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需求导向与环境营建的4个思考 - PenJing8
川西林盘需求导向与环境营建的4个思考
2023-07-12 14:32:48  浏览:0
 川西林盘需求导向与环境营建思考
 
3.1川西林盘“人-情”环境营建思考
 
3.1.1林盘“人-情”需求
 
林盘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成都统计年鉴显示,近20年来,全市年末总人口逐年增长,但乡村劳动力呈负增长,城乡人口比例逐年升高。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发生变化,人口常年流失导致林盘空心化、老年化,甚至消失,2007—2019年,仅新津、崇州、温江林盘数量已累计减少2700余个,占原有林盘总数的15.45%[5]37[20]。
 
不少留守林盘的乡民虽有一技之长,但文化程度不高(中学及以下学历高达92.72%,全年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仅占家庭人均总支出的5.44%),大部分仍从事小农生产以供日常生活,对新事物的认知度不高,对先进生产技能掌握不足。相比之下,常年在外人员更具备对外缘事物的认知力、观察力,拥有市场分析、先进技术应用与运营管理能力,但由于地方人脉缺失、资源不足导致返乡创业困难,林盘民情淡化、社会机制丢失、新秩序难以建立致使林盘存续力下降。

近年乡村旅游成为热门,乡村振兴战略促使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行为主体加入林盘的规划建设、经营与管理之中,社会关系结构变得愈加复杂,但大部分参与林盘建设的行政机构、设计单位、运营资本等并不能得到原住乡民的理解与接纳,他们缺乏与乡民的深入交流互动,致使乡民的自主力、话语权和职能作用弱化,乡民自信心、能动性受损,林盘全面复兴略显疲软。
 
3.1.2林盘“人-情”织补与关系营建
 
1)认同感的建立。个体的人常常对自我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价值判断与评估,如果长期不被肯定或承认便会逐渐对周边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疏离感,继而影响社会网络结构的完整性。林盘的乡民易知足、善变通、能接纳,带动乡民共同参与并认可他们的能力便可以给予其良好的认同感。
 
认同感有助于激发乡民主观能动性,提升林盘活力,并增强乡民在林盘复兴建设中的成就意识,最终将林盘建设归利于乡民。首先,以生活保障为基础,确保教育、医疗与便民服务先行到位。其次,发掘林盘特色,调动乡贤号召力,利用返乡创业者的市场、技术和资本作用,增强农村劳动力价值,促进职业技能标准化、规模化;建立乡民与创业者、开发主体互补机制,扶助乡民再就业的同时健全特色产业与市场可持续运营体系。
 
最后,明晰其他参与主体的职能,正视乡民作用,尊重乡民意愿,引导乡民自主创造,以实现乡民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助推林盘长远发展。总的来说,良好的认同感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任、互助,林盘乡民认同感建立的根本在于修复林盘社会机制,发扬林盘人文精神,挖掘林盘特色,留住林盘记忆,创新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疏通林盘文化内容、功能和形式等输出渠道,实现林盘文化认同。
 
川西林盘需求导向与环境营建的4个思考

 
2)场所感的营造。场所有助于激发认同情感,是留住乡民、吸引人员返乡的关键要素。在林盘景观意象中,林盘入口满载乡民外出与返乡的记忆,也是林盘连接生产与生活空间的纽带和聚落单元之间的过渡节点,是乡民记忆最深、感知度最高的场所之一(图5、6)。

川西林盘需求导向与环境营建的4个思考

院坝、林下、渠系和井口旁的公共空间则满载了乡民日常生活的记忆,为邻里乡亲提供了闲话家常之地(图7、8)。

此类场所空间可结合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更广泛的审美偏好予以充分保留、整理与再塑造。林盘屋舍布局不拘一格,虽无明显章法,但相互之间隐约可见,各家在保障隐私的同时也可彼此照应,透出林盘邻里和谐的生活气息与氛围,是林盘乡民自然随性但彼此关照的性情反映,其间可根据具体需要适当增设接待、集会、创设等空间加以改善。
 
3.2川西林盘“物-景”环境营建思考
 
3.2.1林盘“物-景”价值导向
 
林盘物景的形成是乡民对事物进行感知并经过价值判断的营造产物,是林盘人文精神的表达。本文根据林盘物相感知调查进行价值导向判断,分析林盘物景营造的发展方向。为确保问卷有效性,调查以半结构访谈形式进行,深入林盘以乡民为主要访谈对象,同时也对其他到访者、相关建设主体等进行访谈。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46份(共回收153份问卷,剔除7份无效问卷),调查时间为2021年10—11月,受访者男女比例为42.47%和57.53%。
 
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人愿意留居林盘生活(43.15%);不愿者主要认为就医、上学和出行等不够方便,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有待改善。但多数人仍认为林盘符合时代发展需要(89.04%),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转型发展潜力(68.18%),林盘的山水自然与景观形象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山水自然84.25%、景观形象71.23%),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是林盘存续的两大核心价值(生态价值95.89%、文化价值80.14%)(表4)。林盘整体风貌、聚落形态与结构布局、民居宅院(整体风貌、建筑结构、建筑屋顶形式、建筑装饰)、乡土材料、渠系、大田、林地、场所空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物相成分是林盘“草树云山”“渠水环绕”“绿岛浮面”山水自然意象形成的关键要素,对林盘景观、生态、文化综合印象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林盘景观形态及各要素间的有机组合关系(表5)。
 
