方法。
 
【结果】以重庆市北碚公园为证例,识别出:
 
1)城区尺度公园不同时期见证的公共历史事件与关联遗产对象;
 
2)地段尺度公园与周边邻近空间单元社会组织关系和空间结构特征的变化过程;
 
3)园区尺度公园自身场所空间结构与历史场景记忆的演变过程;
 
4)园景尺度公园不同时期的标志性景观要素及其风貌特征与审美逻辑。
 
【结论】城市历史公园具有场所公域性和价值公共性,基于公共文化视角的历史公园遗产价值多尺度识别与统筹保护,有助于突破针对公园空间本体与园艺艺术价值研究的视野局限,从公园与城市整体关联的角度拓展其遗产价值认知与保护活化的思路。
 
201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COMOS-IFLA)在《关于城市历史公园的文件》中提出“城市历史公园(historicurbanpublicparks)”的遗产概念,将历史公园从《佛罗伦萨宪章》的“历史园林(historicgarden)”遗产体系中单列出来,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属性的“地段遗产”①,强调了历史公园园林空间的公域性(作为城市公共游憩、集会场所)和遗产价值的公共性(具有对城市公共生活、公共审美、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记录价值)[1]。

这一思路与国务院2021年出台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增补城乡历史地段遗产类别,强调将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与民众公共生活、现代文明建设结合的指导思想一致。理论研究方面,既有历史园林的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正逐渐呈现精英文化与公共文化视角融合、园林本位与城园关联视角融合的趋势,从园林史学、美学特征的挖掘转向多元文化议题和广域空间尺度的解析。为此,笔者尝试从公共文化视角解析城市历史公公园遗产的价值内涵,探索和建构基于城园关联分析的历史公园遗产价值多尺度识别与统筹保护方法,以期为中国公共园林遗产和历史地段遗产的价值识别、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1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公共属性与保护导向

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公共属性与保护导向
 
1.1城市历史公园的公域遗产属性
 
“公域遗产”指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具有公共空间属性,公众可进入、使用其全部或部分空间无准入限制的遗产对象。与历史园林、历史名园等私域权属的园林遗产相比,园林空间的公域属性是城市历史公园的显著特征。在《佛罗伦萨宪章》中,历史园林被定义为“由建筑和园艺景观组成,具有历史或艺术价值的小型花园(smallgardens)和大型公园(largeparks)”,在遗产类属上被归列为古迹[2];反映出彼时遗产保护界从建筑遗产附属要素角度认知园林景观遗产的思路。受此影响,遗产保护界对早期园林遗产的价值认知与保护主要以园艺艺术证据价值和精英(园主、设计师)纪念价值为导向,以皇家、私家园林(意大利百泉宫、卡塞塔花园、苏州园林等)等私域园林为重点登录保护对象。

中国自1992年沿用至今的以历史名园概念[3]和以登录文保单位方式认定名园遗产的保护制度即受到《佛罗伦萨宪章》影响。但在2017年《关于城市历史公园的文件》(以下简称《文件》)中,城市历史公园被单独定义为“城市、城镇组成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和对大众开放的公共园林”;同时,其遗产类型也被调整为“地段遗产”[1]。此外,《文件》强调了公园的公共权属(publicownership)、非设计生成(notdesigned)特点和公共财富属性[1],突出了城市历史公园以园林空间公域属性为侧重点的价值认知与保护管理导向。
 
1.2公域遗产价值认知的公共文化视角
 
遗产价值指遗产对象满足其保护、使用主体文化及实用需求的价值效用。遗产价值理论是遗产保护、更新应用研究的前提和导向,不同的价值视角决定不同的遗产定位及其价值识别、保护方向。遗产保护运动源起至今,遗产保护界对于各类城乡遗产的价值认知大致经历了精英文化—消费文化—公共文化3次视角转换②。城市历史公园自建成、使用之日起便是城市重要的功能空间和公共文化场所,相比于工业遗产、校园遗产、历史街区等其他“地段遗产”,在功能关联性、空间开放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与城市整体和周边邻近地段的关系更为紧密③,其遗产价值具有显著的公共属性[4]。

学界对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认知视角也逐渐从聚焦精英历史纪念、园艺范式证明转向关注城市公共历史见证、公共生活建构:张天洁等[5]提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4项近代公园遗产价值解析要素;周向频等[6]建构了历史公园遗产价值评估的五维价值系统(科学、美学、生态、社会、文化);肖竞等[7]提出了以历史证据和公共文化为线索的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双系统识别框架。
 
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公共属性与保护导向
 
1.3公共文化视角下的城园统筹保护
 
公共文化视角下,城市历史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功能单元,是城市公民共同参与建造和使用的公共空间,与城市整体发展存在着多重尺度和多维向度的空间、功能、文化联系,其遗产价值的识别与保护须结合城园关联方式统筹考量。对此,既有研究分别从公园遗产价值识别、保护2条脉络展开探索:周向频等[8-9]梳理出以分期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为方法论和以文献考证、田野调查、统计分析为解析手段的园林遗产价值识别范式,提出了价值评估指导、分级分类保护、保护发展平衡的历史公园保护更新原则;戴代新等[10-11]从物质、活动、意义3个方面建构了基于专家评分和认知地图法的城市历史公园文化空间价值评估方法,从遗产信息可读性角度建构了以历史考据、信息筛选、风貌复原、要素复原为步骤的历史公园历史场景可视化展示方法;肖竞等[12]建构了以城市历史景观方法论为基础的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层积分析方法;杜爽等[13]从人地关系角度提出了城市历史公园景观网络保护、管理方法。
 
综上,城市历史公园是具有空间公域性的特殊遗产对象,其遗产价值评估涉及公共效用分析,须从公园与城市空间、功能、社会关系的多维向度和宏观、中规、微观的多重尺度展开研究。在这方面,已有研究呈现出公园遗产价值认知的“视野转向”(从精英文化视角向公共文化视角转变)和价值解析的“尺度拓展”(从园区、园景内部尺度向城园、地段外部尺度拓展)趋势。为此,笔者拟从公共文化视角解析城市历史公园的遗产价值,建构城园关联的公园遗产价值多尺度识别与统筹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