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赏石的4个模式初探 - PenJing8
怎么赏石的4个模式初探
2022-09-18 13:11:21  浏览:0
有人认为赏石可以随心所欲,没有定论;有人认为“瘦、皱、漏、透”的赏石原则已经过时,应以“纹、色、形、质”为赏石准则;还有人把著名画家齐白石所说的“太似媚俗,不似欺世”作为赏石原理;也有人认为原石最美,不能有任何加工……
 
以上各论都有各自的道理,而且都有精品可以作证。既然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都发现了公认的精品,我想在这些不同的道理中必然会有共同之点或相通之处。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丰J富多彩。赏石文化也是源于中国,直到唐代才陆续传出国外。我国赏石文化首先是从实用开始的。人们在实用中发现了石头的观赏性,把实用与装饰分离开来,于是便出现了项链、玩具等石头制品。后来由人体装饰逐步发展为环境装饰,用石头制造假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文惠太子才把单个的奇石从假山中分离出来独立成形。因为这些石头大都是山形石和太湖石。
 
到了宋代,米莆和苏东坡就确定了瘦、皱、漏、透、丑的赏石标准,被后人定为唯一的赏石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的确出现了一批奇石精品,特别是号称江南三大名石的玉玲珑、给云峰和冠云峰己成为公认的奇石经典。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又掀起了“纹、色、形、质”的赏石热潮,涌现了大批精美奇石。
 
由于具有“纹、色、形、质”的石种众多,色彩艳丽、图案神奇、内涵丰富、逗人喜爱,有人便要否定“瘦、皱、漏、透”。笔者认为这是古典赏石标准和原理,沿用了近10个世纪,是不能否定的。“纹、色、形、质”的新的赏石原理是在古典赏石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况且这种赏石原理苏东坡早己实践了,他留下的《雪浪石》和“鸦鸣树石屏”诗可以作证。不过他死得比米莆早,没有很好地宣传和普及。现在由于长江三峡石、黄河石、红河石以及齐彩石、草花石等大量新石种的发现,才使“纹、色、形、质”赏石标准得到推广普及。
 
不管是古典的“瘦、皱、漏、透”还是当今“纹、色、形、质”,在观赏时虽有差别,但总脱离不了以下几种模式:

怎么赏石的4个模式初探
 
一、儒家模式。
 
儒家的自然观是承认大自然的存在,其审美思想是“天人合一”,主张“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就是把自然赋予人的感情色彩,把人投入自然还人之天性。把这种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应用到赏石方面就有了两个层次:一是人在石头中首先发现形式美;二是进一步发掘内涵美。如果说早于孔子的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了石头的形式美,那么孔老夫子才进一步发掘石头的内涵美,给了石头一个可贵的灵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比德于玉”,至使古代“君子必佩玉”。
 
这就使石头因主体精神的渗透而激活,主体精神因石头而细腻、丰富、深邃、辽阔,在石头中出现了潜伏的生命活力,体验出细微的情感,有时还超越奇石画景而升华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在清静、纯净的赏石中所出现的那种“石我同一”、“天人合一”的高尚情操。所以说儒家在真善美中首先强调的是善,只有“善”才能发现和体验到“真”与“美”。
 
二、道家模式。
 
道家的始祖是老子李耳,他在《道德经》中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宇宙的根源是自然,自然产生宇宙,宇宙产生万物。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极力倡导“见素抱朴”,返璞归真,强调人要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反对雕琢浮华,弄虚作假。那些失去自然本性的“大伪”之物所体现的美则是伤害人性的浮华之美;只有顺其自然、依其本性的真实之物才具有怡人养性的朴素之美。因此道家学说在真善美中首先注重的是真,善和美必须以真为本。
 
而真义要以质朴为本,善要以质朴为准,美要以质朴为度。把道家的这些观点用以赏石,质朴就是赏石审美的最高标准和审美境界,也就是在质朴的静观中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与儒家的“天人合一”审美思想是一致的。


怎么赏石的4个模式初探2
 
三、佛家模式。

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以后,逐渐中国化而且又分裂为多种宗派。其中禅宗影响最大。它主张止息杂念安静沉思的禅定修炼,自称“传佛心印”。就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要“众生觉悟”。这个宗派的始祖就是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他长期住在中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舍伪归真”,被唐代宗赐谧为“圆觉禅师”。
 
后来禅宗又分为南北两派,北宗神秀,南宗慧能。神秀主张渐修,要求打坐息想,拘束其心。南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强调“无念为宗”,“即心即佛”、“见性成佛”、“顿悟成佛”。就是说每人都有佛性,顿悟便能成佛。所谓“顿悟”,就是灵感突现。我们把这种主张应用到赏石方面,可以使人从石头中体验到具有丰富内涵、无限深度的象外之意,也就是说天生奇石还要发挥人的主体性才能发现它那隐藏很深的美。这种发现就是对奇石的“自悟、自到、自证”,是人的自我天才的表现和心灵顿悟的创造,同时也在赏石过程中使我们得到升华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用禅宗理论来指导赏石,因为,在佛家眼里,所有奇石都是禅石,正如大珠禅师所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即智慧)。
 
