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传统怎么继承与创新的方法 - PenJing8
赏石传统怎么继承与创新的方法
2023-01-30 13:09:16  浏览:2
      赏石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相传,几无中断,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一种具有稳定心态的文化活动,瘦、漏、透、皱的传统赏石要诀和理念从宋代开始延续了近千年时间。但是近代以来,赏石史上明显出现了一个断层和空白,赏石一度不再成为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津津乐道的活动乃至话题,赏石人数急剧衰减。
      
      究其原因,社会动荡只是一个外在的表象,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的转型和新旧文化观念碰撞所带来的冲击。一方面,随着清代的覆亡,以科举制度和传统儒家思想所维系的传统封建文人官吏阶层—“士”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体系因受到西方文化理念的冲撞而变得支离破碎。
      
      由此,作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倡导的、深受儒道释思想影响的赏石传统也变得不堪一击,特别是西方(形式)美学思潮的冲击,使得传统以瘦、漏、透、皱为审美特征的赏石理念变得“丑陋”不堪:西方地质界所注重的科学的理念,也使得传统文人感性化的玩石面临了危机:再有一方面,就是适应赏石新观念的石种尚未被大量发掘出来,赏石的本体面临了青黄不接的“断层”之困扰……由此,在这社会转型和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传统赏石—而不是赏石本身,面临衰亡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段时期对赏石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最有成就和心得的,还是接受了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想的新知识阶层(包括一部分社会大众人士),他们在形式上继承了爱石赏石之风尚,在内容上(玩什么,怎么玩)则有所突破和创新,将科学理念纳入了赏石范畴。

如现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便是一例,他玩石别具一格,凡是符合“行旅的采拾,朋友的纪念,意志的寄托,地质的研究”四条意旨的,都兼收并蓄,注重强调了科学理念;而地质学家章鸿钊的《石雅》一书(1918年初版),更是“兼采东西著藉,并志其篇什,所以贵新知而遵通例也”,第一次系统地将科学内涵注入赏石旧文化理念之中,如十分科学准确地阐述了菊花石、松林石(即模树石)等的成因,将知其然的传统感性化玩石转轨为知其所以然的理性化赏石……至此,传统赏石在近代被注入了新的内涵,赏石传统得以沿续不绝。   
         
          传统赏石多属碳酸岩类山石,讲究造型变化,所谓瘦、漏、透、皱多是依据外形、结构而言。外形夸张变幻,内部结构别有洞天,色彩单调内敛,这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曲径通幽”式的内省性格特征互为表里。尤其是不重质地,不辨质地,统以“坚”字概而括之,所谓“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吕氏春秋》),形式决定内容。

赏石传统怎么继承与创新的方法

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地质科学的传播,赏石的质地才被重视起来。如章鸿钊在《石雅》凡例中,将其石头归类原则定为“略形而言质,同形异质,名虽合而实已非;同质异形,名虽睽而物犹是。”
          
          近代著名奇石鉴赏收藏家张轮远,在总结灵岩石(即雨花石)的评鉴标准时,以“形质色文(通纹)之客观上美好特点,为研究灵岩石之权舆”。其中“质为本体,当属最要”(《万石斋灵岩石谱》),即内容决定形式,这与今天以广西红水河硅质岩类水冲石为代表的新派赏石审美理念己经相当接近了。如果说,赏石文化有新旧之分的话,那么赏石新文化应该是以科学理念和现代意识为特征而有别于旧文化(而不应简单强调“善待石头”,而拘泥讲究展示的艺术化陈设、布局等细节)。由此考察,赏石新文化在20世纪初就已经展现曙光了。   
          
           值得一提的是,以瘦、漏、透、皱为审美特征的传统赏石理念在经历了20世纪初的沉沦之后,到了20世纪末又得以复苏了,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赏石热潮的普及,所谓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欧美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从研究中国古代遗存赏石(称之为文人石、灵石)中发现了传统赏石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意识到传统赏石是古代东方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认定传统文人石是一种抽象的雕塑艺术品(许多古石均经人为加工),传统赏石的透漏之美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乃至(道家)哲学的一种重要观念……使传统赏石在当代社会重新找到了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