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代科美国奥本大学园艺学博士,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荷花登录负责人。主要从事莲属、秋海裳属等重要观赏类群及其他植物的资源分类与评价、多样性保护、栽培生理、遗传育种、观赏植物种质创新和园艺产业促进等方面研究工作。
主持或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植物新种10个,培育园艺植物新品种40个(27个品种获国际登录),实现我国荷花、虎耳草和秋海裳品种首次国际登录;先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美国秋海裳学会“鲁道夫.齐森亨尼奖”、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秋海裳专业委员会2020年“卓越成就奖”等荣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参)编专著5部,获专利8项。
现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秋海裳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秋海裳学会(ABS)、中国园艺学会终身会员,中国植物学会高级会员,国际园艺学会(ISHS)、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I-WGS)、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会员。
主持或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植物新种10个,培育园艺植物新品种40个(27个品种获国际登录),实现我国荷花、虎耳草和秋海裳品种首次国际登录;先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美国秋海裳学会“鲁道夫.齐森亨尼奖”、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秋海裳专业委员会2020年“卓越成就奖”等荣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参)编专著5部,获专利8项。
现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秋海裳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秋海裳学会(ABS)、中国园艺学会终身会员,中国植物学会高级会员,国际园艺学会(ISHS)、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I-WGS)、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会员。
中国秋海棠植物的多样性
秋海棠属植物具有观赏、药用、食用和文化多方面用途,是世界上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类群之一,也是近年来植物种类增加最快的属,至今已发表超过2000种,预计有2500到3000种。中国是秋海棠的资源大国,已发表220余种,预测有近300种,占全球的10%以上,多样性极高,主要体现在生境和习性多样、植株及叶片大小差异大、叶形、叶色及叶斑式样丰富、花色多和花被数目变化大、果实形态差异大、自然杂交居群多、繁殖方式多样,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良好材料。
种类分布格局
我国秋海棠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分别超过100种和90种;其次为台湾、贵州、四川和西藏。分布海拔落差大,从最低约50米到最高3500米。分布于辽宁凌源县河坎子村的中华秋海棠为国产秋海棠最北端分布种,也是该属分布最北端和唯一耐寒性种类;最南端分布到海南岛南部,东端分布到台湾,西端分布到中尼边境的吉隆县吉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