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 PenJing8
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2023-06-13 23:17:47  浏览:0
海岸带韧性景观实践探索
 
5.1政策性韧性规划防灾措施

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政策性措施是海岸带防灾减灾的最基本手段。为了进一步规范海岸带防灾建设和保证沿海地区开发与保护的合理性,沿海各国通过立法引导海岸带地区的韧性规划(表2)。但随着飓风、海啸、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风险的显著增加,各部门进一步从规划战略方面对风险地区防灾规划的修订提供具体指导,并分别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文件和避险方针。

例如,美国在2012年“桑迪”飓风之后,针对受损严重的城市如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等地不同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出台了当地海岸带防护、环境资源保护、海岸带设施维护与管理的韧性规划政策。中国也积极展开一系列海岸带韧性规划探索,先后在福建、广西、广东、海南和渤海湾等地开展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试点并获得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沿海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从海岸带开发建设、空间管制规划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适应性政策。
 
5.2硬性及软性防御基础设施
 
海岸带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对防止海岸带侵蚀和风暴潮等灾害及维持沿海生态系统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国内外沿海城市防御性基础设施建设早期多为硬性防御基础设施,后期逐渐转向以利用自然和生物资源手段为主的软性防御基础设施,现阶段沿海地区的防御手段则多为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性防御基础设施。

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早期防御基础设施以人工硬性工程建设的硬性防御基础设施为主,常见的如护岸、海堤、防波堤、丁坝、防洪闸等(图4-1)。欧洲部分沿海国家较早开展硬性防御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此类硬性工程设施因其防灾能力较好而被长期用于沿海地区以抵御海岸带灾害。

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后期随着硬性防御基础设施建造维护成本高和破坏海岸带景观生态系统等弊端的日益凸显,以及NbS被引入海岸带韧性景观领域,软性防御基础设施逐渐成为加固生态海岸线的重要手段,主要指利用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盐沼地、生物礁及海岸沙丘等构建海岸带自然防御系统(图4-2)。
 
21世纪初至今,多处沿海地区均通过修复海岸带防护林和盐沼地及人工培育红树林手段减弱波浪能量和保护海堤,或通过构建珊瑚礁和牡蛎礁等生物防波堤、保护和培育海岸沙丘等手段构建海岸带防御体系,维护海岸带韧性系统(表2)。软性防御基础设施具有生态性能良好、建设成本较低、后期易于维护和适应性更强等优点,但建设周期较长且见效较慢,不能确定其是否能有效抵御海岸带地区的灾害。
 
随着气候和人口变化的加剧,沿海城市面对的外界干扰越来越多样且复杂。单一的防御基础设施无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海岸带地区,综合性防御基础设施逐渐成为沿海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兼具人工系统的工程韧性及自然系统的生态韧性,对生态、社会及经济等起到多方平衡作用。

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各沿海城市为了提高海岸带的综合防灾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城市海岸带韧性修复和基础设施改造。自2013年美国曼哈顿“BIG-U”②策略提出以来,多个沿海地区相继开展综合性防御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实践建设均通过将硬性防御基础设施和软性防御基础设施有效结合,营造具有韧性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图4-3)。
 
中国沿海等地[48-50]分别通过建设生态堤岸和利用场地自然资源(如红树林、礁石、滩涂等)进行堤前消浪的双重手段,恢复和重建沿海地区防御性基础设施,打造海岸带韧性景观。综上所述,因硬性和软性防御基础设施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在现阶段复合型极端事件强发、多发的城市区域,采用综合性防御基础设施,有利于平衡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滨水景观重建、城市韧性等多方发展之间的需要。
 
5.3适应性漂浮工程技术措施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引发一系列海岸带环境变化和难以预测的灾害风险,已严重威胁到沿海低地的居民住房、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世界各地相继开展海上漂浮工程研究及规划以适应海岸带变化。具体可分为半独立式漂浮工程和独立式漂浮工程2类。
 
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半独立式漂浮工程多沿海岸线建立,依托沿海陆地或海床支撑,可随海平面升降而上下浮动(图5-1)。受海平面上升和洪灾威胁较为频繁的中国华南地区、东南亚及非洲部分沿海国家较早开展了相关漂浮结构实践建设,初期主要聚焦于海上农业及海洋养殖户居住地,如闽南海上渔排、越南浮村、孟加拉国的漂浮农田等。景观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性漂浮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建设重点也逐渐转向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复合功能的漂浮社区、漂浮花园的建设,如荷兰、丹麦以及中国沿海等地[51-53]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模式构想应运而生。

中国海岸带韧性景观的3个实践探索
 
独立式漂浮工程通常距海岸带有一定距离,底部无支撑构建,依靠材料与结构特性实现漂浮(图5-2)。此类适应性漂浮工程通常规模更大,多涉及城市层面。此外,马来西亚和迪拜等以休闲娱乐为主导的人工岛建设尝试也不断兴起。但上述漂浮规划因漂浮建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相关开发建设和涉及规范仍不健全、造价高昂等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由理论变成现实,目前仅马尔代夫和韩国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开始计划建造世界首批漂浮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