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之母的3个未来实践逻辑 - PenJing8
分享好友 园林首页 园林分类 切换频道

花园之母的3个未来实践逻辑

2023-08-1800程堂仁
花园之母”的未来实践逻辑:振兴民族花卉产业、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
 
植物是灵动的风景,更是风景园林的灵魂。振兴民族花卉产业、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和基础是知己知彼,策略就是对标对表,学习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园+千年种子库+数字库”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模式,全球范围收集、开发和利用特色优异种质资源,加强种质创新和品种创制,解决好“品种”和“技术”的自立自强和自主创新,是打破限制产业发展瓶颈和技术壁垒,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中国特色花卉产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中国花卉产业提质增效、营建中国特色地域景观的重要对策。
 
3.1知彼:对标对表花卉强国标准,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
 
分析世界花卉产业强国的共性特点,均具有五方面显著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1)自主产权品种和产品的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2)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及新花卉开发能力;
 
3)技术创新及其对核心竞争力提升和产业推动的作用;
 
4)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花卉企业、研究成果以及有国际话语权的人物;
 
5)花卉文化厚重且有创新力和影响力。对标对表并补齐在资源研究、品种创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名企培育、成果凝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就是振兴中国民族花卉产业的奋斗目标和重要路径。
 
3.2知己:加强特色资源研究,坚决打赢花卉种业翻身仗和攻坚战
 
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是开展品种创新和新花卉开发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花卉和栽培花卉资源,研究表明,中国植物种质资源呈现三大特点。
 
1)物种多样性丰富。据物种2000中国节点官网(http://col.especies.cn/)统计,截至2022年3月21日,中国有维管植物34590种,其中被子植物31961种、裸子植物289种、蕨类植物2340种,占全球维管植物(351983种)的9.83%,占全球被子植物(337067种)的9.48%、裸子植物(1303种)的22.18%、蕨类植物(13613种)的17.19%。中国高等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共462科,4017属,38394种,全球共1051科,18666属,373118种,中国分别占全球43.96%的科,21.52%的属和10.29%的种[37]。2)特有成分高。


中国有杜仲科(Eucommi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2个特有科;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恩格勒系统1964)、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马尾树科(Rhoipteleaceae,哈钦松系统)、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哈钦松系统)和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6个单型科近乎中国特有,主要分布区在中国境内;中国有212个特有属,高等植物物种特有比例为49.67%;被子植物300种以上的大科中,特有种比例最高的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特有种占80.09%,其次为报春花科(Primulaceae)和樟科(Lauraceae),分别为71.02%和71.01%,排在前7~10位的科特有比例在60.62%~68.01%[38-39]。
 
3)优异遗传资源突出。我国的野生观赏植物有7930种,能够直接用于生产开发的有1000种以上,具开发潜力的花卉有数千种,是多种观赏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拥有多个中国特产属(或种),为新花卉开发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众多特色材料和优异基因资源[33-34]。

同时,要充分认识关键亲本对全球花卉育种的贡献,过去的中国古老月季、杜鹃、菊花等优异资源对全球花卉产业和育种作出不可比拟的突破性贡献,至今,山杏(Prunussibirica,包括杏P.armeniaca、山桃P.davidiana)对抗寒梅花(P.mume)育种、杜鹃叶山茶(Camelliaazalea)对四季山茶花育种、疏花蔷薇(Rosalaxa)对抗寒抗旱月季育种、滇牡丹(Paeoniadelavayi)和大花黄牡丹(P.ludlowii)对黄色牡丹育种、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caudata)对香花紫薇育种、太行菊(Opisthopappustaihangensis)对超大冠幅抗寒抗旱地被菊育种、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indicumvar.aromaticum)对香花菊花育种、五唇兰(Phalaenopsispulcherrima)对香花蝴蝶兰育种、小檗叶蔷薇(Rosaberberifolia)对‘eye’系列月季育种、圆锥绣球(Hydrangeapaniculata)对抗寒绣球育种等依然持续贡献强大的优异基因。这些中国特色的花卉种质资源是持续推进中国乃至全球花卉种质创新和品种创制的关键种质基础。

