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正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展览主展区的艺术装置“未来城市花园:自然与城市”,同样是由劳里·切特伍德设计。
劳里·切特伍德与中国的园艺设计有不解之缘,这不仅是因为他在花园和建筑设计中的自然环保理念符合当代潮流,也与其突破西方美学范式尝试“社会主义美学”相关。
“我认为建筑师必须相信他们的自然本能。”劳里·切特伍德说,作为人类,我们有责任探索思维的边界,不断尝试创新和改写。
环保,是一种普世的友好
“在过去的100年,公式化的建筑设计方式一直非常受欢迎,而我们有责任突破这种惯性,创造出适合人类及其他生物和谐共生的空间,用以维持脆弱的生态系统。”劳里·切特伍德说。
劳里·切特伍德的设计中总会结合最新的环保科技,他曾主持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栋零碳建筑。这也是他被邀请为此次大会设计主题装置的主要原因之一。
“未来城市花园”中有一个巨大的太阳模型,其内部设有氢能源燃料电池,为包括五个花园在内的整个装置提供动能。自“太阳”辐射而出的每一个花园,也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环保理念:食物花园不仅为人类而建,也在强调动物和昆虫的觅食需求;水上花园所呈现的水资源储备,为昆虫和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居所花园使用天然材料建造昆虫旅馆,也有供人类避雨的雕塑。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秘书长蒂姆·布里尔克利夫表示,“我被劳里设计的‘未来花园:自然与城市’深深地吸引了。植物和自然已经成为我们构建未来城市的关注点,AIPH对于这一点有很深的感触。花园的5个部分清楚地展示了植物的不同功能,它为我们提供需要的食物、新鲜空气、庇护所等。自然是生命的基础,我相信这个信息会通过COP15传达给世界各国的领导人。”
其实劳里·切特伍德的“环保”思想早在从业初期就建立了。“我认为设计需要给人开心和幸福的感觉,而环境是这种感知的一部分,照顾人类、植物、动物、昆虫的整体,这比公式化的建筑设计更符合地球上生命相互依赖的本性。”
劳里·切特伍德曾设计了“蝴蝶屋”一一一个基于蝴蝶生命周期设计的私人住宅几获得“斯特林奖”的格林威治门店,也是利用建筑引导气流,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对他来说,设计是利用科学和艺术,让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让地球上的生命相互依赖,甚至在环境保护之外更进一步,进行生态修复。
美无定律,“社会主义美学”也有生存土壤
近年来,不少国内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都出自国外设计师之手,口碑毁誉参半。
比如RemKoolhaas设计的央视‘大裤权楼’,很多人认为它造价过高,且破坏了北京城的天际线;广州融创大剧院由英国的StevenChilton建筑事务所设计,效果图中堆砌了密密麻麻的凤凰等“中国文化符号”,但同时出现了北方城镇脏乱差的场景。
有人提出,中国需要高水平的国际建筑设计师,但更需要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的国际建筑师。
劳里·切特伍德接触中国项目近十年,除了花园设计,还设计了武汉华严集团的“凤凰塔”、瑞昌的庐山庄园等。这些项目体现了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理解,也在展示中国的发展。
比如在庐山庄园的设计中,就反映了中国城市化从农村向城市中心转变的历史,将历史文化、旅游体验、新城市建设联系起来。
劳里·切特伍德表示,随着对中国的了解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也在加深,对于如今深陷“西方美学范式”的评价体系,需要不一样的声音。
比如在成都“丝绸之路花园”的设计中,他使用了四川金沙遗址的代表“太阳神鸟”、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作之一都江堰水库,这些都是中国文明的符号。而他在设计中,采用大量的“中国红”、国庆花坛设计的堆砌手法等,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国外设计师认为,这种设计与西方的美学范式不同,如果不是知道这是由英国人设计,会以为是中国设计师的作品。
而武汉花园设计、COP15的设计中,劳里·切特伍德依旧延续了这种风格。
对此,劳里·切特伍德表示,这不是政治要求,是他自己的设计主张。在他的作品中,“社会主义美学”被当作了一种合理的美学范式,突破“西方美学”评价体系的裹挟。
传统文化不可遗弃,政治文化不能割裂。正如“中国红”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中国的政治符号,避不开,也无需避开。
好的设计总需要文化自信与人文归属感作为基石。理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也要相信美学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