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围场发展与秋称文化的3个影响 - PenJing8
木兰围场发展与秋称文化的3个影响
2023-03-11 22:45:47  浏览:0
木兰围场发展与秋称文化
 
1秋称文化
 
秋弥这一活动起源于先秦时代,不同时节的围猎活动有着不同的称呼。以四季来为其命名,春季的围猎称之为春芜,夏季的围猎称之为夏苗,秋季的围猎称之为秋称,冬季的围猎则称之为冬狩[0137。随着时间的推移,秋称这一活动的娱乐色彩逐渐被淡化,其政治意味逐渐加深。
 
主要由小猎、行围四部曲和哨鹿组成。小猎,是皇帝从热河行宫出发到达木兰围场后开展的一次小规模的围猎,主要是为后面举行大规模围猎活动做铺垫。行围四部曲即撒围、待围、合围、罢围。撒围、待围,在行围之前就会选择好收缩的中心点,在此地设看城,而皇帝只需要在撒围行动开始后抵达看城之中准备早饭并且等待包围圈的收拢。
 
合围,在上午的9点到10点之间,两侧的包围逐渐收拢,当缩小至lkm时,蒙古兵会以人肉之躯筑成最外层的第一道“围墙”,虎枪营和蒙古兵则组成第二道“围墙”并且对第一层包围圈的野兽进行捕杀。此时皇帝才会从看城出来指挥包围圈收缩的节奏,并且在合适的时机之下斩获猎物。罢围,皇帝在斩杀猎物之后便会退回看城之中,观看他人围猎。哨鹿,是满语的木兰。哨鹿人不仅模仿鹿的外形也模仿鹿的鸣叫声来吸引雌鹿,而雄鹿会随雌鹿而来,在雌雄争孕其间,哨鹿人群起而杀之,抑或者在鹿群稍稍呈现聚合之态,皇帝便发矢或鸣枪以示众人杀之。

木兰围场发展与秋称文化的3个影响
 
2秋称文化对木兰围场的影响
 
秋称文化的需求是木兰围场的兴衰的另一重要因素。起初,木兰秋称是拉拢蒙古各部落重要活动,以满蒙共同擅长的骑射围猎来拉拢双方的感情[mo,并且秋称的活动方式不似来朝勤见一般拘束,增加联系度和交流的广泛度。各藩属国受清朝皇帝之邀方可参与秋称活动,并且以座次和礼品的不同待遇来划分远近亲疏关系,此举是在宣扬国威的同时震慑诸部落,宣示自己是东亚片区的主导政治体,在联络各方感情的同时辅以武力威慑,来达到稳定边疆的目的。
 
嘉庆皇帝试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挽回木兰围场的颓势,但偷砍偷伐等行为屡禁不止,更有甚者假借政府工程木料之名来谋求私利,抑或者偷猎鹿兽来获取鹿茸来获取私利,这些行为无疑加快了木兰围场生态退化的进度[Cis}。
 
皇帝派人查看围场现状之时,偷猎与偷伐之人伙同拘私舞弊的官员为了掩盖自身犯下的罪恶选择放火烧山使得大片森林付之一炬,群兽四处逃散,对于本就脆弱的围场生态系统来说是一种雪上加霜的行为。
 
3结语
 
重要历史事件的酝酿与发展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文因素。将木兰围场投人使用的183年内举行秋称活动的频次与此时期的华北温度距平相结合,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吻合的关系,即小冰期内相对温暖的年间,政治环境较为宽松,木兰围场的使用频率高、生态环境良好。
 
而寒冷季来临,社会动荡,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秋称等活动被迫中断数次,可以说气候变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将木兰围场当作与周边地区政治交往的筹码,从自然中索取,加之气候转冷的双重压力之下,造成了木兰围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