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菖蒲的时光在静静地流淌着,对菖蒲的认识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而悟菖蒲的内涵更是渐渐地增加着,这就是我与菖蒲的缘分,此缘分通过公众号.‘菖蒲研究院”与大家一起分享。然而,比起我与菖蒲的缘分来说,菖蒲与石的缘分则显得更加深沉、更加紧密、更加深入,更让人敬佩。因此,灵感突显,写下此文,表达自身对菖蒲与石的粗浅认识。
“缘分”一词很微妙,不失浪漫,也很具有想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物与物之间的缘分,人与物之间的缘分等等,缘分无处不在,却又充满着“情”与“爱”的表达。石菖蒲,是菖蒲的一种类别。而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可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为:石与菖蒲的“结合”,进而为其命此名称便显得顺其自然。从名称上看是如此明了,在现实生长环境中更是清晰表达,在自然界中充分体现出了“石与菖蒲”—菖蒲几乎都长在石头之上,与石相伴,与石成长,这就是石与葛蒲很深且无法割舍的“缘分”。
石的表达
石虽不言,但却蕴藏深意。自然之石拥有艺术之高度,也体现出人们的眼光和修为的深度。石之表达,可被人格化,亦可被深度化,无论如何,石之型,有其自然流露,有其魅力所在,更有其艺术价值体现。
石在古代文人眼中,是雅物。置于案头赏玩、里于家中摆设、里于庭院镇宅。石,稳重、大气,近可赏玩,远可观耶。其浑然天成而不失静雅,匠心雕琢而更显精致。玩石是一种心态,也是另一种石之艺术价值的表达,更是静心养心的过程。石如此表达,菖蒲也亦如此。
菖蒲的韵味
菖蒲是文人心中的雅物,而在古代,就是指石菖蒲(随着时代的变化,演化出了菖蒲的许多品种),也是古代文人玩的最为有意境的品种,取之自然,细心养护,倍加珍惜。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地貌特征也彼此不同。菖蒲也只有生长在特定的区域。因此,许多文人得到菖蒲都爱不释手,特别是在志趣相投的友人之间相互馈赠,成为了一种礼节。那为何菖蒲受到如此喜爱呢?归根结底是其具有独有的韵味,包括本身常年翠绿的颜色、飘逸的身姿、清泉为伍的生长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其被众多文人赋予了文化与精神的内涵。如宋代郑刚中,描写石菖蒲:附石菖蒲谁手种,形模姿色妙难如。黄蜂变去惟案在,绿玉抽来只寸余。夜为露华离几案,晓增灶井向阶除。如何便得生秋意,更俗中间里小鱼。
古人养蒲重在情趣
菖蒲与石的结合,正体现了文人养菖蒲的情趣所在,也正是将自然界中石与蒲缘分进行了充分表达,衍生出了配石养菖蒲或附石养菖蒲的菌养方法。这也从某一方面继承与发展了石与菖蒲的文化。具体有关古代文人如何运用石头搭配来养护菖蒲,在《菖蒲文化传承之三—历史上文人如何栽培菖蒲》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昆石,在养护菖蒲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因而,昆石与菖蒲的缘分就显得更加相得益彰。陆游在《菖蒲》中写到:“雁山菖蒲昆山石,陈矍持来慰幽寂。寸根整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清泉碧击相发挥,……根蟠叶茂看愈好,……。”这很好表达了昆石与宫蒲在古代便被文人所搭配。当然,除了昆石外,还有许多石种可与菖蒲搭配,形成各自的菖蒲与石的缘分。
石与菖蒲都是雅物,一种无生命,一种有生命;一种体现静态的“静”,一种体现动态的“静”。文人将此两种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雅物放在一起,表达出了升华的效果,为文人雅士提供了丰富的情趣源泉,也更加巩固与传承了石与菖蒲的“缘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