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会水平之高缘因海纳百川 图片 - PenJing8
上海花会水平之高缘因海纳百川 图片
2021-03-24 23:21:57  浏览:0
上海花会水平之高缘因“海纳百川”
 
上海近代花会之盛、水平之高,与上海开埠较早、国际交流增多,亦即“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关系甚密。
 
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英国、法国就成了全球最知名的两大“花国”。
 
法国是公认全球“最浪漫的国度”,不仅拥有“世界花都”之称的首都巴黎,更有无数以特色花卉装点、一年四季花事不断的中小城市乃至边远小镇。而一向重视田园风光的英国更以花展之多著称于世。几个王室都城都有举办花展的传统,目前被视作“世界最伟大花展”的两大花展切尔西花展、汉普顿花展,前身就分别是伦敦王室花展和汉普顿宫花展。要说英国人对办花展的重视程度,莫过于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之时,战云笼罩下的伦敦,依旧举办了一届规模宏大的切尔西花展—“看了花展上战场,马革裹身带花香”成为报刊鼓动战士上前线的最柔软又最刚强的感人言词。

上海花会水平之高缘因海纳百川 图片
 
正是这两国的侨民,最早把他们日常爱花、乐办花展的传统带到了上海。1843年11月开埠后不久,一些外侨携家眷乘船来上海安家落户,就带有不少心仪的花卉绿植。外侨聚居区演变成租界之后,以英法侨民为首,把他们爱花、爱办花展的传统习俗,在租界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史志有载,1504年(明弘治十七年)上海县仅有花卉45种,无非是梅花、兰花、荷花、桂花、月季、茉莉、芍药、茶花、杜鹃等。而到1866年(清同治五年)新上海县志编成之时,上海县境花卉已增至78种。增加的33种花卉中,有西洋杜鹃、瓜叶菊、康乃馨、象牙红、香雪兰、郁金香、大丽花等。这些来自海外的艳花香草,已陆续出现在上海花市和百姓人家。西南郊的梅陇一带成了众多“洋花”如康乃馨、大丽花、仙客来等的种繁基地,崇明则成为培育风信子等球根花卉的基地。因为崇明的海风江潮,与英国、荷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气候条件非常近似,以至当时不少人还常误以为这些球根花卉是崇明水仙的变种。
 
这些引进的“洋花”之所以为上海民众所喜爱,虽与它们自身的优点分不开,也与在沪西方人纷纷参与举办花展密切相关。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公共租界内首次举办花卉展览。由英国在沪最高官—驻沪总领事麦华陀领衔,以租界董事的名义,先在主要中英文报刊上刊登广告,征集花卉展品。

次年5月29日,租界“漪花展览会”在英国领事馆(今南苏州路外滩)花园举行,历时两天。展品都是各种当令的“洋花”,参观的外国侨民共约700人,每张门票银洋一元。一众大班、绅士、贵妇、名媛,同样购票入场。1992年起改由公共租界妇女委员会组织花展,每年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之后又由租界园艺爱好者组成上海漪花会接办,五月和十一月各举办花展一次。
 
此外,当时的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法国花园(今复兴公园)等,每季都在花圃内或温室中举办小型花展,春秋两季甚至月月有展。
 
在外侨带动下,当时不少新生的华人私家开放花园也纷纷举办花展。张园、徐园,就是其中两大有代表性的花展盛地。
 
张园旧址在今泰兴路南端,原为大片农田。1872年至1878年,英商和记洋行经理格龙先后向农户租地20多亩,辟为花园住宅。1882年富商张叔和购得此地,营造了这座花园别业,简称张园。

上海花会水平之高缘因海纳百川 图片
 
张园仿晋人张翰辞官退隐之意,又参照西洋园林风格,既置亭台、堆山凿水,又建洋楼、设花圃。其中亭台既有中名又有英文,如“高览台”“佛兰台”“朴处阁”等。1892年,张叔和在张园内新建一高大洋房。以英文ArcadiaHall为名,又以其谐音取中文名为“安恺第”,为“世外桃源”之意。
 
张园当时引进了许多奇景妙想,尤其是花卉盛会著称于时。园内栽培了许多名花佳草,特别欢迎西方人到园中举行花展。1891年,众多西方人联合在此举行花会。园中高挂各国彩旗,参赛的花卉数以百种。1897年10月,再度举行大规模的中外花会,倩女俊男云集,海上为之轰动。
 
徐园的花展别具一格,通常与当时的新奇事物结合在一起。譬如,在花展期间,还对外开放马戏演出与电影放映。传统的花事,与新颖的技艺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起到了共鸣相震的作用,使游客耳目一新。“每逢新年灯节,花朝月夕”,徐园花展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