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景观基于批判历史观的场地设计途径 - PenJing8
后工业景观基于批判历史观的场地设计途径
2023-08-22 08:54:36  浏览:0
基于批判历史观的场地设计途径
 
对首钢后工业景观历史价值的探讨,除了上文提出的纪念-机器大工业的碎片化和考古-技术人文的多层化的研究方法外,为满足设计研究的需求,应采取一种批判且创造性的分析方法。在总结了首钢历史基底的特征后,笔者基于批判的历史观,提出空间叙事、碎片复写与语境互文的历史再现途径,将首钢北区的众多案例作为设计研究对象。

后工业景观基于批判历史观的场地设计途径

后工业景观基于批判历史观的场地设计途径
 
 
首钢后工业景观的历史大多是可见与可读的,“空间叙事”可以将其再现;同时,对于那些潜藏在场地中的多层历史,“碎片复写”则让共同呈现变为可能;最后,对那些难以察觉或已经消失的历史则可通过“语境互文”,创造一个与原有场地相关的新历史。需强调的是,空间叙事、碎片复写与语境互文3种设计途径都需要在后工业景观的文本图像和物质空间两个层面同时开展[17](图4、5)。
 
3.1空间叙事
 
叙事是一个行之有效再现场地历史的方法——通过文本、图像和空间对历史展开叙述。设计师根据具体的历史场景去构建相应的空间叙事,再现场地中(曾经)存在的人物、事件以及遗存的历史,将其融入提前设计好的行进路线中,并以导览册的辅助形式向游客讲述场地历史。设计师也时常通过构筑物隐含叙事,或通过场所氛围的营造暗示某个重要历史时刻。
 
首钢金安桥与石景山的更新设计通过线性叙事来串联起沿途众多工业与人文历史。对于首钢最后一处高密集后工业遗存区域,设计师并没有设定一个固定的游览序列,而是将金安桥纷繁复杂的工业生产信息与新的景观解说系统进行有机关联,创造一个能让游客自由漫步同时又能与“大机器”产生精神共鸣的后工业场所。设计师对原有场地沿铁轨方向的线性空间逻辑进行梳理,使其与新的空中景观步行系统耦合。同时,将旧有的天车、管廊、转运塔、水池与料仓等废弃物料运输系统与新的景观要素进行并置,不断拉近遗存与游客的距离,借助高炉物料转运场景的解说铭牌,鼓励游客在漫步中逐步感知金安桥的工业历史。
 
石景山作为历史悠久的宗教名山,除了留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外,还保留有不同时期的工业遗迹,设计师结合原有排洪道在山体南侧恢复了一条可直达山顶的历史蹬道。蹬道串联起了前工业、工业和后工业各个阶段的历史。设计师试图唤起游客对古寺遗址和工业废墟的观想与审美,引导游客对首钢这一段百年工业化历史进行重新定位,让近代工业历史逐渐融入石景山的大历史——《元史》中的燕都仙山历史以及先秦《山海经》中的永定河出山口传说。
 
首钢威尼斯“铸忆”展览是以多线叙事为主体的沉浸式室内展陈,通过仿效欧洲传统的“奇异屋”的展陈模式,以细致入微的个人视角讲述了首钢大院中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故事。游客被引导进入一个高度还原的首钢大院工作生活场景中,展览共时性地展示了首钢正在进行的更新项目中被隐藏的集体记忆[18]。展览探索并再现了首钢深厚的工业、工厂与人文历史,为当下的首钢复兴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许多情况下,设计师既没有文本,也没可利用的叙事路径,因而在空间叙事之外,笔者提出了用更灵活的操作方法来再现历史——碎片复写与语境互文。
 
3.2碎片复写
 
复写的目的是共时性再现不同历史层信息,更加注重层与层间关系的表达,讲求与古为新的大历史观,而不是将目光只局限在某一段历史,而忽略其他历史。在面对碎片化的历史时,明晰各历史层的非线性关系是再现的基本前提[19]。作为一种能将场地、历史和设计三者有效结合的设计方法,碎片复写为设计师创造出让人们与历史不期而遇的后工业场所提供设计理论支撑。
 
首钢西十片区的更新设计中,设计师在水平面上沿物料运输线梳理了场地历史信息,在垂直面上将场地和遗存分为地面铁轨、天车架、高空管廊3层;同时,根据历史价值、工业特征、空间类型、安全评估等原则将遗存分层分类,采取不同的针对性设计介入策略。在西十片区置入的新景观层的形式生成和材质表达都基于原有场地空间格局。设计师试图让各历史层变得清晰可读,不同历史时期的痕迹都能被综合再现,更新后的景观中场地历史具有共时性和自明性,让未来的使用者能更好地体会场地本身的历史厚重感[20]。
 
