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视角下的天津公园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3.1影响公园活力的因素及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证明公园绿地的供给特征,如外部空间功能及开发强度、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密度等,及内部构成如绿地率、体育设施数量等[12-13,25]是影响公园使用活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研究较少涉及需求特征,且主要为静态规模或居民主观感知。
因此,本研究侧重于需求视角,利用线性回归模型③分析公园服务半径内的人群动态规模对其活力的影响程度。需要强调的是,服务半径参考规范[10]中的公园规模取值不同。自变量(X)为在日间时段Ta内公园服务半径内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以4h为间隔的人群密度波动性;因变量(Y)分别为各级、各类公园于Ta内的活力强度及波动性。其中,活力模式选取HL、LH2类数量占比较高的类型。
因此,本研究侧重于需求视角,利用线性回归模型③分析公园服务半径内的人群动态规模对其活力的影响程度。需要强调的是,服务半径参考规范[10]中的公园规模取值不同。自变量(X)为在日间时段Ta内公园服务半径内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以4h为间隔的人群密度波动性;因变量(Y)分别为各级、各类公园于Ta内的活力强度及波动性。其中,活力模式选取HL、LH2类数量占比较高的类型。
3.2服务半径内人群动态分布的影响
3.2.1对各级公园活力的影响分析
对于各级公园而言(表2),服务半径内的平均人群密度X1与公园活力强度Y11、Y21的R2分别为0.685、0.619,结果通过德宾-沃森检验(即变量间无自相关性),且影响关系显著(p<0.01),即各级公园服务半径内的人群密度对其使用情况影响较大;人群密度波动性X2与公园活力波动性Y12、Y22的R2分别为0.685、0.157,即社区公园服务范围内人群密度的波动对其内部活力变化的影响较大,而综合公园则基本不受影响。
3.2.2对HL、LH公园活力的影响分析
就不同活力模式的公园而言(表3),受服务半径内人群密度X1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类型为:LHS>HLS>HLZ>LHZ。即LHS公园的活力强度受服务范围内人群密度的影响较大,而HLZ和LHZ公园的人群吸引能力取决于外部可达性、内部配套设施丰富性等供给因素,而不是服务半径内的需求密度。除此之外,人群密度波动性X2仅对HLS公园的人群聚集变化有较大影响(R2=0.685),即可印证该类公园的活力相较于其他层级或模式的公园,受周边动态需求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