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景区建设项目的3个影响评价 - PenJing8
薛家岛景区建设项目的3个影响评价
2023-03-25 18:04:14  浏览:0
建设项目影响评价
 
3.4.1敏感性影响评价
 
1)灾害易发性影响评价。

薛家岛景区建设项目的3个影响评价
 
项目建设区地形坡度大部分位于0°~2°、2°~4°(图4),其地形特征导致的轻度土壤侵蚀[21]可能对周边生态及景观环境产生影响,并造成轻度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应减少对地表的填挖和周边植被的破坏,并应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进行建设。其距海岸线距离为300m左右,受海洋灾害影响较低。
 
2)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项目属于景观类型Ⅱ区,主要为景区的集中建设区,周边生态敏感性较低,用地无特殊生态及景观保护要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轻度噪声和粉尘污染,可能会对基地内部鸟类及植被造成影响,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项目应对基地内植被采取逐渐恢复措施⑤。
 
3.4.2扰动性影响评价
 
项目建设对景区的扰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占有和项目使用2个阶段。项目占地约4.5hm2,相当于景区总建设量的0.58%,带来了景观基质改变,但相对影响较小。项目施工过程中,场地清理、土地平整和土石方开挖等必要活动将对水土流失、景观和谐形成影响,因此有效进行项目过程性管理将与景评一样重要。此外,酒店投入使用后,应结合风景区的总容量合理控制人流量,避免游客规模超载给景区带来的生态扰动。
 
3.4.3景观与生态价值影响评价
 
1)生态价值影响评价。
 
生态价值影响主要体现为对自然岸线及植被的占用。项目现状用地为裸地,周边无水系、森林等生态敏感因素,且距海岸最近为280m,不占用岸线、礁石,实地观测无保护野生动植物,对生态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
 
 
2)景观价值影响评价。
 
景观价值影响主要体现为项目位置与景区各景源的空间距离。评价区内无人文景源,项目距离主要自然景源银沙滩3000m,金沙滩1700m,唐岛湾公园1500m,其建设对沙滩、山体等景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视觉上。
 
3.4.4美学性影响评价
 
美学性影响评价以项目自身在可视范围内的醒目程度、与景源及周边环境的视觉关系,对建成方案的景观效果与影响程度进行模拟分析,并提出景观改善建议。
 
1)景观视觉评价。

薛家岛景区建设项目的3个影响评价
 
从视觉敏感度及视觉遮挡两方面实施评价,运用ArcGIS的视域分析功能,以建设项目建筑最高控制点15m为视点,分析得到该酒店项目在中景(1500m)内的视域范围(图5)。

可以看到,近景范围内项目与周边地块均具有较高的可视度,地块与南侧滨海景观区连通性较好,但中景范围内西北侧高层建筑对项目视域产生了一定遮挡。根据项目用地周边相对坡度及可视程度、周边主要景源的相对视距等[22]分析,该酒店视觉敏感性较低,15m限高及其高宽比不会对唐岛湾、金沙滩等景源有明显遮挡作用,但是会对青岛上戏艺校的南侧视觉连通性产生一定干扰。因此,建议酒店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北侧青岛上戏艺校的布局特点,预留视线通廊,以减小对南北景观的视觉遮挡。
 
2)景观美学评价。

 
 
从人的视觉和心理需求出发,对项目的体量、色彩、材质等进行分析,对其在可视范围内与周边景观的协调度进行景观美学评价。在滨海天际线分析中(图6),以山体、建筑轮廓线为主进行比较,项目周边原有建筑高度(约100m)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酒店在遵循视线通透性的原则上,满足城市轮廓线协调要求。结合地形条件,建议项目优化建筑布局,保证沿主要道路的良好景观视觉层次和景观界面。融合片区风貌特色,酒店建筑风格应以青岛红瓦黄墙的特色风格为主,打造富于艺术性和特色的地域建筑群。
 
3.4.5建设项目景观影响综合评价

薛家岛景区建设项目的3个影响评价
 
项目位于景区的集中建设区,从属于景观类型Ⅱ区,生态敏感性较低,扰动性主要来自建设施工及运营期间对景观的扰动影响;从建设项目的效果图(图7)来看,项目布局组织依托地形,建筑风格、色彩在滨海片区风貌中较为协调。
 
建筑高度控制在15m以下,依托地势分区形成南北通廊,强化了酒店与周边景观、滨海岸线的视线通达性。综合而言,需在工程技术改善、建成后植被恢复、建筑布局优化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弱开发影响程度。
 
4结语
 
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是满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完善人们日益增长的景观美学、心理学需求而增置的评价,在国内外都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在青岛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景评与环评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项目景评是不是就是单个建设项目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定量与定性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与意义等。带着这样的思考,本文首先通过与环评的辨析,明确景评的核心内涵。
 
其次,思考评价范围。如果评价范围囿于建设项目地块,就忽视了生态与景观的相对整体性;如果评价范围过大,则失去风险识别的意义。建立以景观类型区为主导的评价单元划分,以单元范围建构项目景评则更具合理性。实效性评价是关注合理范围内项目建设对景观格局扰动的影响,即不改变原有景观的优势度排序,不对景评单元造成格局改变的风险。以上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三,重点建立生态敏感性、景观价值性、开发扰动性和景观美学性的评价体系。在合理的景观风险范围内,评价应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适应性分析。从该实例中可以看到,上位规划合理布局了集中建设区,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不会对生态有过多的影响,且与不同级景源都具有一定距离,因此不需进行更多的定量分析,反而应注重建设项目的地域性、美学性,项目施工过程管理,运营的人流量控制等。
 
最后,景评的意义不仅在于项目的合规、合理、合情的评价,而需以此为基础对项目建设提出适应性的应对措施、优化建议和导控条件才具有更高的评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