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景观公园早已突破传统公园的内涵 - PenJing8
分享好友 园林首页 园林分类 切换频道

后工业景观公园早已突破传统公园的内涵

2023-08-2200李梦一欣
后工业景观
 
工业时代,那个代表着速度和“进步”的纷繁世界,曾支配着城市中无数钢铁厂日夜不停地运转。厂房内外相互交错的管道和楼梯、生产与运输通道、坡道以及久久矗立的高炉和热风炉,与其说是一种建筑结构,不如说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钢铁城市。随着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变迁,在城市内部和边缘地区不断涌现多尺度工业废弃地,它们促使风景园林师开始思考由此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在社会和生态层面,如何将那些承载着工业遗存且被污染的“反场所”(anti-place)变成一种美好的城市绿色空间,继而拓展除花园以外的理想景观范式?
 
在情感和理性层面,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空间使用者与被改造的工业区域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在文化和美学层面,如何在重塑工业文化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多角度地感知工业自然,并探索具有哲学性意涵的“新环境美学表现”?
 
在这些疑问与反思中,后工业景观产生了。它或许是利奥·马克思心中“花园里的机器”(Themachineinthegarden),彼得·拉兹眼中“铁锈”(rustred)斑驳的巨型人造物,也或许是德特玛·约尔格所描绘的“新荒野”(newwilderness)景观。但本质上,这些景观概念都凝聚着工业文化背景下土地、自然和人类生活方式被重新看待与建构的全部过程。

后工业景观公园早已突破传统公园的内涵
 
其中,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高线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后工业景观项目,标志着我们已处于一场轰轰烈烈的景观历史变革中。在这些项目中,公园被视作“流动的景观”,充分揭示着历史与自然的演替,以及工业遗迹和场地生命的延续。有趣的是,这些项目都被赋予“公园”(park)这一主题词。或许,在废弃地转型中,更多设计师希望通过公园这一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绿色空间形式,来提升后工业景观本身的社会认知度,并产生更广泛的空间影响力。事实上,在当代景观生态和美学范式的转变中,所谓的后工业景观公园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内涵,展现出独具魅力的工业崇高感和十分珍贵的城市自然荒野性特征。
 
那些荒废的厂房、铁轨、采石场、机场用地和垃圾山都已转化为城市景观重构的重要空间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着意料之外的可能性。正如彼得·拉兹所提出的:“与劣地共舞”的后工业景观是我们所共同拥有的独特城市景观典范。由此,当代风景园林专业具备了特殊的使命与责任:我们是在一个被人类近代文明所蹂躏和破坏的沉疴上,创造人类可承受的永续未来。在风景园林领域,塑造后工业景观不仅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挑战,而且能够不断促使风景园林师实现自我认知的转变。
 
因此,涌现出了贝尔纳·拉索斯、理查德·哈格、彼得·拉兹、尼尔·柯克伍德、詹姆斯·科纳等一大批著名的风景园林师,他们所呈现的后工业景观设计哲学与方法至今仍影响着中西方后工业景观理论的更迭与实践的创新。
 
总之,在回顾与展望中,本期专题希望凝聚后工业景观在理论和实践中所迸发的独特力量,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们理性且细腻的表达,更广泛地体现后工业景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推动不同文化背景下后工业景观理念与方法的碰撞与交流。最终,
通过设计与研究,实现真正的工业废弃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