 
首钢秀池的更新设计则试图再现贮藏在冷却池和仿古建筑等技术人文遗存中的历史。为尽可能保留秀池混凝土堤岸上的乔木,以现状树点位为参考,设计了曲折的亲水平台和路径。滨水堤岸的设计则采用草坡直接入水,中间穿插毛石挡墙的策略,旨在通过保留旧有景观遗存来提醒游客秀池曾经的园林工厂历史。秀池东侧围墙上的9个龙头泄水口以并置的形式再现历史,三高炉工业冷却水通过泄水口排放到秀池中降温。设计师将修复过的龙头挪至秀池西北侧的亲水平台,精心设计了9个镜面不锈钢底座,将9个龙头的朝向三高炉一字排开,同时略微转动角度,戏剧性地再现“九龙吐水”的历史场景。
 
在首钢群明湖的驳岸改造中,设计尝试让所有历史层共同呈现。群明湖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一直被作为工业晾水池使用,设计师将部分混凝土堤岸替换为自然曲线化的绿地,同时为了应对石景山区日益紧张的用水情况,将局部岸线向内收缩,形成曲直有序、凸凹有度的滨湖绿色空间。在群明湖驳岸的改造中,将首钢园林工厂时期营建的“颐和园山水自然”与直线形的渠化工业堤岸的“工业自然”相结合,更新后的湖体留存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游客对建成后景象的认知。同时,为彰显群明湖独特的人文历史特质,首钢园林工厂时期中的湖心岛、水榭、画廊和长桥等仿古建筑群被修复,逐步加强了颐和园山水范式的隐喻,随着湖滨的工业建筑和冬奥设施的落成,群明湖景观如马赛克拼贴般的历史被进一步强化。
 
3.3语境互文
 
互文在文学上被视为一种有力的隐喻和修辞手段。如果说复写关注的是场地内的多层历史的话,互文则更加关注场地外的历史,将游客的观想引向远方,让人得以短暂脱离当下环境。语境互文的设计策略强调一个场地的历史被另一个相关场地的历史所引用或置换。这种引用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基于创造性分析(inventiveanalysis),为当下同质化的工业遗产与景观更新案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对历史的恰当引用为重新定位场地历史角色提供可能。
 
一个最为明确的语境互文关系即是在空间上形成系统的视觉标识,首钢北区以高炉、首钢大跳台、石景山为核心形成了新的空间和文化地标,三者几乎能在北区所有场地设计中被看见,在视觉和认知上成为区域最重要的借景点和历史参考点。同时,这些庞大的地标也能成为一个覆盖全域的观景点,成为人们登高俯瞰的好去处。数字化技术则为互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将更新后场地的历史景观、设计过程以及建成后的使用等多方面信息相叠和,集存在数字化平台和移动终端上,即便没有设计师本人的亲自叙述,游客依旧能解读出由数字文本和图像共同呈现的场地历史,结合沉浸式的现场感知,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首钢后工业景观中的历史。再现历史可以变成点对点的述说,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全方位展示工业景观的“技术说明书”。
 
另一种语境互文关系的构建则可通过在空间氛围上的积极营造,在设计感性层面上的构建,让游客重新“触碰”到场地中的历史。群明湖沉水钢栈道和矩阵喷泉的改造可视为一种基于历史氛围营造的尝试。群明湖在首钢停产前作为厂区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工业循环水池,主要功能是收集动力厂、高炉、焦炉等生产单元的工业冷却用水,经过高压喷洒和静置沉淀等环节对水进行降温,并最终通过泵站将水重新注回,形成循环。分布在群明湖北侧的170个混凝土柱喷泉矩阵是这一降温环节的重要历史物证。
 
互文空间氛围的营造途径具体包含以下3个方面。一是空间本体方面。设计通过置入一条蜿蜒曲折且隐藏于水下的沉水钢栈道让游客“半潜”入湖体。这种“摩西分海”般的游览途径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暗示游客是以与“水”相同的身份被“注入”池中[21]。二是氛围营造方面。游客在沿着栈道穿越两侧的混凝土柱阵时,两侧的喷泉和雾喷会不定时开启,营造出瞬时云雾缭绕的氛围,再现了群明湖曾经水雾弥漫的工业生产景象,历史场景在人们(身体)通行的过程中被再现。三是文本解说方面。设计师在栈道的关键节点处设置了对应的解说系统,以“技术说明书”的方式向游客系统详细阐述群明湖的发展与变迁史。
 
4结语
 
在当下众多后工业景观实践中,追求设计独创性俨然已成为共识,但笔者认为,更新与改造应基于一个锚点。暂时摆脱场地历史束缚的设计值得追求,设计也可能是一种形式上夸张的幻象(fancy),但建立在连续、理性历史认知基础上的设计同样值得探寻。对后工业场地历史进行解构与再创造,即是想象(imagination),而空间叙事、碎片复写与语境互文等批判性设计策略则是以历史为锚点,创造一个具有场地适宜性和历史连续性的新设计[17]。
 
历史永远在寻找和捕获最能安放它的形式,设计是为实现这一现实赋形而不懈努力的过程途径。隐藏在后工业场地中的历史只有在新设计中可见、可读、可思与可想,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