3.2.2林盘“物-景”修复与环境营建
 
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乡村均是先民历经千百年以自然本底为依托融入人文精神的创作,其创作追求超脱的理想情怀与独特的审美意趣。林盘是乡民世代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乡民精神世界的表达媒介,其“物-景”修复与环境建设理应立足于乡民对乡村本体物相的认识与辨析。宏观层面,平原及周边的自然山水环境是林盘生成的基底与原型,应从上层规划给予重视,而林盘是乡民对平原自然山水的再创造,所创造出的生态、文化价值是林盘延承至今的重要缘由,应视为林盘存续的关键。
 
从林盘群系结构来看,林盘所处的川西平原四面环山,其内河流渠系纵横,与平原大田基底一同构成优良的林盘生态环境。治山、理水、护田是保护林盘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保护林盘“山水”原型和环境基底的必要途径。每个林盘聚落都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也是整个平原乡村生态系统的重要单元,因此在林盘保护、修复与更新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保护林盘原有的生态基质、空间布局及群落结构,重点恢复林盘聚落大田、林地、渠系等蓝绿生态要素活力,留存林盘的特色景观风貌、各要素的景观形态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关系等。发掘林盘文化与空间资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教与开发机制,保护林盘文化的衍生产物,注重传承建筑青瓦粉墙光影婆娑、屋舍与竹木虚实相间、邻里之间亲近往来等传统意境,合理提取乡土材料、装饰、器具等景观标识符号并应用到创意性景观节点的打造中。进一步改善建筑内部空间布局,优化使用功能,改进生产条件,提升乡民的生活品质、归属感与林盘吸引力。新村或异地搬迁的林盘在建设过程中更应落实环境生态、景观意境与空间品质等的塑造。
 
3.3林盘“人-情-物-景”的交流与融合
 
人以造物,物以寄情。“山水”一词早已是自然与人文智慧的交融集合,山水哲学、山水艺术、山水文学等领域成果丰硕,林盘与山水文化的形成拥有共通的思想内核,秉承“山水与共,物我合一”的理念。山水文化“形-意-象”的辩证关系不仅是“人-情”“物-景”从本相认知、精神理解到表达呈现的思维过程,也是“人-情-物-景”的交流互融与相互转换。
 
区别于城市人居环境的诸多限制与干扰,传统林盘的营建看似简单自由却又精心巧妙,林盘之中随处可见渠水盈盈,远观似有云山炊烟袅绕,农作四时有序、木成屋舍、竹作扁舟,无处不体现乡民从山水自然中汲取的智慧。留存下来的传统林盘大多保留原有的精神品质与营建智慧,乡民也继承了前人运用距离、时间、经验来传达对自然山水的感知并以此营造林盘景观意境的能力。
 
以自然山水为本,林盘的人文精神是林盘物景存续的关键,其保护修复的核心在于林盘人本需求的完善、情感的修复及其社会生态机制的重新建立。乡民是林盘的创建者、使用者,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生产资料及营建技术,应尊重乡民意愿并发挥其作用来助力林盘建设。

川西林盘需求导向与环境营建的4个思考
 
其他参与林盘建设行为的主体在物景营建的过程中,应基于林盘物相的深入调查,给予乡民引导和支持,强化乡民话语权,提升乡民参与度,鼓励乡民自主营造,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如此,有利于延续林盘人文精神、传承林盘文化、修复林盘物景,继而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存续。现代发展需求、价值认知与审美意识可在林盘的建设中融于表达,继承与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物景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营建智慧,与时俱进实现林盘营建的情景交融(图9)。
 
 
4结论与讨论
 
山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厚的营建思想与哲学智慧。本文以川西林盘为代表,从山水文化中探寻适于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结论如下。
 
1)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具备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林盘具有深厚的山水渊源,平原及其周边的山水环境与林盘景观相得益彰。山水从自然形态到文化形态,是山水形相在精神价值导向下的意象转化,即存在“形-意-象”相互转换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此形成本文对于规划建设研究的逻辑思路,为研究铺垫了理论与方法基础。
 
2)对于林盘的“人-情”“物-景”,其基本民情与物相是形,人本需求与价值导向是意,基于民情通过建立认同感与营造场所感对社会生态机制进行修复并在核心价值导向下对物景再建则是象。对于林盘来说,山水环境是形,人情社会是意,聚落风貌是象,因此通过织补关系重构社会生态机制来实现林盘的物景营造,是林盘保护修复的重要方法与路径,也是其“人-情-物-景”和谐统一的关键。
 
20世纪末,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理念,孟兆祯先生则强调山水城市要将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融入城市建设,为后来森林城市、公园城市、园林城市等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中国的乡村本就是一幅幅山水诗画联结而成的巨制宏图,承载了建造者的审美意识、社会文化与自然智慧。
 
费孝通《乡土中国》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可见土地对中国乡民的重要性,自然对于乡土精神文化、乡村人居环境形成的影响之深远,只是中国地大物博,山水不同,人情各异,因此裘达有别。林盘的失落也会是平原乡村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失落,本文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林盘山水形象的探讨,更聚焦林盘在平原山水之中的成型本质、综合价值和可持续发展途径等乡村人居环境问题,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探讨,对于中国乡村,尤其对具有相似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精神观念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巴蜀聚落人居环境营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