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特征研究 - PenJing8
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特征研究
2023-08-03 16:52:13  浏览:0
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特征研究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深处西南腹地的彝族传统聚落也正因城市资本的冲击而发生变化。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访谈和空间分析,对西南彝族传统聚落的周边环境特征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了聚落空间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彝族传统聚落集中分布的凉山、滇中和红河3个地区的空间表征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与地域性环境特征深度耦合,其中凉山地区聚落主要以散居形式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滇中地区聚落主要沿山脚聚居以避让肥沃的生产耕地;红河地区聚落主要依山体密集布局以回应紧张的用地条件。通过研究,系统梳理了西南彝族传统聚落的环境适应及其空间特征,并为现代聚落的营建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指导。
 
1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向西部纵深推进,城市资本不断涌入身处西南腹地的彝族传统聚落,经济社会正发生巨大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断崖式变化,传统聚落空间不再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更新和重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速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用了120年的时间,法国100年,德国80年,国40年(1860—1900),而中国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1]。
 
由此可见,在如此迅猛的发展浪潮的席卷下,即使是远离城市的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也无法“幸免”,广大的学者也意识到,若再不加以关注,这颗镶嵌在中华民族史上的明珠终将被淹没。就文化而言,在宗教祭祀、节庆活动[2]、生活习俗[3]、服饰[4]、体育[5]、色彩[6]等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对西南彝族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就聚落景观而言,主要集中在文化、景观空间和传统建筑、生产生活实践3个方面。经过大量学者80年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大尺度的聚落布局和小尺度的聚落空间及传统建筑上。在聚落布局层面,通过遥感技术和GIS数据分析平台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聚落结构[7]、空间格局[8]、构成要素[9-13]等进行研究总结。在聚落空间和传统建筑层面,通过实地调研和空间分析等方法,逐步开始关注诸如土掌房、“一颗印”[14]、瓦板房[15-17]、“提半楼”[18]等典型建筑形式的环境适应特征。此外,对于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彝族而言,部分学者也就其农作物文化、农耕习俗、生产工具[19]等方面进行了梳理。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彝族传统文化的视角从选址、聚落演变过程、空间结构、建筑布局方式、聚落组成景观要素等方面对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20-26],而对聚落景观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则少有关注,仅有的研究也多是从微气候适应性特征[27]和生产生活的智慧[28]总结着手,使得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长期处于模糊状态,这也正是本文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2研究方法

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特征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广泛的实地调研,利用实地测量、拍照、无人机航拍、现场实测、卫星图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对区域自然环境、聚落及周边环境、聚落内部景观要素、建筑单体、精神空间、营建过程及工艺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典型性、代表性、完整性等原则对西南彝族分布区域的聚落进行筛选,明确了23个调研对象(表1)及其集中分布的凉山、滇中和红河3个典型地区,并通过3次调研获取了本次研究的一手资料(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