四、唯美模式
 
用这种模式赏石的人,把美放在第一位,不管它的石质如何,只要它的纹理、色彩或形象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就是佳品。但是这种美一定要建筑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而不是虚美、浮美、伪美。当然对这种美的标准并不是用画家、书法家和雕塑家的眼光来要求,而是一种天生的奇美,尽管它还有丑陋之处,只要它能在某一点上给观赏者的心灵打上美的烙印就行。
 
正如断臂维纳斯,虽然她已残缺不全,还是给观赏者一种极美的享受。这种唯美模式,并不十分讲究石质,也不分山石、卵石、切片石、风砺石、晶体石、矿物石、化石等,只要好看就是珍贵的收藏口口口。以上四种赏石模式,有同有异,互有交义,在一般人的赏石中区别并不严格,有的用其所长,有的有所偏重。这四种模式都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还有几种赏石模式笔者以为是值得探讨的。
 
一是“太似媚俗,不似欺世。”这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晚年变法中所总结的经验。原话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地结合一起,逗人喜爱。有人把这种绘画上的经验作为赏石模式,笔者以为不妥。其结果会造成两种误区:
 
一是“似与不似之间”没有一定的比例,会把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当成精品。有一位奇石爱好者硬凑了一套一卜二生肖石,别人看不懂,他就一个一个地解释:这是眼睛,那是嘴巴……观赏者还是摇头说不像,而他却理直气壮地说:‘·好石头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嘛,你不懂!”
 
二是把“太似”的奇石打入冷宫,怕人说他“媚俗”。
 
齐白石的这句名言是对国画创作而言,而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不是按人的意志产生的,其图案或形态既有酷似,也有“似与不似之间”的东西。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一贯喜爱“似与不似”类型的奇石,而他也不排斥“酷似”的奇石。在《中国当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中》收录的《一位老人》酷似邓小平的侧面剪影头像,不用任何解释,一看就明白。所以硬用这种模式赏石是不可取的。

二是把艺术性当艺术品。自然天成的奇石有艺术性,但不是艺术品,如果把它作为艺术品来观赏,就会淘汰许多好石头。所谓“艺术品”按《现代汉语辞典》解释即“一般指艺术家的造型艺术作品”。

怎么赏石的4个模式初探3
 
众所周知,艺术家的作品是根据自然和社会生活情况经过构思提炼而创作的,是符合客观情况的。而奇石上的造型、色彩往往是不符合客观事物的。比如在笔者收藏的奇石中就有鲜红色的月亮,雪白色的太阳,黑色的i可流,绿色的人物等。与真实的东西大相径庭。这就是奇石的“奇”,常常超越常规。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奇”,只有这种“奇”才更有观赏和收藏价值。如果把奇石用艺术品的标准来要求,那就干脆去观赏字画和工艺品,何必观赏奇石哩。
 
三是绝对保持原始状态。所谓奇石,应是自然天成,没有任何人为的东西,这是人所公认的。但是绝对保持原始状态的奇石,不一定就能现出它那“奇”的本相。一块好的奇石,可能被石化的黄土或杂物所覆盖,也可能被“璞”所包裹,更可能被人为的脏物所污染,不论山石、卵石等都有这种情况。如果把那些被杂物包裹或污染的奇石拿去展览,还有什么美感呢?
 
因此对一些受到杂物包裹或污染的奇石,不能保持原状,必须进行清除,现出奇石的本相。当然在清除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加上人工的东西。否则就不是奇石而是工艺石了。在奇石市场上有些太湖石、灵璧石和纹理石等有不少人为的东西,应该标明是工艺石,不能当作奇石出售,这是一种商业道德问题。对于那些切片的齐彩石、草花石、尼山石、太占石、大理石等虽然大自然没有造就单个完整的外形,但它们内部的纹理和色彩极为丰富,只有人工切开抛光才有观赏性。

怎么赏石的4个模式初探5
 
笔者以为这是奇石家族中的一个品种,决不能说它破坏了原始状态。不过在加工切片时一定要保持一个平面,不能因为图案画面的需要挖得凸凹不平,那就有人为的嫌疑了。比如我们在奇石市场上常常见到利用石头上不同色彩的层面挖出一只老虎、狮子和其他动植物,这便是地地道道的工艺石了。.
 
总的来说,作为自然天成的奇石,应该尽量保持它的原形原貌、原汁原味,就是打蜡、擦油、抛光也不需要,特别是三峡石、黄河石、雨花石等观赏纹理和色彩的石头,最好是放在水里或浇上清水来观赏,可以看出它从湿到干的纹、色变化过程,更有诗情画意,丰富了奇石的内涵和观赏情趣。如果擦油、抛光,使人一目了然,就会使我们在观赏情趣上失去许多东西。
 
以上是笔者对赏石模式的一些见解,敬请诸公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