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当前建设面临的3个问题 - PenJing8
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当前建设面临的3个问题
2023-07-30 22:40:20  浏览:0
 从邻避到迎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城市生活
 
摘要: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基础,对城市居民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新时期城市发展理念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转向高质量发展及以人民为中心。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时代背景与当前机遇出发,以建筑学视角对基础设施建设展开讨论,从规划与布局、设计与建设2个层面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原则,总结出增强开放性、体验性、文化性、社会性与生态性4种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论证,以期为基础设施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参考。
 
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与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息息相关。传统基础设施多以其功能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而较少关注其开放性、文化性、互动性等关乎居民切身体验的“软指标”。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城市进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城市建设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因此,深入研究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新型基础设施,对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基础设施当前建设面临的问题着手,结合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探讨从建筑学视角将基础设施建设更加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变“邻避效应”为“迎臂效应”,以厘清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在问题,并借此对未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方式进行探讨。
 
1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当前建设面临的问题
 
1.1基础设施的含义及特点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1]。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及供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
 
作为抽象的系统与技术载体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往往会以具体的形式显现出来,以某种建筑物而存在,比如变电站既是电力系统的交换站也是建筑学意义上的工业建筑,这种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与建筑空间场所结合的重要特征,决定了基础设施研究与建筑学的不可分割,涉及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既包括实用的一面,也包括美学的一面,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的交融、功能与造型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融合等特点。

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当前建设面临
 
1.2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基础设施作为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物质空间和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支撑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占据了城市中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随着可利用土地越来越稀缺,基础设施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其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传统基础设施因其封闭、粗糙的建筑形象破坏了城市景观风貌,割裂了城市地块,继而引发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重功能而轻文化,重数量而轻质量。在过去的40多年中,中国的每个城市几乎都在大拆大建中迅猛发展,同质化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缺乏鲜明特色。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亦是如此,在设计建造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考虑了其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单一的服务功能,一味地注重功能与效率而忽视其标志性与文化品位,缺乏开放性与包容性,建筑空间较为单一、封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也难以满足人民对城市生活环境越来越高的需求。
 
另一方面,传统基础设施封闭性较强,与城市公共生活格格不入。基础设施在建设中常会遭遇邻避效应[2]。垃圾站、变电站、发电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或城市发展需要而建,由于其直接、间接存在或是附近居民主观认为其带有污染、危险等可能性,会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常常在建设的过程中遭到邻近居民的反对与抵制,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和谐甚至产生激烈的社会矛盾,由此而产生的现象被称为“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NIMBY)[3]。邻避效应不仅影响社会的稳定,还可能造成项目的搁置与取消,不利于城市的正常建设发展[4]。同时,传统基础设施易成为藏在城市背面的“短板”,如高架路造成的城市割裂,变电站带来的邻避效应,导致周边土地价值的降低,加上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种种因素加剧了居民对于基础设施的误解与抵触。

基础设施的含义与当前建设面临
 
1.3将基础设施融入城市公共生活
 
当下城市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实际上却面临着功能单一、文化性缺失、空间品质降低、邻避效应、土地价值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空间有效率和利用率较低。如今这种强制性、封闭性、单一功能性的基础设施空间已不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与邻避效应相对应的是最早由中国台湾学者丘昌泰提出的“迎臂效应”(Yes-In-My-Backyard,YIMBY),即邻避设施建设没有遭受居民的反对甚至受到居民欢迎的现象[5]。
 
从“邻避”到“迎臂”,是治理邻避效应的方向与目的,也是基础设施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理想状态。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更加重视居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强调将基础设施与居民日常活动相结合,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转型为公共体验场所、科普教育场所等城市公共空间,从而激发城市活力。
 
 
作为分配公共资源、协调公共关系、改善公共环境的城市网络化系统,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研究的一个趋势。新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造,陈旧或废弃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再利用,均是建筑师的研究切入点,对基础设施整体品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跨学科、跨部门的复杂性,从开始探索到最终的方案落地,常常需要反复沟通,使原本冰冷、封闭的工程设施变为开放的、文化的、多元的、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学推动城市建设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