花园之母的未来实践逻辑
 
3.3善作:坚持花卉科技自立自强和四个面向,聚焦技术创新加强攻关
 
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和优越性,坚持走资源创新和特色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我国特色花卉种质资源潜力,强化特色花卉和乡土花卉研发,加大新花卉开发和原始创新力度,形成中国资源特色的花卉种类和类型,特别是高抗型、丰花性、长花期、奇特花色花型的突破性品种培育力度,形成一批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种;另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对国外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结合本土特色资源开展创新,实现资源优势向品种优势、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推进资源大国向种业强国、产业强国和贸易强国转化,是振兴中国民族花卉产业的必由之路;三要完善国家科研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发展布局,调整重点资助领域,改革“横向碎片化”和“纵向断层化”的资助方式,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基础性研发设施和项目的持续稳定投入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和“四个面向”的发展战略。针对园林花卉科技创新,必须面向世界花卉科技前沿;面向三农、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经济主战场;面向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生态良好、环境友好、健康宜居的人民生命健康,聚焦以基因组学、基因编辑(CRISPR/Cas9)、分子设计聚合育种、全基因组选择为代表的前沿引领技术,以重要性状(观赏、抗逆、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分子解析、关键核心亲本筛选、木本花卉遗传转化体系构建、花卉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开发、新花卉开发、园艺康养等关键共性技术,以体胚发生为代表的高效繁殖和智慧轻简为代表的高效栽培等现代工程技术,以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植物工厂、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花卉衍生物等颠覆性技术开展协同攻关,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提供新花卉、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
 
3.4善成:处理好发展中的五方面关系,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国际与国内的关系。正确认识“中国名花世界化”与“世界名花国产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处理好国内外市场双循环的关系。在品种的选择和应用上不能一味媚外,也不能故步自封。提高自主品种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二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建立中国特色资源严格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机制,建立放归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坚持顺应自然、适地适生的生态法则,注重乡土、重视归化。“既不牺牲资源,也不破坏环境”是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和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是绿化与美化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的全产业链创新。坚持公园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大地园林化的统一布局,特别注重城市低碳园林建设中植物生理生态和环境响应机理、城市逆境植物品种选择与应用关键技术开发。推广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的木本和宿根植物,提升城乡绿地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加大杨柳飞絮、致敏花粉等防治研究和治理力度,提升城乡居民绿色宜居感受,鼓励种植乡土树种,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40]。在节俭务实推进城乡绿化的同时,更加关注261.2万km2荒漠化土地、99.1万km2盐碱地等困难立地的绿化美化。
 
四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建立完善责权利明晰的品种专利保护机制,完善公益性单位品种保护费减免制度;建立花卉尤其是景观花卉的良种使用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产出和使用诚信机制。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稳步推进国家花卉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花卉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建设,坚持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统一,明确企业责任与企业家担当,不断克服补齐重引进轻培育、重研发轻应用、重人力轻智能等产业短板和弱项。
 
五是发展与融合的关系。走规模控制、品质化、精品化、多样化产业发展路线,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花卉文化,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又要避免盲目自信。注重功能性产品开发应用,药食医用妆养结合,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集研发、生产、观光、自然教育、生态建设、衍生产品加工、园艺康养等多位一体的综合业态,推进园林花卉主题都市农业和特色小镇建设。


花园之母的未来实践逻辑
 
4结语
 
诚然,被称作“园艺淘金者”的植物猎人们是为利而生、为利而往,带着商业目的乘兴而来,有的阔别新婚燕尔的娇妻,跋山涉水,历经各种险境磨难;有的忍受病痛孤独贫穷,经受异国文化冲击;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带着伤痛而去;有的病逝于踌躇满志来华的途中;有的遗憾地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上。可以说,他们在饱受苦难中成就了“花园之母”的美名,也在不择手段中将“花园之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植物们引种到异域他乡,华丽绽放,绚烂了全世界。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在人类强大的意志和力量干预下,加速了植物变迁的历史进程,让人类的花园从此更加千娇百媚、万紫千红。

敢为人先、为利献身的植物猎人们在那个充满隔阂、躁动、冒险和骚乱的大殖民时代,通过植物,让世界发生了真切而鲜活的改变,同时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由此打造出更加炫丽的花园,并创造了巨大财富,却也为人类制造了难以想象的悲剧,它直接或间接地使英国向全球扩张的梦想成为可能,蝴蝶效应的结果是扰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改变[4]封二[41-42]。
 
 
同时,19世纪欧洲列强凭借在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权益,也推动了近代西方博物学地理空间延伸及博物学知识构建完善。然而,正如自然科学史研究者范发迪指出的那样:帝国背景下的博物学活动,不只代表探求事实的科学研究,也反映出(某种文化定义下的)认知领域的侵略性扩张[43]。成千上万在华发现的中国特有植物都以西方传教士、植物学家、植物猎人或皇室权贵人物命名,丝毫没有顾及植物的本土文化特征,显然就是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标签和例证。
 
今天的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告别了欺辱、落后和贫穷,正迈着昂扬自信的步伐走进新时代,正在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创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致力于携手共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美好家园,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4]。

有5000年“盛世花开”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底蕴自信,有全国园林花卉同行“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初心使命,有“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时代号召,历经百年沧桑的“花园之母”风华正茂,必将在世界园林的舞台再展英姿、大放异彩,其色、其香、其格、其韵也必将更多惠及世人、更好美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