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敲敲打打,白手起家”,到如今民间创业如火如荼,浙江省慈溪市的草根经济风起云涌。目前,全市平均每3 户家庭就有1 家经商办厂,每万人市场主体数名列浙江省前茅。
进入互联网时代,慈溪迎来了二次创业大潮。慈溪市委书记卞吉安说,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使命、不同的发展路径。慈溪在前一轮创业大潮中成绩显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带来了革命性影响,过去依靠“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开放红利”的发展方式已经走不通了。慈溪要以“归零”的心态,在二次创业大潮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互联网催生新业态
慈溪,一座建立在“唐涂宋土”上的移民城市,千百年来靠晒盐烧瓷、物物交换来换取温饱,经商文化、创业基因深入骨髓。古老的创业基因,遭逢“互联网+”,会发生怎样的突变?慈溪崇寿镇 e 点电商园提供了示范。
清晨时分,崇寿镇 e 点电商产业园里,最早入驻的赵记电器有限公司已经忙开了,查收订单、联系物流、包装出货……2015 年,公司的营业额已超过了 4 亿元,员工超过 200 人,而老板只是一位 26 岁的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生。
2012 年 5 月,滨海小镇崇寿瞄准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利用镇里闲置厂房搞起了电商孵化基地,提供免费办公场地,以及廉价的仓储、人才公寓,还引入区域快递物流分拨中心。良好的创业氛围和优惠的落户政策,让产业园人气爆棚,短短 3 年,这里已集聚了35 家电商企业,一举跃升为慈溪最大的电商园区,2015 年园区销售总额突破 4 亿元。前不久,园区获得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基地称号,还获得银行1 亿元的轻资产小微企业免抵押贷款授信。
与父辈们迫于生计的草根创业不同,移动互联时代的慈溪创业者们思维天马行空,敢想敢做。海归学子余崇威爱玩自媒体,2012 年回乡后他创办了“最慈溪”微信公众平台,主打慈溪本地的民生、文化、旅游美食资讯和便民服务。运营 3 年多,“最慈溪”已颇具人气,为 1000 余家单位提供新媒体服务,积累用户12 万多,2015 年营业额超过180 万元。
同样是爱好,建筑核算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房素文则偏爱侍弄多肉植物。2014 年,她投入50万元建起了天尚锦多肉植物园。房素文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众多“肉肉”爱好者一起线上交流培育心得,线下策划组织活动,尝试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均每天能销售两三百盆多肉植物。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新业态竞相涌现,慈溪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慈溪新增市场主体中,涉及物流仓储、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的企业数,同比分别增长了 78.6%、281%和16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