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盆盆子术鉴赏 雍正篇 下 - PenJing8
中国古盆盆子术鉴赏 雍正篇 下
2012-02-06 11:44:30  浏览:19
  中国古盆盆子术鉴赏雍正篇

中国古盆艺术鉴赏 ——雍正篇(下)

清雍正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

    本件盆器高6.6cm,口径24.3cm,足径10.2cm。盆体折沿,六瓣菱花式,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施仿钧釉,造型皆仿宋代钧窑式样,形体端庄古朴,釉层晶莹肥厚,釉面色泽雅致。仿钧釉始于明代宣德,雍正七年,唐英主持景德镇御窑厂时复烧。该工艺以天蓝釉为基调,而作出像钧窑一样带红斑的釉色。釉面晶润坚洁,红蓝相混,自然垂流晕散,似彩虹或晚霞飘荡在蓝色天空。最美观的要数盆器腹部所绘紫红色环带,色彩艳丽,红蓝映衬,铜红斑片因受窑火不同,而呈现出红紫、淡红、淡紫、灰褐等悦目的色调。本件盆器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清雍正仿木釉大圆盆
    本件盆器直径41.9cm。仿木釉是用红赭与褐色等色料,在盆器胎体上描绘出木材的年轮纹饰,还须要描绘出木材板料拼装的盆壁纹饰,连箍圈也要一一描绘得自然逼真。仿木釉盆器,是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厂风行的盆器品种,如还有“清雍正木釉绳纹黄里大盆”、“清雍正粉彩仿木釉纹盆”、“清雍正仿木釉水墨五彩山水笔筒”等。本件盆器曾在1999年11月2日香港拍卖会上露面,成交价54.8万元港
币。

  本件高23.5cm,口径36.8cm,足径17.3cm。雍正时期盆器的青花色调,主要是黑蓝、浅蓝、青翠和晕散数种。本件盆器青花纹饰,用色大都深沉稳定,无飘浮感,而略显深蓝色,有仿明代嘉靖青花之意。其胎质洁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迎光透视,晶莹无暇,可与明代永乐、成化白釉瓷媲美。釉面嫩白,极为光润,有玻璃质感。纹饰有工笔画风格,花卉尤其细腻、妩媚,显得清秀。本件盆器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本件高3.8cm,口径9.2cm。敞口,浅壁,小圈足,白釉底,内壁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红釉。该釉始创于康熙朝,却盛行于雍正朝,由于这种红釉料中加有金的成分,因而又被称为“金红釉”、“蔷薇红”、“玫瑰红”、“胭脂红釉”,为低温彩釉,浅淡者为“胭脂水”,浓厚者为“胭脂紫”。一般是在盆器外壁吹满此釉,施釉较薄,色调鲜艳。

    本件高9.3cm,口径12.3cm,足径6cm。口外撇,扁圆腹,圈足,工艺精细,端庄秀丽,釉面细腻。盆器外壁印暗花蕉叶和寿字纹,清晰高雅。豆青釉属于青色釉瓷,宋代龙泉窑创烧。明代正德年间,豆青釉色浅淡而闪黄,至清康熙时则色深近绿,雍正时期豆青釉与康熙时一样,釉面光润肥腴,色深且浓,釉质坚硬。这特点一直保持到乾隆、嘉庆时期。

    本件盆器高4’7cm,口径46cm,足径36cm。画面用鹤、鹿、松柏等纹饰,来表现“长寿”、“福禄”等美好寓意。本件青花色调呈色稳定,色泽深浅不一,略有晕散,但极有层次和立体感。釉面厚薄兼有,有的釉面作云雾状。造型虽然仍有康熙时期那种敦厚感,但胎体变薄,釉面细腻青亮,的确是一件官窑盆器艺术中的精品。本件盆器由故宫博物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